<h3>拙政园的前世今生<br>拙政园,这座江南名园的变迁历程充满传奇。也是中国四大名园(拙政园,留园,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之一,是中国园林的杰出代表。<br>明朝正德四年(1509年),御史王献臣因官场失意,归隐苏州,以大弘寺址拓建为园,王献臣取代潘岳《闲居赋》中“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意,为园子取名“拙政园”。此时的拙政园初显江南园林的典雅风姿,亭台水榭,曲径通幽。<br>明朝崇祯四年(1631年),王心一接手拙政园东部,并将其命名为“归田园居”。<br>清朝顺治十年(1653年),拙政园被海宁陈之遴购得。<br>康熙元年(1662年),陈之遴因涉罪,园林被没入官府。乾隆初年,拙政园被分为“复园”和“书园”两部分。<br>咸丰十年(1860年),拙政园又遭遇战火,几近荒废,太平天国期间,拙政园曾被忠王李秀成用作忠王府。<br>同治十年(1871年),江苏巡抚张之万主持修复拙政园,形成了东,中,西三部分相对独立的格局。<br>1952年11月,拙政园正式对外开放。1961年3月拙政园被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r>1997年12月4日,拙政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br>新中国成立后,有关部门对拙政园进行了多次修缮和保护。如今拙政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每年吸引着无数国内外游客前来观赏。它不仅展现了江南园林的艺术精髓,更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和岁月流转。国家5A级景区。</h3> <h3>大如意聖境,太湖边最古老的观音道场<br>南朝四百八十寺,烟雨中的楼台几重。<br>始建于魏晋,历史悠久的大如意聖境。<br>也称作为苏州大观音禅寺,坐落于太湖中的洞庭仙岛,是观音菩萨最古老的道场,湖光山色之间,碧波万顷,露天而建,最美的如意大观音金铜圣像。四周群山环保,花果飘香,水天一色,渔帆点点,历经1600年,代称江南名刹,宗风远播,高僧辈出,是风水绝佳的礼佛圣地。</h3> <h3>凤凰台位于太湖长沙岛北部,该岛四面环湖,俯瞰状如凤凰,凤凰台因而得名。立于凤凰台,游客可尽揽太湖的湖光山色。感受自然与历史的交融,凤凰台建筑外形别具一格,三个螺旋上升的灯塔,象征着历史同现代的交汇与升华。内厚的钢板与古老的历史城墙纹理相匹配。既保留了建筑的历史感,又赋予其现代感。漫步驻足太湖大桥一号桥,凭栏远眺浩渺烟波,湖光山色,太湖日出日落美景尽收眼底。西山凤凰台,真是一处休闲,喝茶拍照打卡的绝佳地方。</h3> <h3>西山虹H0NG民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