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黄河溯源科考纪行三十一:</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羊曲古城与羊曲水电站•古代文明走向现代发展的交响曲</b></div></b><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摄影文字 黄会强</div> 九月六日,我们从兴海县出发,前往兴海县的羊曲古城与羊曲水电站考察,羊曲古城与羊曲水电站是我们此次考察的第三十一个点。 青海省海南州兴海县的羊曲,既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也涌动着现代能源开发的脉搏。“羊曲古城”的沧桑与“羊曲水电站”的建设在这里交织,共同讲述着一片土地从古代文明走向现代发展的交响曲。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羊曲古城:黄河上游的历史回响</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羊曲古城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与贵南县交界处的黄河干流附近。这片区域是宗日文化分布的核心区域,包含了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的主要考古学文化遗存,如马家窑文化、宗日文化、齐家文化与卡约文化等。这些遗址文化内涵丰富,时代跨度大,且早晚衔接,对研究青藏高原古代先民的人群流动、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利用模式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span></div></h3> 2022年为配合羊曲水电站建设,相关部门对库区淹没区内的文物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这包括对海拔2715米以下的10处遗址进行发掘,发掘面积达28,950平方米。这些遗址包括了东果滩遗址、南坎沿(乙)遗址、香让沟南遗址、香让沟北遗址、羊曲十八档遗址、羊曲东遗址、二台遗址、羊曲城址(兴海)、羊曲城址(贵南)、裤裆梁寺院遗址等。此次发掘是青海省近年来配合基本建设工程中考古发掘面积最大、规模最大、任务最重的一项工作。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羊曲水电站:现代能源的绿色引擎</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黄河羊曲水电站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与贵南县交界处的黄河干流上,是黄河干流龙羊峡水电站上游“茨哈、班多和羊曲”三个规划梯级电站中的最下一级,属一等大(Ⅰ)型工程。</span></div></h3> 该电站主要任务为发电,总装机容量120万千瓦(安装3台40万千瓦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水库总库容16.39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发电量可达47.32亿千瓦时。水电站于2021年12月26日正式启动主体工程施工,并在2022年11月8日全面开启大坝坝体填筑,标志着工程进入一个重要施工节点,预计2024年7月实现首台机组投产发电。 羊曲水电站大坝最大坝高145米,坝体填筑总方量405.2万立方米。其创新性地采用了镶嵌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型,这种坝型能大幅减少狭窄河谷趾板开挖量,同时降低大坝沉降量,为我国高面板堆石坝施工提供了宝贵的工程实践经验。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保护与发展的交响曲</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羊曲水电站的建设不仅是能源工程,也是践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文物工作方针的过程。在电站建设前期和过程中,青海省文物局组织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库区淹没区的文物进行抢救性保护。除了多次的考古调查和勘探(总勘探面积超过46万平方米),还联合了上海博物馆、西北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等国内多家优势考古专业团队,对发掘的6处遗址进行系统考古工作,参加发掘的工作人员达200余人。这些努力使得一批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淹没前得到了科学的记录、发掘和保护,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工程建设对文物古迹的影响。</span></div></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绿色未来的承诺</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color: inherit;"> 羊曲水电站建成投产后,节能减排效益显著。预计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46.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41.2万吨,并可减少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烟尘等有害物质的排放。这不仅能为青海省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提供助力,也是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为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积极力量。</span></div></h3> 青海兴海县羊曲的故事,是一幅历史与现代交织、保护与发展共融的画卷。从古代先民在黄河岸边留下的文明印记,到现代建设者利用黄河水资源打造绿色能源基地,羊曲见证了人类在这片土地上适应自然、利用自然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历程。羊曲水电站的建设,在带来清洁能源的同时,也通过大规模的考古工作,加深了我们对黄河上游地区古代文明的认识和理解。这一切,都让羊曲这个地名,承载了更为深厚而独特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