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孔子的身高不会超过2米?

温州孔庙,龙湾孔子文化研究中心

<p class="ql-block">  关于孔子的身高,历来有多种说法。有的说相当于今天的1.91米,有的说相当于今天的2.22米。哪种说法更准确呢?问题的关键是司马迁写《史记》时谈到孔子的身高时到底用的是“鲁尺”还是“汉尺”。《史记·孔子世家》原文:“孔子长九尺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根据上下文里,太史公对其它国家、其它人物的身高同样直书“X尺X寸”,从未给出“鲁尺”“秦尺”“汉尺”之类的换算提示。这说明司马迁基本上是把旧档案里的数字原样照录,而不是先统一折算成汉尺再写史书。</p> <p class="ql-block">  考古发现,已出土20余支的西汉木/铜尺,长度21.3–23.7cm,平均23.1cm。 也就是说西汉官方一尺为23.1cm,“九尺六寸”若按汉尺计算 (23.1cm×9.6≈2.22m)就会得出2.22m。但这样计算明显失实。战国墓人骨实测男性平均仅1.65m,2.22m出现概率&lt;0.01%。如果真是超过2米的巨人的话,史籍中应该对孔子有更特点的记载,但先秦文献除“孔子长人”外无任何更特殊的记载,这从侧面也反证23.1cm的汉尺不适合用于换算。考古发现,曲阜鲁国故城、临淄齐故城出土骨尺、铜尺7支,实测19.5–19.9cm,平均19.7cm。如果根据鲁尺(周尺)19.7cm来计算,孔子的身高应该是1.89米(19.7cm×9.6≈1.89m),这与春秋人骨匹配,既“出众”又不悖常理。 西汉海昏侯墓漆屏风明写“孔子身长七尺九”,这“七尺九”恰好可以看作是一个旁证。如按西汉尺23.1厘米来换算,孔子的身高是1.82米(23.1cm×7.9≈1.82m),虽与1.89米相差了7厘米,这可以视为两次测量或尾数取舍的差异所致。</p> <p class="ql-block">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曲阜鲁国故城报告》也明确用19.7cm/尺来解释“九尺六”。 2017年江西考古队发布海昏侯屏风采信结论:“西汉官方已将鲁国旧尺数据换算为汉尺,孔子真实身高约1.83–1.89m”。所以,司马迁并非“采用汉尺”,而是原文照录鲁国旧档;后人若用西汉23.1cm尺去算,就会得到2.22m的荒诞结果。孔子身高1.89米,这个结论应该最靠谱。教学新思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