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路遇柿园寻蛋柿》</p><p class="ql-block"> 今天早上应外甥军的电话邀约去富平逛一逛,十点多和千学,松花老伴我们五人,坐在车上才商量到富平啥地方去,中华郡去过几次了,富平乔山还有几个唐陵太远还得上山。我提议去富平老城多年没有去过了,十几岁批发梨瓜子(甜瓜)去过两三次。五十年过去了。</p><p class="ql-block"> 军开的车,问走那条路,千学说走老路,走庄里镇,农业社时他同大人在庄里给生产队买过红苕苗子,也是几十年再莫去过。我们沿去牡丹园的路南下,绕过园盘从弟三口过高速路天桥,右转向西南,路什字口右拐就是老咸榆路经义和,仁和村,不一会就到庄里镇丁字路口,左拐下坡就是庄里镇街道,坡头两边有批发瓷砖的店库,街道宽度似乎未变,商店林立,街道两边停满了小车,找个车位比较难,继续前行,快出街东头的地方路北是个批方瓷砖的专卖市场,远处有几座高烟洞冒着白烟,千学介绍说那是烧陶瓷的炉场。前行不远有一条县道,右拐直行,路旁田园里隔一段就是一片柿园,黄亮的柿子,就像一爪爪金疙瘩,红的透亮的是“蛋柿",实在招人喜欢,望着蛋柿条件反射似的,口出突然溢满。看见路边停一辆三轮车,车厢放着装满摘下无梗带把的柿子,给军说靠边停下。停下车来想问价、随便拍照,而且树上未摘的柿子中蛋柿较多,老伴和松花己进柿园,其实想满足一下吃蛋柿的欲望。我仨同一个摘装柿子的中年人,聊了起来,才知道柿子收购价每斤八毛(八角)一斤,挑选很严,有伤,疤痕,绿色的都验不上,而且还要送到集收点。军和千学还聊,我已移步到雨水未渗尽的柿林地了,伸手扽下一个黑蒂软蛋柿,迫不及待的用手抹了抹,吞了一大口,那个甜味充满了正个口腔和喉咙!也是今年的第一口蛋柿下脰!解馋!接着又寻摘了4个,递给老伴带到车同车共享!</p> <p class="ql-block"> 在柿园摘了蛋柿,拍了美照,还美美的体验了多年没有摘过蛋柿的怀旧感觉。柿园在富平,柿子品种不一样,柿树矮化了,不象过去老树,又粗又高,柿子都长在树冠周边的细枝上,想摘勾不见,上树怕压段树杆,地面举手垫起脚尖,望柿兴叹!想用夹杆夹,没有拿。夹杆:摘柿子专用工具,用4~5公分粗,3~5米长的竹杆,在竹杆的大头,锯开20公分左右长,0..5~5公分宽的开口,两边头端削尖,开口的下端到竹节处,有的在竹节下端还用铁丝缠两圈用钳子拧紧,结实不易列开。夹柿子时,插入柿子的枝梗上,用力拧转,枝梗被折断,一爪柿子被夹在竹杆的夹缝里,缓缓落下,拔下柿梗,柿子安全着陆不会损伤柿子,仰脖台头,眼盯枝杆,准、猛,扭,稳,夹那一爪柿子,先瞅准,用力插紧夹牢,扭断柿枝,稳稳落下。甘杆空上夹着柿子收回的过程叫夹柿子、树冠一周较高处的柿子还需高梯子,把梯子靠在粗一点的树股上(树枝),用结实的绳子拴在梯桄上,绳啦长拴到树身上(主杆上),再拿上夹杆上梯子,还得一人在旁边卸夹杆上夹着的柿子。树冠顶上的柿子,更麻烦得搭梯子人上树,拿夹杆,竹笼子,把笼勾掛在树杆上或在树枝杆上梆一铁勾子,夹满一笼用绳系着放下,换个空笼吊上,夹一爪,卸一爪,树大柿子数量多的,持夹杆的人,手困胳膊酸,脖子痛,天晴太阳红,阳光刺的眼睛泪水流。 夹柿子是个,技巧加苦力有耐性的出力活,而且市价由市场需求决定,柿子、苹果自产自销。</p><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26号</p><p class="ql-block"> 九月初六 周六日</p><p class="ql-block"> 手 完 待 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