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当一摞摞作业本幻化为展台上的艺术品,当一页页书案手稿凝结成教育智慧的微缩景观,实验小学的校园里正悄然上演着一场关于匠心与成长的静默对话。2025年10月27日,一场以“精耕细‘作’展风采,‘业’精于勤促成长”为主题的作业与书案精品展拉开帷幕,为师生搭建了一座互鉴共进的桥梁。</p> <p class="ql-block"><b>🍂【作业篇:字里行间见真章,一本一页皆风景】🍂</b></p> <p class="ql-block"> 1. 作业展台:一场美与智的视觉盛宴</p><p class="ql-block"> 走进展区,仿佛踏入了一座“作业博物馆”。语文作业本上,工整的字迹宛如印刷体般舒展自如,数学作业本中,解题步骤恰似阶梯般层层递进、条理清晰。</p> <p class="ql-block"> 2. 批改亮点:评语里的“温度”与“智慧”</p><p class="ql-block"> “你的作文像一杯清茶,越品越有滋味!”—,五年三班李艳红老师的评语充满诗意;“这个解题步骤可以再严谨些!”——五年一班董晓琳老师的批注饱含期待。教师们用红笔勾勒出学生的进步,用文字传递着鼓励与鞭策,让每一本作业都成为师生对话的“心灵信笺”。</p> <p class="ql-block"><b>🍂【教案篇:笔尖耕耘育桃李,二次备课显匠心】🍂</b></p> <p class="ql-block"> 1. 教案展区:一场“教学艺术”的微展览</p><p class="ql-block"> 电子教案与手写备课笔记交相辉映,宛如一幅幅生动的画卷,静静诉说着教师们备课的点点滴滴。语文书案上,教师以五彩斑斓的笔触,细致标注着“教学目标”“重难点突破”及“生成性资源利用”;数学教案中,思维导图如脉络般清晰串联起知识要点,课后反思则详细记录着“学生疑问的化解之道”;科学书案旁,静静贴着学生实验的照片,每一张都附有细致的标注:“下次可改进的细节之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2. 二次备课:从“教材”到“学材”的智慧转化</p><p class="ql-block">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们在二次备课中展现的“匠心”令人赞叹:有的教师在教材空白处密密麻麻写满批注,巧妙地将知识点转化为环环相扣的问题链;有的教师用便签纸补充课外拓展资源,让课堂“有料有趣”;还有的教师精心绘制“学生学情分析图”,如同导航般精准定位教学起点。这些细节,让教案从“静态文本”变成了“动态指南”。</p> <p class="ql-block"> 3. 师生共评:在“互鉴”中收获成长</p><p class="ql-block"> “原来老师的教案里有这么多‘小心思’!”学生们翻阅教案时发出惊叹;“这个活动设计可以更贴近学生生活。”教师们互相点评时提出建议。展评现场,师生围坐,思维碰撞的火花如繁星般此起彼伏。正如宁洋副校长所说:“教案是教师的教学地图,作业是学生的成长脚印,今天的展览让两者实现了双向奔赴。”</p> <p class="ql-block">【以展促教,以评提质】</p><p class="ql-block"> 一场展览,见证蜕变之旅;一本作业,承载坚守之志;一页教案,彰显追求之心。实验小学的书案与作业展,不仅彰显了师生对规范与创新的执着追求,更激发了教育者精益求精的炽热情怀。未来,学校将继续以展评为契机,推动作业设计从量到质的飞跃,促进书案编写从规范到卓越的升华,让每一堂课都成为师生共长的幸福旅程! </p> <p class="ql-block"> 教育之美,在于细节;成长之乐,源于坚持。让我们携手,在墨香与智慧中,书写更加精彩的教育篇章!</p><p class="ql-block">初审:蔡春雨</p><p class="ql-block">复审:宁洋</p><p class="ql-block">终审:韩丽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