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第一府宣化

快乐老家

<p class="ql-block">  8月31日,从蔚县汽车站坐第一班大巴前往宣化。宣化号称“京西第一府”,保存了丰富的明清古建筑。</p><p class="ql-block"> 下午半天,逛了一下宣化古城。 </p><p class="ql-block"> 清远楼在古城正中,始建于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文革”期间遭受严重破坏,1986年全面修复。</p> <p class="ql-block">  楼顶四面层檐下,每面悬挂匾额一块,南曰“清远楼”,北曰“声通天籁”,东曰“耸峙严疆”,西曰“震靖边氛”。</p> <p class="ql-block">  该楼造型别致,结构精巧严谨,可与武汉黄鹤楼媲美,素有“第二黄鹤楼”之称,是我国古代精美艺术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  镇朔楼始建于明正统五年(1440年),与当时大规模的城工同时兴建,因明代宣府镇总兵例佩“镇朔将军印”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楼上现存两块木制大匾,南侧“镇朔楼”匾为清代宣化知府王者辅所题。</p> <p class="ql-block">  北侧“神京屏翰”匾,为清乾隆皇帝1745年巡视塞北木兰围场,途经宣化时亲笔手书,寓意宣化是北京之屏障。</p> <p class="ql-block">  镇朔楼是宣化古城内最高大、最宏伟的古代建筑之一,是宣府军事要冲之地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  拱极楼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当时称为著耕楼,清同治年间改称拱极楼,意为拱卫神京,保卫北方边境。它于清雍正年间重修,是宣化仅存的一座古代城门楼。</p> <p class="ql-block">  它与清远楼、镇朔楼沿古城中轴线南北呼应,构成“三楼并峙”的标志性格局,是宣化作为“神京屏翰”的直观历史见证。</p> <p class="ql-block">  南清真寺是燕北地区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清真寺 。</p> <p class="ql-block">  始建于明永乐元年(1403年),由当地回族穆斯林民众创建。现在看到的清真寺是2022年重修的。</p> <p class="ql-block">  它与北京牛街清真寺、包头大清真寺合称北方三大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  后殿中央17.6米的八角形望月楼,是清真寺的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  宣化天主教堂始建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1900年教堂被义和团焚烧,1904年用庚子教难赔款1万两白银重建。“文革”时又遭到严重破坏,被用作水泥制品车间十多年。</p> <p class="ql-block">  察哈尔省民主政府旧址始建于1902年,2006年辟为<span style="font-size:18px;">宣化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呈三进四合院布局,一、三进院建于20世纪30年代,为明清风格灰色建筑。</p> <p class="ql-block">  战国青铜提梁壶,2000年出土时密封完好,内有液体,经中国文物研究所鉴定为距今2300多年的“战国酒”,2010年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  辽代壁画</p> <p class="ql-block">  宣化九龙壁是全国第三大九龙壁,明万历年间的砖雕珍品,原本是弥陀寺的照壁,寺院损毁后仅存此壁。</p> <p class="ql-block">  大新门始建于1394年,为明清时期宣化城的西门 。现在是2005年重新修缮的。</p> <p class="ql-block">  刚到大新门就刮起大风,没玩就往回走,还是遇上了大雨,在一个火锅店里躲雨,直到雨停,才打的回住处。</p> <p class="ql-block">  9月1日早上搭顺风车从宣化到怀来县下花园区的鸡鸣山。</p> <p class="ql-block">  虽然鸡鸣山海拔有1100多米,但是车可以开到半山腰海拔高度700多米的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从这里开始登山,就不太高了。</p> <p class="ql-block">  《怀来县志》载,唐贞观年间,东突厥犯中原,太宗李世民亲征,在该山上驻扎,晚上听到山上有鸡鸣声,故称鸡鸣山。</p> <p class="ql-block">  鸡鸣山是佛、道、儒三教文化并存地。</p> <p class="ql-block">  山上最早的庙宇始建于魏太和五年(公元231年),名曰永宁寺。</p> <p class="ql-block">  骆驼峰还真有点像。</p> <p class="ql-block">  鸡鸣山是一座孤峰,与泰山地理地貌相仿,形成于十多亿年前的大地震。</p> <p class="ql-block">  康熙大帝御驾亲征葛尔丹凯旋返朝,途经下花园,见鸡鸣山巍峨秀丽游兴大发,信步登山行至山腰。康熙皇帝见路边巨石平坦如床,便坐下休息,耳听小鸟鸣唱,目睹山中美景,灵感突发,写下《登鸡鸣山》“鸟道盘空近塞垣,洋河如带绕山根,停銮欲览沿边势,石上藤萝手自扪”。</p> <p class="ql-block">  登上山顶,站在山脊上观看山峰两边的景色都很美丽。</p> <p class="ql-block">  远处正方形的建筑就是鸡鸣驿城墙。</p> <p class="ql-block">  避风桥又称天桥,修建于明朝,横跨于鸡鸣山西顶峰与一断崖之间,约二十米长,悬空而出,十分险峻。</p> <p class="ql-block">  此桥设计十分精妙,即使狂风大作,只要登上避风桥,一下子就没了一点风声,万籁俱静,因为风都汇入桥洞钻出,一丝一缕没有越上桥面。</p> <p class="ql-block">  奶奶庙就是碧霞元君殿,始建于北魏460年-490年,是文成帝用来纪念昭太后的。</p> <p class="ql-block">  上山用了大概一个半小时,下山花30块钱坐滑道,只用了20分😊</p> <p class="ql-block">  从鸡鸣山下来后,我在停车场叫车许久都无人接单。停车场里只有十几辆车孤零零地停着,四下空无一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正焦急时,我瞥见景区出口处有一家三口,便上前试探着询问能否搭车。女主人十分爽快地答应了,说他们是送儿子来宣化上学的,离开学还有一天,便来景区逛逛,见鸡鸣山山势陡峭,没往上爬就准备返程了。</p> <p class="ql-block">  我便向他们推荐了鸡鸣驿,他们欣然接受开车前往,我们四人从北门进入共同游览,我还特意请了一个导游讲解。</p> <p class="ql-block">  鸡鸣驿始建于元代,1219年成吉思汗率兵西征时设置驿站。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扩建为宣府进京师的大站,明成化八年(1472年)建土垣,隆庆四年(1570年)砖修城池。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改制为民驿,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宣化县开办邮政局后,驿站逐渐被取代。</p> <p class="ql-block">  东城门内外</p> <p class="ql-block">  邮票博物馆里珍藏着新中国成立以来数万枚珍品邮票。</p> <p class="ql-block">  驿学(文昌宫)是旧时驿城子弟读书的场所,为清代硬山小式建筑,现存有山门、正殿以及左右斋堂各三间,院内还有两通碑刻,分别为清朝乾隆三十七年所立的《信件魁星楼碑记》和道光十八年所立的《重修鸡鸣驿文昌宫碑记》</p> <p class="ql-block">  石碑下部是学生们磨铅笔磨出来的槽</p> <p class="ql-block">  泰山行宫是一座古老的庙宇,其建筑风格具有明代的特点,宫内的壁画明艳生动,十分精美。</p> <p class="ql-block">  贺家大院原为三进院落,据说慈禧太后与光绪帝西逃时曾入住此处中院。</p> <p class="ql-block">  大门两侧雕有蝙蝠、莲花等象征祥瑞的砖雕。</p> <p class="ql-block">  因为<span style="font-size:18px;">担心有刺客,</span>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住在第二进院内。慈禧住东间,光绪皇帝住西间,不敢住正房,而让李莲英住在一进院正房。</p> <p class="ql-block">  慈禧回京后,赐给房主“鸿禧接福”,房主刻成砖雕,镶嵌在山墙上,文革时期用泥巴糊住,才得以保存至今。</p> <p class="ql-block">  这个字是慈禧亲笔还是代笔存在争议。</p> <p class="ql-block">  龙神庙</p> <p class="ql-block">  戏台</p> <p class="ql-block">  白衣观音殿</p> <p class="ql-block">  我发现这里的山墙顶部呈弧形收顶,并非传统直线三角山墙。</p> <p class="ql-block">  公馆院在维修没有参观</p> <p class="ql-block">  财神庙也是一座保存较为完好的庙宇,为硬山小式建筑,供奉着财神,是当地百姓祈求财运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古城墙是鸡鸣驿的重要建筑之一,城墙为砖包土墙,高约11米,周长1891米,设东、西两个城门,城墙上依然保留着当年的军事防御格局。 </p> <p class="ql-block">  登临古城墙,可以一览无余地欣赏到整个古城的壮丽景色,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沧桑。</p> <p class="ql-block">  鸡鸣山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远处</span>孤零零的矗立,据说是河北最孤独的山,山势突兀,孤耸插云。</p> <p class="ql-block">  鸡鸣驿是中国现存规模大、古代邮驿功能齐全且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驿城,被誉为“中国邮驿考古和机要考古的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  游完鸡鸣驿,他们还热情地邀我吃了便饭,最后一路开车将我送回宣化住处。</p> <p class="ql-block">  今天早上顺风车司机告诉我,宣化的葡萄小镇值得一玩。我挺纳闷,葡萄园看过很多,有啥好看?下午从鸡鸣驿回来休息了一会,听劝傍晚乘车前往,还真的挺意外的。</p> <p class="ql-block">  一进葡萄园就看到一个人在扎草,说是是马蔺草,也被称为马莲草,用来捆扎葡萄藤的。</p> <p class="ql-block">  宣化葡萄种植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清远楼下两天地,半城黛瓦半城绿”是宣化种植葡萄的真实写照。</p> <p class="ql-block">  宣化城市传统葡萄园,也有1300多年历史,以庭院漏斗架(莲花架)方式种植。2013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  架身向上倾斜30-35°,呈放射状,形似漏斗(莲花)。</p> <p class="ql-block">  这种架式省土、省水、产量高且稳产性好,还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p> <p class="ql-block">  宣化牛奶葡萄以皮薄、肉脆、多汁、皮可剥离而闻名,素有"刀切牛奶不流汁"之美誉,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p> <p class="ql-block">  9月2日早上再次来到时恩寺(8月30日下午过来关门)。听师父说,上午7~11点下午3~4点开门,斋饭和上课时间都关门。</p> <p class="ql-block">  时恩寺始建于明成化六年(1470年),是土木堡之变后,明王朝整顿边防时期在宣化兴建的重要寺院之一。</p> <p class="ql-block">  时恩寺是宣化唯一的一座僧住寺院。</p> <p class="ql-block">  大殿为单檐九檩庑殿顶建筑,斗拱为单翘单昂五踩斗拱,瓦顶为绿琉璃瓦顶,是宣化现存年代最早的木结构建筑,也是宣化城内现存古建筑中唯一的一座庑殿顶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  宣化人民公园也逛了一圈,实在没什么可看的,我就约了一辆顺风车,准备去塔儿村看看辽塔。</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佛真猞猁迤逻尼塔</span>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  传说辽代天祚帝的驸马耶律斜锡征讨金部落时战死,其新婚公主在奉国寺出家,法号“佛真”,她途经此地决定建寺,后于1115年重病去世,<span style="font-size:18px;">1117年塔落成,</span>其遗骨及陀罗尼经被埋入塔下。</p> <p class="ql-block">  佛真猞猁迤逻尼塔存在较为严重的外观风化现象。</p> <p class="ql-block">  那些精美的砖雕、铭文慢慢模糊,太可惜了。不过它作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已经有相应的保护措施,能尽量留住这份历史遗存。</p> <p class="ql-block">  门上镶嵌的塔铭镌刻有“佛真迤逻尼塔”“天庆七年岁次”等字样,基本已无法辨认。</p> <p class="ql-block">  乘公交回到市区,到朝阳楼好好吃一顿。</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家具有400多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饭庄。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619年),初名“玉成园”,后因地势居高、光照充足更名为“朝阳楼”。</p> <p class="ql-block">  1900年,慈禧太后西逃途经宣化,在附近的上谷公所驻跸三日,每餐由朝阳楼提供饭菜,慈禧对其菜品赞不绝口。</p> <p class="ql-block">  口味可以接受。</p> <p class="ql-block">  胡麻油烧饼是北方地区的传统美食,高油高糖高盐,红糖的味道还行,少吃点。</p> <p class="ql-block">  本来满心冲着宣化的历史名气来的,结果这趟逛得是真不过瘾,和想象中的古城差太远了!</p><p class="ql-block"> 原以为能沉浸式感受老城池的韵味,没想到三座国宝级古楼直接杵在热闹的现代步行街上,古建和商业街的混搭看着怪得慌,完全没了期待的纯粹古意,最后只留下了满满的失望和遗憾。</p><p class="ql-block"> 好在还有鸡鸣山,登顶时的开阔视野、山间的清风与草木气息,总算给这趟失望的旅程添了点慰藉,弥补了些许遗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