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珠海唐家古镇</b></p><p class="ql-block">珠海唐家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是岭南文化与近代开放精神交融的标志性古镇。</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唐家湾镇简介</b></p><p class="ql-block">唐家湾镇是我国首个以近代历史遗迹申报成功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被誉为“中国近代先驱聚居地”。唐家古镇作为唐家湾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核心区域,在中国从封建走向民主共和的历史转型中,得风气之先,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外交、农业等诸多领域涌现一大批对社会、国家有实出贡献的才俊英杰,其中有中国近代民族工业重要奠基人唐廷枢,中华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我国早期法学家、中国律师协会创办人唐宝锷,著名农学家、广东近代农业科教事业开创者唐有恒,民国外交总长梁如浩,资深外交家唐悦良,创作《帝女花》等粤剧名篇的剧作大家唐涤生等,各人辈出,青史标名。</p><p class="ql-block">唐家古镇历史悠久,自唐未建村始,距今已逾干年。未明时期,大量中原人士迁入,随着宗族分房,清代逐渐形成五堡格局,同期,随着对外贸易发展唐家出国谋生、发展者越来越多,逐渐形成华侨群体,晚清时期,唐家子弟率先赴港澳、海外学习。与此同时,唐廷枢、唐瑞芝等乡人从事买办,形成香山买办世家,进而发展成为民族实业家群体,为中国近代工商业发展贡献良多。</p>  <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中山模范县县政府曾设在唐家。唐绍仪任中山县训政实施委员会主席,后兼任县长,以唐家湾为中心开展为期5年的“南方大港”和“模范县城”建设,筹建与港澳竞争、抗衡帝国主义港口贸易垄断地位的国际无税港以国际视野,从国家层面重新定义唐家湾。作为民国时期被公认力级别最高的县之一,唐家湾成为政治精英们治国、平天下的缩尺模型,成为香山文化繁荣的缩影。在此期间,众多留学报国的精英、爱国爱乡的华侨以及心怀实业救国之志的企业家们踊跃投身家乡建设,中西合壁风格建筑大量出现,形成了唐家古镇独特的历史人文遗产。</p><p class="ql-block">至今,唐家古镇置要历史建筑保存基本完好,历史建筑类型和建筑装饰艺术类型丰富。不仅整体地保留了清代和民国初年建纳群体和岭南历史村落的整体空间格局、风貌和街巷肌理,同时也保留了民俗文化遗产以及与历史名人相关的重要遗迹,蕴涵了丰富的传统文化遗产,体现了历史順要人物故乡的深刻内涵。历史名镇与历史名人相互辉映,赋予唐家古镇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珠海市唐家湾镇</b></p><p class="ql-block">珠海市唐家湾镇作为民国初期的中山模范县治所,是近代珠江口海陆交通枢纽之一,较为完整的保留了历史村落的“葛洪-练松山”的山水格局、历史建筑类型和建筑装饰艺术类型等;同时保存下民俗文化遗产和历史名人活动的遗迹及史迹。唐家湾镇整体地保留了清代和民国初年建筑群和村落环境以及与唐绍仪、蔡元培等历史名人相关的重要建筑,蕴涵了丰富的传统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唐家湾为高新区主园区行政辖区(即唐家湾镇),全镇范围包括唐家、淇澳、会同、官塘村、下栅村等主要历史文化街区和传统村落,各镇保护范围总面积约为86.61公顷,其中,核心保护区面积约32.62公顷,建设控制地带面积约53.99公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公布时间 2007年5月</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公布单位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关于退休后陪伴老人之旅</b></p><p class="ql-block">2025年,我们俩都退休赋闲的第二年,回到家乡陪伴95岁的岳母,有时在家休息、或出门走走,有时也外出旅行。开启了退休后的陪伴老人之旅。今年5月,避过五一旅行高峰期,我们一起陪伴岳母错峰出行,选择珠港澳广自由行。今天是到珠海的第二天,上午我们驱车来到珠海市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唐家古镇,是岭南文化与近代开放精神交融的标志性古镇;参观了位于唐家古镇山房路核心区的珠海留学文化馆,是全国首座以留学文化为主题的专题展馆;在山房路上的意大利手工冰淇淋·饮品·咖啡店和EL ÁRBOL西班牙品牌西餐(珠海唐家古镇店)休憩品尝;之后,我们又驱车来到珠海情侣路上的城市地标性景点珠海渔女,位于香炉湾畔,是珠海的文化符号与旅游名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珠海留学文化馆</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中国近代留学发源地</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百年留学报国传承地</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索我理想之中华</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b>容闳生平史迹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珠海留学文化馆</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前 言</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百年留学潮 风帆起珠江</p><p class="ql-block">“珠海”之名虽然来得稍晚,但这片士地的历史与文化却源远流长。这里毗邻濠镜澳、扼守珠江口、直面南大洋,地缘区位特殊,历史文化厚重。十五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大幕的徐徐开启,澳门开埠,西风东渐,珠海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前沿阵地和中国近代留学发源地。</p><p class="ql-block">1847年,三名珠海少年容闳、黄宽、黄胜赴美留学,拉开了近代中国海外留学的序幕。1872年,由珠海人容闳倡导和促成的官派留美幼童计划启动,开启了近代中国官派留学的破冰之旅。1908年,唐国安等留美幼童推动第二次留学潮,数干名中国青年求学海外,成为近代中国开启现代化的中坚力量。1913年,梁敦彦、詹天佑、蔡元培等知名归国留学人员发起创立欧美同学会,将“留学报国”的优良传统继承发扬……</p><p class="ql-block">百年留学事业,珠海人功勋卓著,他们是敢为人先的开拓者,更是继往开来的推动者。在珠海散落于山海之间的村落中,各家族子继孙从,承上启下,珠海留学文化蔚然成风。</p><p class="ql-block">新时代,在“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的故乡建设珠海留学文化馆,是文化的传承,更是历史的担当。本馆以珠海留学人为主体,讲述中国留学故事,旨在传承、弘扬中国留学文化,使之成为汇聚和沟通中国乃至世界留学生的载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引 子</b></p><p class="ql-block">珠海地处南海之滨、珠江口西岸,自汉唐以来就是中国与中东,非洲、欧洲进行海上贸易的必经之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明代中期,珠海地区作为中西文化的重要交汇点,开启了东西方文明互鉴交流。</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处南海之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澳门磋商贸易规则条款</b></p><p class="ql-block">商船先在澳门停泊,然后与中国官方磋商贸易规则和条款。在行商制度还没有完全确立之前,粤海关官员会接见每,舷船的商人以确立贸易视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求 索</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开中国近代多学先河</p><p class="ql-block">随着澳门开埠,珠海与西方文明悄然接驳,并在潜移默化之间,沉淀出开放性、包容性、进取性、务实性的集体意识。在放眼看世界的同时,珠海人破除中西政治文化隔阂,率先认同并接受西方新式教育。</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先行者容闳</b></p><p class="ql-block">1847年1月4日,三名中国青年在广州黄埔港登船,踏上前往美国求学的道路。其一于八年以后获得耶鲁大学文学士学位,成第一个在美国大学接受近代西方新式教育并获得正式学位的中国人。他就是后来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的容闳。</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求学港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负笈耶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学成报国</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以西方之学</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灌输于中国</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使中国日趋于</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文明富强之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上下求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留美幼童</b></p><p class="ql-block">在西方文明的重陶下,容闳形成派遣留学生学习西方先进文化,进而实现富强中国的教育救国梦想,并为之上下求索。</p><p class="ql-block">1872年,容闳倡导和促成的留美幼童计划得以实施,宣告了中国官派留学教育历程的开始。120名幼童分4批赴美留学,归国后,成为影响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一支重要力量。</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促成幼童留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上海新报》关于选派学生留学的报道</b></p>  <p class="ql-block">最先走出国门的是容闳。作为中国近代留学运动的先驱,他的贡献不仅在于倡导、促成了中国官派留美运动,开中国近代留学运动之先河,更在于他有一颗不变的中国心,试图用当时先进的西方文化改造封建落后的中国,这对于当时的中国是极为重要的。</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张海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著名历史学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1871</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幼童出洋肆业局成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倘有疾病生死 各安天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接触新知</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留美幼童归国后情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二次留学潮</b></p><p class="ql-block">在列强肆虐、国难当头之危急时刻产留美幼童群体艰难破局,推动第二次留学潮,延续和复活了容闳的留学教育计划,对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推动计划</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留学足迹</b></p><p class="ql-block">从容闳促成清政府官派留美幼童开始,清政府对官派留学日渐重视,各省也受此影响陆续组织学生赴欧美、日本、俄国等地求学,留学渐成风潮,成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渠道。</p>  <p class="ql-block">在山房路上的意大利手工冰淇淋·饮品·咖啡店和EL ÁRBOL西班牙品牌西餐(珠海唐家古镇店)休憩品尝。</p>  <p class="ql-block">这家店是唐家古镇山房路上的意大利手工冰淇淋·饮品·咖啡店,它是古镇里兼具意式风味与网红属性的休闲小店。</p>  <p class="ql-block">品牌与背景:主打意大利传统手工Gelato,部分资料显示主理人有意大利经营背景,将意式冰淇淋工艺引入珠海,店内标识有“SINCE 1955”字样,强调传统传承。定位是“古镇里的意式轻食空间”,结合了冰淇淋、咖啡、饮品三类产品,适配游客休闲需求。</p>  <p class="ql-block">产品亮点:Gelato冰淇淋:采用意大利进口原料,主打低脂低糖(符合意式手工冰淇淋的健康特点),口味涵盖经典款(如榛子、巧克力)与创意款(如绿茶、米酒),部分口味会结合本地鲜果调整。饮品与咖啡:提供意式咖啡(如浓缩、拿铁)及冰沙、气泡水等,搭配冰淇淋的组合是热门选择。</p>  <p class="ql-block">环境与风格:店铺位于唐家山房路历史街区,建筑是改造后的中西合璧风格(石砖外墙+蓝色网红风门头),门口摆放巨型冰淇淋模型,是游客拍照打卡点之一。店内空间小巧温馨,装修以蓝白色调为主,搭配意式装饰元素,适合逛古镇时短暂休憩。</p>  <p class="ql-block">就在冰淇淋店的隔壁,这家EL ÁRBOL(珠海唐家古镇店)是唐家古镇400米示范街区的特色西餐品牌店,主打纯正西班牙风味,是古镇中西文化融合的代表餐饮之一。</p>  <p class="ql-block">品牌与背景:品牌含义:“EL ÁRBOL”是西班牙语“树”的意思,品牌理念是“如大树般盘根发展、生命力旺盛”,最早起源于西班牙巴塞罗那,在当地是网红餐饮品牌(以汉堡等菜品知名)。珠海店定位:2025年1月开业,是品牌在国内的第二家门店,也是唐家古镇引入的纯正西班牙菜餐厅,填补了珠海该品类的空白。</p>  <p class="ql-block">环境风格:位于唐家古镇山房路历史建筑内,装修是地中海+岭南融合风格:浅米色外墙搭配绿色遮阳篷,门口种植柠檬树、橄榄树(象征中西文化融合),店内以绿植、暖光营造温馨的西班牙庭院氛围。门口的118年古树与品牌“树”的理念契合,成为门店标志性景观之一。</p>  <p class="ql-block">菜品:主打纯正西班牙菜,如西班牙海鲜饭、伊比利亚火腿、招牌汉堡,同时会结合中式食材创新菜品(如“橄榄柠香鸡”)。团队:厨师团队包含塞尔维亚、意大利、法国等多国成员,主理人周叶旭峰拥有多年西餐创业经验,团队兼具国际风味与本土适配性。</p>  <p class="ql-block">之后,我们又驱车前往珠海情侣路上的城市地标性景点珠海渔女,位于香炉湾畔,是珠海的文化符号与旅游名片。</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珠海渔女</b></p><p class="ql-block">珠海渔女是珠海情侣路上的城市地标性景点,位于香炉湾畔,是珠海的文化符号与旅游名片。</p>  <p class="ql-block">身份地位:它是中国首座大型海边女性雕塑,1982年落成,如今是珠海城市标志、“珠海十景”之一,同时被列入珠海市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建筑参数:通高8.7米,由10吨花岗岩分70件组合而成;造型为“渔女身披渔网、裤脚轻挽,双手高擎明珠”,既体现岭南渔业文化,又象征“奉献光明与珍宝”。</p>  <p class="ql-block">设计理念:由雕塑家潘鹤创作,结合珠海“渔业基础+海洋城市”的特质,以“渔女献珠”为核心意象,同时开创“先有雕塑后创传说”的模式,赋予其浪漫神话色彩。</p><p class="ql-block">传说故事:主流版本为“南海龙王七公主化身渔女,与渔民青年海鹏相恋,历经生死考验后,以明珠献予人间”,融合了疍家文化、水神信仰与爱情主题,成为珠海“浪漫之城”的精神符号。</p>  <p class="ql-block">景观融合:雕像矗立在礁石之上,与情侣路滨海步道、香炉湾沙滩、日月贝大剧院(远处)构成珠海标志性海滨景观,日出/日落时分光影效果极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