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i>蛐蛐江湖的往事~从起义门"盗墓"到泳池争霸战”</i></b></p><p class="ql-block"><b><i> 上周带着孙儿在宝安区壹方城三楼游戏厅玩乐的时候,看到才三岁多小崽崽在游戏机上投入的玩耍情形,便忆起上世纪70年代的中小学江湖里不明缘由的突然刮起一阵"斗蛐蛐风"。那时不少男孩子们的书包里都藏着玻璃药瓶,瓶底垫着潮土,活像揣了个迷你格斗场,同学几个课堂上偷瞄抽屉里的动静,下课铃一响就往操场围墙根冲,互相拿出玻璃药瓶欣赏品评里边的蛐蛐,比现在孩子抢电竞座位还积极。</i></b></p><p class="ql-block"><b><i> 喜欢这口玩儿的男伢也都是赌性十足,那会儿斗蛐蛐赢的"硬通货"是烟标纸,"游泳""圆球"算铜板儿,“武汉”"永光""牡丹"就是袁大头啦。我这种不思进取成绩单常年躺平的主,自然是同学江湖好玩儿的骨干份子。为了捕捉到能KO全场的"战神",根据江湖传闻说坟头老墙根湖边臭水沟出猛虫,于是周末便约了几个“虫友"同学直奔传说中的武汉起义门。我们在湖北省附一医院后门对面的海校门口公交车站集合然后一起乘公交车沿张之洞路到武昌火车站,下车然后步行穿过楚望台就到了起义门。</i></b></p><p class="ql-block"><b><i> 长大了才知道那儿是辛亥革命打响第一枪的地方,当年只当是"蛐蛐批发市场"。城墙破得像被啃过的馒头,墙根下到处都是长得半人高的杂草和烂墙砖烂石头,哪有现在修复得那么雄伟气派。我们几个小屁娃分散蹲在墙根翻墙砖,比考古队还专注。青苔底下藏着的,可能就是腿粗头大牙长须直的狠角色——雌性?pass!那些路灯下会飞的蛐蛐都是送鸡吃的外卖的货不是我们找寻的菜,我们要的是仰头嘶鸣牙利腿粗的</i></b>的<b><i>纯爷猛将。</i></b></p><p class="ql-block"><b><i> 那天我运气爆棚,逮到"黑将军"和"赤眼"两只猛将,高兴坏了。回到家用玻璃罐头瓶给它们安了家,伙食标准堪比现在的健身餐:苍蝇碎配蚯蚓丁,掺点米粒菜叶,就等养得它们龙精虎猛能征善战。</i></b></p><p class="ql-block"><b><i> 不久后同学几个约定在老湖艺(我家居住的大院,现在的武汉音乐学院解放路校区)废弃的游泳池内决斗,满地杂物当观众席。我们手里捧着玻璃药瓶腰里踹着香烟纸到达地点后划拳开始决定俩俩搭配的决斗对象,然后将蛐蛐投进较大的浅口搪瓷盘里,大家头碰头专心的趴地上屏住呼吸,看俩蛐蛐还装模作样兜圈圈,跟武侠片里高手过招前先摆pose似的。于是我们用长长的草梗不断挑它们的须须和尾尖,撩拨下两蛐蛐立马炸毛扑上去就是一顿撕咬,战斗精神十足。不一会儿须须腿毛都能给你扯下来。遇上势均力敌的,能打到翅膀乱飞卸胳膊断腿,最后俩都成了"残疾战神",场面比看拳击赛还刺激。最后总结战果,赢了香烟纸的同学欢天喜地,输了香烟纸的同学立即愤怒的将自己的战斗伙伴焚尸灭迹,那种决战后的兴奋好几天都不能平复。</i></b></p><p class="ql-block"><b><i> 如今看着孙辈抱着平板投入的打游戏,突然想起当年趴在地上看蛐蛐掐架的自己。那会儿没有蓝光屏幕,快乐也很简单,翻墙根砖沾一身泥,被蛐蛐蹦到脸上吓一大跳,赢了几张香烟纸就能嘚瑟好几天。</i></b></p><p class="ql-block"><b><i> 现在的娃儿有电子宠物,我们当年有能“越狱”的活物;他们充值买皮肤,我们靠手气赢"硬通货"。说到底不都是为了快乐嘛?只是我那只满身伤痕卓越善斗的"黑将军"要是活到现在,估计得给它开个抖音帐号,直播带货了[呲牙][呲牙][呲牙]。 2025年7月24日 方涛忆作于深圳南山【万寿一品】(后记:武汉市七十年代最牛的香烟是永光牌,其次是武汉牌、星火、游泳、再才是园球、大公鸡、,好像记得游泳是0.25一盒,永光是0.39一盒,圆球是0.19一盒,我父亲长期抽圆球,偶尔也会抽游泳,非常难得的是偶尔得到一包永光牌香烟,自己舍不得抽都是拿出来敬烟给别人,自我感觉非常有面子。而永光牌的烟盒纸设计者是我的大学老师杨永东教授</i></b>。)</p> <p class="ql-block"><b><i>宝安壹方城三楼游戏厅内游玩得不亦乐乎的孙儿和看着也开心的爷爷</i></b></p> <p class="ql-block"><b><i>如今修复的武昌起义门, 原名中和门,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约公元1368年),最早称新南门,是武昌古城十大城门之一,明嘉庆十四年重修时改城门名为中和门。</i></b></p> <p class="ql-block"><b><i>首义公园里边的浮雕,隔了80年才来记录那段不朽的历史</i></b></p> <p class="ql-block"><b><i>老湖艺解放路上的老校门,我上放学每天必经之地</i></b></p> <p class="ql-block"><b><i>用AI制作的当年老湖艺废弃的游泳池图片</i></b></p> <p class="ql-block"><b><i>当年武汉生产的几种烟标是我们孩童时代争相拥有的“硬通货”</i></b></p> <p class="ql-block"><b><i>相声界公认的第一玩家于谦活得很通透,喜好各种七零八碎的杂耍玩乐,典型的京城公子哥做派。谦儿大爷前几年出了本书《玩儿》,讲各种不务正业的小爱好。里面写熬鹰的章节尤其细致生动,让我大开眼界。到了我做爷爷的年龄再回过头看看,这是一种多少豁达的生活态度,历史上包括香港刚去世的才子蔡澜莫不如此。其实人何必要活得那么辛苦了呢,几十年很短,玩玩就过去了…</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