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 — 中国石窟壁画之最

马老师在旅行

<p class="ql-block">莫高窟静卧于鸣沙山东麓,宕泉河如一条细带蜿蜒而过,滋养着这片荒漠中的艺术圣境。西岸的砾岩峭壁上,七百余座石窟层层叠叠,宛如时间之龛,藏经洞陈列馆、敦煌美术馆、院史陈列馆与慈氏塔、大小牌坊错落其间,构成一片厚重的文化场域;河东岸则坐落着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欲真正读懂莫高窟,这“三馆一中心”不可或缺,值得静心驻足,细细品读。</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的参访,始于一场精心安排的序章。游客需提前在线购票,尤其在旺季,抢票如同朝圣前的修行。旅程正式开启于敦煌市区的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这座现代化的“前殿”,是通往千年佛国的第一道门扉。取票后,按预约时间进入1号或2号影厅,先观《千年莫高》,虽叙事平实,却铺陈历史脉络;继而步入球幕影院,沉浸于《梦幻佛宫》的光影幻境之中,第61、130、285、420、428、45(特)、220(特)等七座经典洞窟在穹顶之下徐徐展开,令人恍若穿壁而入,亲临其境。影片落幕,游客方乘景区巴士,奔赴十五公里外的真实石窟群。</p> <p class="ql-block">石窟群依崖势分为南北两区,以藏经洞陈列馆为界。北区幽静深邃,多为僧人禅修栖居之所,洞窟简朴,无壁画雕塑,不对外开放;南区则是艺术精华所在,数百洞窟密布崖面,皆以小门锁护,唯有随讲解员引领方可入内。每组游客约三十五人,在导游的解说中穿行于时空长廊,全程约需两至三小时。若欲深入体味“三馆一中心”的文化厚度,一日光阴亦不过匆匆一瞥。</p> <p class="ql-block">大佛殿巍然耸立,外观最为雄伟,是莫高窟的地标性建筑。其前广场开阔,视野无遮,无论是否持有参观票,皆可在此驻足摄影,留下与千年佛影的合影。殿中供奉的大佛仅脚部为唐代原塑,其余部分皆为后世复原,虽非真迹,却依旧庄严肃穆,殿内严禁拍照,以示敬畏。</p> <p class="ql-block">石窟内部严禁摄影,光线幽微,壁画与彩塑在静默中诉说千年故事。然而,敦煌美术馆却为热爱艺术的旅人打开一扇自由之门。馆内陈列精美复刻的佛像与壁画,更有八座等比复制洞窟,细节逼真,恍如亲临。在此,游客可从容举镜,将那些无法在实地捕捉的瑰丽画面尽数留存。几幅洞外壁画的影像,便是在此静静定格。</p> <p class="ql-block">那个改变敦煌命运的藏经洞——第17窟,便隐匿于这连绵石窟之中。如今洞门紧闭,不可入内,亦禁止拍照,唯有透过幽暗的玻璃门,隐约窥见一方小室的静谧。它的惊世秘密,不在洞中,而在不远处的藏经洞陈列馆里,等待被重新发现。</p> <p class="ql-block">藏经洞陈列馆,是通往那段尘封历史的钥匙。1900年,王道士无意间叩响了这扇门,五万余件写经、文书、绢画自此流散世界,也掀开了敦煌学的序幕。陈列馆以图文与实物再现了那段风云激荡的岁月,藏经洞的发现、劫掠与研究历程一一呈现,令人唏嘘,亦令人深思。</p> <p class="ql-block">敦煌美术馆内最引人入胜的,莫过于八座精心复制的洞窟。从北朝的朴拙到盛唐的华美,从五代的细腻到西夏的异风,每一窟皆按原样重建,光影、构图、笔触无不还原。在这里,你可以自由走动,细细端详,尽情拍摄,将那些在真实洞窟中只能匆匆一瞥的绝美画面,永久珍藏。(大疆Osmo360拍摄)</p> <p class="ql-block">敦煌美术馆,不仅是艺术的展陈之所,更是文化的再生之地。这里汇聚了莫高窟最具代表性的壁画临摹精品,色彩历经千年仍熠熠生辉,飞天飘逸,菩萨低眉,盛世气象跃然壁上。(手机一加ACE3 Pro拍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