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机场候机厅,我本想找个地方打发时间,偶然被一个书屋吸引。那是个叫“蔚蓝书店”的地方,招牌悬在入口上方,蓝底白字,干净得像海边的天。脚步不由自主地停在了那红色的展示台前。几本书斜放着,封面朝外,像在悄悄说话。一本讲哲学——我的专业,一本谈旅行——我的喜爱!</p> <p class="ql-block"> 迈进书屋,光线一下子温柔起来。书架从地面直顶到天花板,像一堵知识的墙,又像某种沉默的邀请。书脊五颜六色,排列得整整齐齐,却不显得刻板,反倒有种生活的秩序感。</p> <p class="ql-block"> 抬头看见书架上方挂着一块小牌子,写着“小众好书”。下面一行小字:“每一本都经过精心挑选,旨在系统地填补知识盲区,深化思维层次、提升文化涵养。”这话不张扬,却透着一股认真劲儿。</p> <p class="ql-block"> 再往左看:“登机后,关闭屏幕,指尖轻触书页间文字的温度。”这句话像一记轻敲,敲醒了我这些年飞行时的习惯——登机就掏手机,刷视频、回消息,仿佛离了屏幕就坐立难安。可此刻站在书架前,我竟开始怀念那种翻动纸张的触感,指尖划过文字边缘的微涩,一页页翻过去的节奏,像呼吸一样自然。</p> <p class="ql-block"> 另一侧书架上挂着一句更简洁的话:“愿阅尽书海,光芒万丈。”字不大,却扎眼。它不劝人成功,也不许诺财富,似乎静静地表达一种信念:读过的每一页,都会变成你身上的光!</p> <p class="ql-block"> 一排书架专门陈列传统文化类书籍,《易经入门》摆在最显眼的位置,明黄色的封面像一束光。旁边是《黄帝内经》《道德经今解》《说文解字注》,一本本厚重却不压抑。我拿起那本《易经入门》,翻到讲“乾卦”的一页,上面写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忽然觉得,这不正是此刻的我吗?在旅途的间隙里,偶然驻足,却意外被一句话点亮了心神。</p> <p class="ql-block"> 中间的展台上摆着几本推荐书,《当代中国经济》《第一性原理》《企业的定力》,旁边插着一束带着橙色果实的枝条,像是秋天的信物。一幅小小的书法作品挂在花瓶旁,写着“好书推荐”四个字,笔力沉稳。我不由得笑了——这书店,既有理性的思考,也不缺生活的诗意。它不急于卖书,更像是在经营一种生活方式。</p> <p class="ql-block"> 最里面是个小型文化展区,两个雕塑静坐于地,一黑一白,各自捧书阅读,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他们不看我,我也不打扰他们,只是在那一刻,忽然觉得阅读是一种可以跨越材质与形态的共通语言。我看到《千里江山图》《富春山居图》的复刻本,封面用的是原画局部,青绿山水扑面而来。那一刻,我仿佛忘了自己在机场,只觉得像是走进了一座微型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 整个书店被划分得井井有条,每一类书都有清晰的标签,生活、哲学、艺术、旅行……粉色的装饰条轻轻点缀在书架上方,像是给严肃的知识加了一抹温柔,让人的内心无比宁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