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上学时读过鲁迅一些文章,如《祝福》<span style="font-size:18px;">《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药》等,感觉鲁迅先生就是一位写作天才。</span></p><p class="ql-block">       有人当着鲁迅的面说他是一位写作天才。鲁迅先生听后这样说:“我哪里是天才,我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了写作上。”</p><p class="ql-block">       “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了写作上。”这就是勤奋,人生只有勤奋才能成为赢家。人生真正的赢家是在勤奋中,充实了生活。战胜自己的惰性,变得勤奋,人生就会成为赢家。</p><p class="ql-block">       勤,是一种坚持,一种品质、一种修养、更是一种能力,是成功的有力捷径。正所谓“天道酬勤”,家勤则兴,人勤则事成。</p><p class="ql-block">      人,一旦勤奋起来,全身心投入,再笨的人,也能起飞。其实,这个世界很公平,你越勤快,人生才会越顺。天道酬勤,春华秋实。当你勤奋的时候,越努力越幸运,你想得到的才会实现。</p><p class="ql-block">        1904年,鲁迅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医学,师从解剖学教授藤野严九郎。1906年,他在课堂上观看了一部关于日俄战争的幻灯片,画面中是被日军逮捕的中国人,而围观的也是一群麻木的中国人。这一幕让他深受震动,他意识到,即使医术再高明,能治愈的只是肉体,却无法唤醒麻木的国民精神。于是,他决定放弃医学,转向文学创作,希望用文字唤醒民众的思想、激发民族的觉醒。鲁迅后来在《呐喊·自序》中回忆道:“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p><p class="ql-block">        鲁迅勤奋写出的文学作品主要集中在小说、杂文、散文和文学翻译几个领域,他的作品不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具有奠基意义,还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思想文化发展。《呐喊》一书收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药》等经典短篇,揭露封建礼教与社会病态,开创了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新形式。《彷徨》一书收入《祝福》《伤逝》《离婚》等,延续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但更显冷峻与内省。《故事新编》一书以神话、传说为素材,用讽刺与荒诞手法重写历史人物,如《补天》《奔月》《铸剑》。</p><p class="ql-block">        鲁迅的杂文被誉为“匕首与投枪”,代表作有:《坟》《热风》《华盖集》《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等。内容涵盖社会批判、文化反思、政治评论,语言犀利、逻辑严密,思想性极强。</p><p class="ql-block">       鲁迅《朝花夕拾》一书是一部回忆性散文集,包括《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等,温情中蕴含批判。《野草》散文诗合集,风格象征主义浓厚,情感深沉,充满哲理与隐喻。鲁迅翻译了大量俄国、东欧及日本文学作品,如果戈理的《死魂灵》、法捷耶夫的《毁灭》。鲁迅提出“拿来主义”,倡导积极借鉴外来文化;主张文学应“为人生”并“改良这人生”。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以文学推动思想解放,影响了数代作家与读者,至今仍是中学、大学语文教材的重要内容。</p><p class="ql-block">       写作天才,唤醒国民的呐喊者,一是勤奋,二是爱国。一位作家,只有爱国,爱人民,才能写出民族气血的文章,唤醒国民麻木的神经。物质的药治愈的是肉体,文学的《药》治愈的是灵魂。国民灵魂醒来,才不会<span style="font-size:18px;">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写作天才,为我们在写作的前行中点亮一座灯塔,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写作上。</span></p>  <p class="ql-block">  作者:石书民,隰县税务局退休干部,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爱好文学,喜欢摄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