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漫游记:古寺钟声与市区霓虹

骥君

<p class="ql-block">  “天伦之乐,四时佳兴与人同”,宋代著名理学家程颢的这句诗,恰似为我们这个周末的旅程量身定做。周六上午十点,儿子的车稳稳驶出天津中心区,朝着毗邻天津的廊坊市进发。后座上,两个小孙子攥着小拳头争着贴向车窗,都要做第一个喊出 “廊坊” 路牌的人,那叽叽喳喳的喧闹,比窗外鎏金般的晨光更暖得人心发烫。</p> <p class="ql-block">  一、京津明珠初相识</p><p class="ql-block"> 廊坊,这座嵌在京津走廊间的玲珑小城(地级市),像位守着古韵又藏着活气的匠人。战国燕长城的残垣载着岁月沉疴,宋辽古战道的幽邃藏着兵家传奇,而 “中国音乐之乡” 的美名,让风里都飘着细碎的律动。</p> <p class="ql-block">  车入廊坊市区时已近正午,北蔡驴肉店的烟火气隔着街巷都能嗅到,预订的桌位旁,服务员端上的驴肉还冒着腾腾热气 —— 薄切的肉片裹着秘制酱汁,入口即化,连小孙子都捧着驴肉火烧赞不绝口。窗外秋阳斜斜铺在桌布上,映着祖孙三代六口的笑语,这顿热热闹闹的驴肉宴,让寻常周六都浸满了香甜。</p> <p class="ql-block">  夜幕是城市最温柔的滤镜。华灯初上时,我们牵着两个孙子踱进步行街,高楼披上流光溢彩的外衣,霓虹闪烁间,小孙子突然挣脱手,指着远处欢呼:“爷爷奶奶快看!星星掉到地上啦!” 他的指尖追着光影跑,笑声撞在临街的橱窗上,又弹回耳边,与街边艺人的吉他声缠在一起。老伴望着眼前的繁华,轻声感慨:“你看这廊坊,老底子的韵味没丢,新日子的鲜活又足,真好。”</p> <p class="ql-block">  夜里的重头戏是廊坊大剧院的音乐会,上海著名的彩虹室内合唱团的《活在爱里面!2025》像一股暖流,和声漫过耳畔时,那是岁月里的温柔被轻轻唤醒。</p> <p class="ql-block">  二、隆福寺的千年禅意</p><p class="ql-block"> 周日的晨光带着清润,我们踏向隆福寺 —— 这座始建于隋末唐初的古刹,近一千四百年的时光,都藏在飞檐斗拱的弧度里。踏过青石板门槛,喧嚣便被隔绝在外,青烟袅袅中,红墙斑驳如老者的皱纹,记录着朝代更迭。</p> <p class="ql-block">  儿子对着碑刻细细辨认,儿媳举着相机,想把唐代风韵的斗拱与蓝天框在一起;两个小孙子难得安静,跟着我们沿回廊慢走,拾起一片金黄的银杏叶,小心翼翼压在 “佛” 字碑前。</p> <p class="ql-block">  寺内的药师佛殿透着静谧的蓝,琉璃光映得人心澄澈。偶尔传来悠远的钟声,沉沉的,像敲在时光的琴键上,让人不自觉敛声屏气。这里没有都市的匆忙,只有银杏落叶的轻响、钟声的悠远,还有一家人并肩慢行的从容,禅意便在这烟火气与宁静中,悄悄浸进心底。</p> <p class="ql-block">  三、水云间的自然课堂</p><p class="ql-block"> 午后的水云间,藏着意外的惊喜。这条嵌在梦廊坊・国际戏剧公园的光影商街,1400 米的长街依水而建,9 米高的水云画廊流光溢彩,光影水道里波光粼粼,难怪被誉为 “北方的江南水乡”。</p> <p class="ql-block">  最让孩子们着迷的,是昆虫博物馆里的奇妙世界。五彩斑斓的蝴蝶标本仿佛要破盒而出,大孙子踮着脚尖,小手指着蓝闪蝶不住惊叹;爬行动物区里,他壮着胆子让温顺的小蛇盘在手腕上,笑得露出豁牙。</p> <p class="ql-block">  儿子举着相机抓拍,儿媳在一旁既紧张又忍不住笑。小孙子不敢碰蛇,却对着玻璃窗后蜕皮的竹节虫入了迷,小眉头皱着,嘴里碎碎念 “它怎么不动呀”,扒着玻璃看了足足十分钟,连脚步都挪不开。</p> <p class="ql-block">  返程的车载音响里,飘来音乐会的片段,我们跟着旋律轻轻哼唱。窗外的廊坊渐渐远去,隆福寺的钟声、步行街的霓虹、水云间的笑语,在记忆里交织成一幅温暖的画。</p> <p class="ql-block">  原来人生最好的旅行,从不是奔赴远方,而是一家人相守的温馨时光 —— 就像廊坊这座城,既守着千年禅意的沉静,又拥着现代都市的欢腾,在变与不变中,藏着生活最本真的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