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九十二)|教育孩子:从来不是什么大道理,而是小习惯

玫瑰之约

<p class="ql-block">看了一个小视频,很有感触...... 2岁半的小女孩跟她的小叔叔在家,小叔叔躺在沙发上看手机 对小女孩说饿了,有没有吃的 小女孩说有的,于是她自己一个人拿出了她的速食面 自己爬上桌台,打开速食面,接热水,然后默数冲泡时间 最后把面端到了客厅的桌子上跟小叔叔一起吃 过程中小叔叔说有没有其他吃的,小女孩又从零食柜里拿出了她的零食 两人吃完之后,小女孩将垃圾都收拾起来,装到垃圾桶里...... 评论区里很热闹 2岁多的小女孩能做到这些,肯定少不了日常的小习惯。</p> <p class="ql-block"><b>01 </b></p><p class="ql-block"><b> 有用的小习惯(一)------陪伴的质量要大于时间 </b></p><p class="ql-block"> 小女孩这一系列的操作,不是凭空而来的, 冲泡速食面这件事,她一定是在日常中看过她的父母给她做过很多次, 这些小事情,一点一点的沁入到她的心里,才让她做的如此顺畅。 陪伴很重要,而高质量的陪伴更重要 你每天总是督促孩子写作业,一写就写很长时间,孩子在写,你在刷手机。 半小时过去了,你想起来看了一眼孩子的进度,发现刚刚写了两道题 这时候怒火直冲顶梁门,批评,指责,两个人开始相互指责,孩子在你的强压下开始继续写作业,而这个场景在整个写作业的过程中要循环好几次、 最后两败俱伤! 写作业的陪伴,不是你在孩子旁边就好,你刷手机这个动作在孩子眼里就是不公平的表现 记得儿子老早之前说我:爸爸,你“欣赏”小视频的声音小一点,影响到我了。 后来再写作业的时候,我跟他一起坐桌子上,我看书 他来写他的作业,他不明白的时候可以问我,这样让他觉得我们两个人都是在学习,而不是他学习,我在一旁“享受”。 好的陪伴是让孩子觉得你是为了跟他一起,而不是你为了监督他。 当他享受了这过程之后,就建立起“自律”而不是一直靠“他律”来支撑他学习。</p> <p class="ql-block"><b>02 </b></p><p class="ql-block"><b> 有用的小习惯(二)------给孩子一点主动权 </b></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你们说的我都要听,还有,为什么你们说的就是对的,我说的就不对” 你的孩子有没有向你这样发问过? 一定有的,8岁的儿子就这样质问过我。 面对这样的问题,你怎么回答? 因为我是你的父母?还是你还小,需要大人来教育? 孩子教育的过程中,你越是让他干什么,他就越不想干什么。 反抗,不管是无声还是有声的反抗,都代表他不想做,不愿意做。 而父母们总是想通过“道理”来说服孩子听话。 指令给多了,孩子就觉得他不需要思想,你说什么就做什么。 慢慢的,他就不会主动,只有被动接收你给他的“信号” </p><p class="ql-block"><b>给他一点宽松的环境,再给他一点自主的权利。 </b></p><p class="ql-block">开始的时候是你带着他规划学习,慢慢的试着让他自己规划学习。 遇到难题,父母也不要急着解答,而是告诉他自己查找资料的方法, 鼓励他自己找到答案,表扬他找到答案! 当掌控感转移到孩子身上时,他们才有自发的学习动力。</p> <p class="ql-block"><b>03 </b></p><p class="ql-block"><b> 有用的小习惯(三)------给孩子的正向反馈 </b></p><p class="ql-block"> “妈妈,你看我做的这个机器人,还能翻转呢,你看看怎么样?” 妈妈看了一眼孩子做的机器人,问“你作业写完了么?” 当孩子渴望得到表扬却没有任何反馈的时候,内心的失落感要比我们想象的大的多。 他不会认为自己有多厉害,他还会觉得父母只关心“作业” 不要吝啬我们的表扬,这些表扬会激励孩子,他们渴望大人的认可。 这正是我们日常中经常忽略的一点,不要过多的表扬,但要及时的正向反馈给孩子一个信号:你做的不错! “妈妈,你看我做的机器人怎么样?” “我看看,真不错,这个腿你是怎么做的啊?” “这个腿是用两节圆形纸筒加正方形纸筒做成的,这样它就能伸缩了!” “你的想象力真丰富,做的挺像样的,要是这个头再大一点就好了” “嗯,我也觉得是这样,可是纸不够了” “那妈妈帮你找一些,你再改造一下” “谢谢妈妈!”</p><p class="ql-block">“记得改造完之后看看你的作业有没有全部完成”</p><p class="ql-block">“好的妈妈”</p><p class="ql-block">试着先认可他,第一时间认可他要表达的想法,然后再告诉他接下来要做什么。</p> <p class="ql-block"><b>04 </b></p><p class="ql-block"><b> 有用的小习惯(四)------给孩子的以身作则 </b></p><p class="ql-block"><b> 父母的言行举止,家庭氛围,无时无刻都在影响着孩子的思想及未来的行为习惯。 </b></p><p class="ql-block">如果孩子生长在一个天天吵架,父母对骂的家庭里,他很难变成一个爱学习,爱读书的好孩子。 就像一个家庭里面,爸爸在日常表现中让孩子感觉不到尊重妈妈,那么孩子也会学着妈妈的样子,相反妈妈也是一样,总是絮叨爸爸,孩子也会跟着学习妈妈的样子。 家长一边刷着小视频一边告诉孩子别看电视了,这样的做法很难给孩子带来正面教育。 父母要以身作则,才能传递给孩子正确的价值观。 </p><p class="ql-block"><b> 写在最后 </b></p><p class="ql-block">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是相互为师,你从他身上看到的缺点有可能是你的缺点,那些不好的习惯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反过来,孩子就用这些习惯“激怒”你。所以一起跟孩子改掉不好的习惯,成长是共同进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