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生活的艺术

小桥流水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今天的第254期春秋读书会,是由许昌市老年协会、许昌市读书协会主办,许昌市春秋读书会协办的重阳节专场活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今天的开场与以往不同,老年协会的五位资深美女,在《我爱你中国》的背景音乐下,进行了八段锦的表演,她们身轻如燕、身姿矫健,如行云流水,彰显了退休老年朋友生活艺术的美,表演结束,赢得大家一阵热烈的掌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接着,身着一袭白色旗袍的美女主持王俊老师闪亮登场,她的主持落落大方、字正腔圆,开启今天的重阳节专场活动。</b></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今天的主讲嘉宾是王海升教授,他曾任许昌职业技术学院调研员,曹魏文化研究所所长,河南省教育厅学科技术带头人。出版《曹魏文化与&lt;三国演义&gt;研究》《曹魏文化读本》等学术八部专著。多次在春秋读书会做过讲座,是春秋读书会的老朋友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重阳节到来之际,王教授就老年人问题,专门做了这一期特别讲座“老年生活的艺术”。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王教授首先谈到为什么要讲这个题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今天,我们所处的中国社会,其人口结构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截止2022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已达77.93岁,女性已经超过80岁。我们现在正处于中度老龄化社会,中国在2000年,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到2024年,60岁及以上人口3.1亿,占比22%,现在我们正处于中度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35年,60岁及以上人口将达4.1亿,占总人口30%,中国将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也就是说,现在有两个基本事实:一是现在老年人前所未有的多;二是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前所未有的长。面对庞大的老年人口,面对漫长的晚年生活,对老年个人来说,肯定都会面临一个如何过好老年生活的问题,这就是我选择这个题目的初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讲这个题目要达到什么目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选择《老年生活的艺术》这个题目,目的是想跟老年朋友聊一聊关于老年生活许多问题,因为每个老年朋友的具体情况与个体差异很大,所以我所谈的看法,仅仅是一家之言,如果你认为有道理,可以作个参考;如果你认为毫无道理,完全不予认同,可以一笑了之,各自保留意见为好。</b></p> 一、老年的感觉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从青年到老年的转变是很慢的,以至于使我们感觉不到。夏天过了到秋天,秋天过了到冬天,岁月不居,时光如流,不知不觉之间我们就老了。一位哲人说:一个人到了五十岁,便会看到在他前面有一条阴暗的界线,当通过这条线的时候,像是打了一个寒颤,从此以后,青春的年轻之门已经关闭。有时候,我们可能认为自己依然年轻,但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或是突如其来的一场病,立刻会让我们意识到我已经老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世界卫生组织划分标准,青年:18~44岁;中年:45~59岁:年轻的老年人:60~74岁;老的老年人:75~90岁;长寿老人:90岁以上。</b></p> 二、老年生活分期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享受期:身体健康,时间丰裕,资金丰厚,来去自由。享受期,这是老年人晚年最好的时期,所谓“夕阳无限好”,指的正是这段时光,人生最美好的愿望,都应该在这一时期实现;人生最大的缺憾,也应该在这一时期弥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平静期:精力下降,出现小病,尚能自理,不宜远足。平静期,老年人过着平静的自足自给的晚年生活,对子女没有太大的负担,适宜于反省、思考,自己的人生经验自然会结晶而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艰难期:精气衰竭,罹患大病,不能自理,不能出门。这一时期是对老年人和子女的真正考验,所谓养老的问题,仅仅指的是这一时期。老年人晚年的幸福,应该是前两个时期比较长,而后一个时期尽量短。</b></p> 三、未雨绸缪    早作安排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心理准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至少在50岁左右,就应该考虑“老”的问题,事业、感情各方面,开始收:不宜投资,该收的钱尽可能收回来;不宜多情,该结的情果断了结;丢掉“养儿防老”的旧观念,养老是自己的事儿,任何人都不要依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行为准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两少”“三字”“五不要”:即少吃少说;慢,早,少;不害人;不丢人;不麻烦人;白天不着急;晚上不熬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3、资金准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至少在现在这个时代,资金是养老的必须品。在进入老年之前,必须有一笔资金,它的存在是你的底气所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4、环境准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居家养老、子女养老与社会养老(养老院)三种方式。最好的也是最靠得住的是居家养老,以居家养老、保姆照顾最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5、关系准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朋友群中逐步清理不必要的关系,只保留家人、亲人,经常联系的朋友;性情相投的三、五好友,可适当走动,交流晚年心得,寻找感情慰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6、爱好准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年轻时喜欢的爱好,可保持;年轻时喜欢却没时间投入的爱好,应开始。</b></p> 四、老年与读书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个人来到这个星球,生活到老年,在这最美好的时光里,老年人最深层需求是什么?一要对这个星球、社会、人生的运行有个比较清楚的了解;二要对其一生有个反省、总结;三要保持精神的独立、心理的清醒与身体的健康。要满足这些需求,读书是一个必要的、关键的,甚至最好的方法。经过几十年的锻炼,拥有丰富的经历,老年是读书的最佳时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理解能力前所未有。对文字的理解,对情节的体验,对人物的共情,远比年轻时为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二、老年人有充足的空闲时间,读书可以让空闲时间充实,把原本孤寂、落寞、痛苦的晚年生活充实起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三、有平静淡泊的心态。老年人的读书,没有任何的功利性目标:你不必要求自己读多少,你不必告诉别人你懂了,哪里读懂了;你完全为自己而读,读懂了,内心自然澄明舒服;暂时还没读懂,可以一读再读;实在读不懂,暂时放一放也是可以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四、如果不读书,老年人有可能刷刷手机,让自己沉浸在肤浅、庸俗的资讯之中,对心理的污染,对身体的伤害,都是不可避免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五、长期保持读书、思考的习惯,可以让人的精神保持积极向上的状态,有利于延缓衰老,尽可能避免老年痴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六、老年人是最接近黑暗的,此时,读书会让我们渐渐的心明眼亮,所以人说“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孔子说自己“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老年人读书还能减轻内心的孤独与忧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七、小时候读书,是给未来读的,给老师读的,给父母读的;青年人读书,是给工作读的,给职业读的,给老板读的;而老年人读书,才是给自己读的。你有发自内心的需求,你有充足的时间,你有阅读之后的心明眼亮那种快感,那种踏实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老年人读书为什么尤为迫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自古以来,人们多劝诫鼓励青少年读书,而因老年人占居知识、道德的高地,全社会盛行尊老风气,所以老年人读书的问题并不迫切。但时代不同了,由于物质生活的高度发展,人类寿命空前提高,老年人在人口中的占比不断提高,而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老年人却越来越落伍与边缘化,从退休到终点的几十年中,他们将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老年人的读书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老年人的正面形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稳重大方,轻松愉快未雨绸缪,行为检点活得明白,看得通透留则洒脱,去则果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老年人的正确心态:回忆过去,心安理得,不愧疚,活在当下,心平气和,不着急面向未来,心如止水,不恐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老年人跟子女的相处之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力所能及帮点忙,适可而止出点钱,心平气和少说话,自力更生少找事。</b></p> 五、老年生活的艺术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第一,忘记变老,永远保持劳动生活,是人们忘记老年的最好方法。步入老年之后,在减轻劳动强度的前提下,适当保持原来的劳动工作状态,就不会觉得老境来临。即使是居家养老的老人们,每天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譬如擦擦家具、洗洗小件衣服、摘摘菜、刷刷碗筷,把毛巾、抹布洗干净,等等,把自己弄得整洁精神,把家弄得温暖舒适,当我们用适当的劳动填满空闲时间的时候,“老”的感觉不知不觉地就淡化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第二,接受老年,以镇定自若的态度,坦然地面对老年生活的各种问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第三,修饰外表,掩盖或是弱化年老的特征。经常洗澡理发,持整洁的外表,减少老年味;衣服不必华丽,适宜整洁得体;年老的女士的衣饰与淡妆,会很好地掩饰年老的特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第四,锻炼身心,增加或是强化青春的光泽。走进夕阳的日子得按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去生活。老年人的生活跟青年人的区别,就是能任性,不能走极端;绝不可尝试更高、更快、更强的冒险活动。好好睡觉,起居有常。每晚睡前半小时停看手机,10点左右上床,睡足~8小时,无特殊情况,绝不熬夜;一般5点左右醒来,先在床上呆一会儿,可按摩全身、伸展四肢;然后坐起,搓搓面部;然后站起,伸伸上肢,最后上卫生;洗漱之后静坐,静坐之后锻炼;喜欢的锻炼形式常练,其他形式随时随地做。好好吃饭,饮食有节。主食不要有太大的变化,辅食的品种可适当增多;吃当地的、时令的果蔬;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什么美食,都不能过量,细嚼慢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第五,涵养精神,提升人生的境界。主要的爱好要继续发展,其他艺术形式可以的浅尝一下;“游于艺”,即自由地在各种活动中转换,不必求名得利不必刻苦钻研,以身心舒服为宜;适当参加一些公益活动,以自己的专业经验精力财力,为特定人群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好好说话,心平气和。无论在家、在外,不惹事、不多事,跟人说话和颜悦色;遇到粗鲁的不讲道理的,躲开便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第六,甘于寂寞,享受一个人的世界。安排好日常生活,静坐、沉思,中间可安排收拾房间,收纳物品,打扫卫生。把晚年生活的主要部分,用在总结一生上,可以把自己的生活感悟、体验、自我认知写出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哲人一生智慧结晶《蒙田随笔》说:“世界上最伟大的事,是一个人懂得如何做自己的主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结论:精神上自立,生活上自理,尽量圆满,亦可留点遗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王教授近两个小时的讲解,深入浅出,旁征博引,书友们听了意犹未尽、受益匪浅。那笑声是发自内心的,掌声是热烈而持久的,真的说到老年人的心坎里去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王教授讲解完毕,会长郡枫为王教授发了特别证书,并做简短而精彩的总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到了书友互动环节,剧作家王晓思老师、三国文化专家解淑云老师、老年协会会长张老师、我、及志愿者赵雪玲老师分别上台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赵雪玲老师,当场献诗一首《鹧鸪天·优雅老去》 ——听王海升教授讲《老年生活的艺术》有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莫叹秋霜染鬓凉,</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心花开处即春光。</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闲观岁月千山远,</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静守诗书一室香。</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抛俗利,品疏狂,</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清风作枕梦尤长。</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平安喜乐何需药,</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任是斜阳亦未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最后是部分书友与王教授、主持人、会长等合影留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提倡孝老爱亲,倡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尊敬老人、关爱老人、赡养老人,大力发展老龄事业,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许昌黄花分外香。值此重阳节到来之际,祝福全国的老年朋友:身体康健,家庭幸福,生活美满,愿你岁月不老,三秋不寒。流年奔走的路上,下雨有伞,时时顺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文字:小桥流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图片:小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配曲:《夕阳红》</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