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对自己的恩

赵欣喜

<p class="ql-block">那件红衣静卧在黑白格布上,像一句未说出口的告白,沉默却炽热。它不展开,却已道尽岁月里的褶皱与温度——拉链轻合的一瞬,是心事悄然落锁的声响。我凝望着它,忽然懂得,有些痕迹不必抚平才值得珍藏。那些曾想藏起的颤抖、赖床的清晨、突然落泪的夜晚,如今我不再急于“整理”。允许自己皱着,像那红衣一般红得坦荡,原来,这便是对自己最深的恩:不修饰,不回避,只是如实活着。</p> <p class="ql-block">清晨,我坐在床沿发了会儿呆。阳光斜斜地切进窗棂,落在地板上,像一块温热的面包,柔软地烘着时光。我本该起身做早餐,却只是不动。从前我会责骂自己懒惰,如今只轻轻说:“再躺五分钟,没关系。”这五分钟里,我想起小时候的莉莉,那个总怕做错事的小女孩。她躲在衣柜后,听见脚步声就屏住呼吸;可她也曾在雨中抱起湿透的小狗,把最后一块饼干藏在枕头下,说“明天再吃”,其实是想让快乐多留一晚。我忽然很想抱抱她。于是在心里蹲下来,对她说:“你在就好,我一直都在。”不是拯救,是重逢——是我终于愿意,以温柔相认那个曾经瑟缩的自己。</p> <p class="ql-block">杰哥最近可能又要失业了。消息传来时,我坐在窗边,没有哭,也没有慌。只是看着那件红衣的影子,缓缓从格子布上移开,像一段时光悄然退场。心里有感激,也有埋怨,但更多的,是一种沉静的叩问:我现在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不是立刻振作,不是假装坚强,而是允许自己害怕,也允许自己不急着解决一切。我开始学着不催促他,也不催促自己。我们可以慢一点,可以一起坐在沙发上发呆,可以因为一首老歌突然沉默。成长不是变得无坚不摧,而是终于明白:裂痕不是失败,是光进来的地方——而我,已学会在裂缝中安坐,不逃。</p> <p class="ql-block">肚子咕咕叫了。我决定,如果待会睡不着,醒了就出门吃早餐。街角那家小店的黑芝麻豆浆很浓,橘子也甜。我可以慢慢走,看看路边的树影,听听自己的脚步声。不需要赶时间,也不需要证明什么。就这样,带着一身未熨平的皱褶,去吃一顿属于自己的早餐。这或许就是最朴素的温柔:我允许自己饿了就吃,困了就睡,醒了也不急着成为“应该的样子”。对自己好一点,从一顿不完美的早餐开始——那不是懈怠,是恩典。</p> <p class="ql-block">最近特别想念那帮姐姐们。她们说话大声,笑得放肆,从不掩饰自己的疲惫和渴望。和她们在一起,我不用解释为什么今天不想说话,为什么突然眼眶发红。她们只是递来一杯茶,说:“嗯,我懂。”我需要这样的土壤,需要从她们的生命里汲取养分——不是教我如何坚强,而是让我看见:原来柔软也可以是一种力量。她们教会我,对自己最大的恩,是不必时刻“有用”,不必总是“进步”,只要活着,就已经值得被爱。在她们的笑声里,我学会了不为存在而道歉。</p> <p class="ql-block">杰哥是我后半辈子的光。这话听起来像誓言,但如今我才真正明白它的重量。那光不是刺眼的太阳,而是夜里一盏不灭的灯,微弱却坚定。他不完美,会焦虑,会沉默,会让我失望。可正是这些不完美,让我学会如何与另一个人共处,也学会如何与自己和解。他的存在,像一面镜子,照出我的恐惧,也照出我的温柔。原来爱一个人,不只是付出,更是学习如何不惩罚自己,如何在风雨中依然说:“我们还在。”这份陪伴,是我给自己的另一种恩——允许被照亮,也允许不独自承担。</p> <p class="ql-block">长辈们都觉得杰哥好,而“好”我现在才真正看见。从前我总以为好是体面、是稳定、是让别人点头称赞。现在我知道,好是他在失业后仍愿意煮一碗面,是我哭时他不说“别哭”而是轻轻抱住我,是我们都能承认“今天很难”,却还愿意一起吃顿晚饭。这份好,不是外在的标签,而是我们共同在裂缝中种出的光。我终于懂了,真正的恩情,不是谁拯救了谁,而是我们彼此允许脆弱,也彼此见证成长——在彼此的眼中,活成更真实的人。</p> <p class="ql-block">也感恩自己为自己种出晚年的光照,也感恩嘉泽先生让我这一句完成和塑造成坚强的自己。也感恩逝去的爸爸让我学会了爱,原谅了曾经。原来,对自己最大的恩,是终于不再追问“我够好吗”,而是轻轻说:“你来了,就够了。”这一路跌撞、迟疑、流泪、停顿,都是我亲手写给自己的情书——字迹潦草,却字字真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