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6桥湾十连战友们在天坛公园知青角聚会~摄影:孙敬礼 田庆顺

津津乐道

<p class="ql-block">十月的天坛公园,秋意正浓。我们“桥湾十连”的老战友们又一次聚在了知青角。石板路两旁的松树依旧挺拔,枝叶在蓝天下轻轻摇曳,仿佛也在欢迎这群阔别多年却始终心系彼此的人。大家从四面八方赶来,穿着五颜六色的外套,像一道流动的风景线。有人刚到就张开双臂笑着喊名字,有人忙着拍照,还有人一眼认出老面孔,紧紧握住对方的手不放。那一刻,岁月仿佛倒流,我们又回到了那个热火朝天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小路上人影错落,前排蹲着,后排站着,谁也不讲究站位,怎么舒服怎么来。横幅挂在树间,“桥湾十连”四个字红得醒目,像是把往日的旗帜重新展开。阳光洒下来,照在每一张笑脸上,也照进了那些深藏心底的记忆。没有主持,没有流程,可一切都井然有序——因为我们心里都清楚,这不仅仅是一次聚会,而是一场迟到却从未缺席的重逢。</p> <p class="ql-block">女战友们格外亮眼,红的、粉的、棕的、黑的大衣穿在身上,精神头一点不输当年。有人戴着花帽子,有人围着手织的围巾,站在镜头前比着“V”字手势,笑声清脆得能惊起树上的鸟儿。她们说起当年在地里抢收麦子的趣事,谁摔了一跤还抱着镰刀不撒手,谁偷偷藏了个土豆当夜宵……往事一桩桩翻出来,像秋天的落叶,踩上去沙沙作响,却暖在心里。</p> <p class="ql-block">冬衣穿得厚实,可心是热的。我们站在林荫道上合影,风吹过耳畔,却不觉得冷。有人搓着手说:“这天气,多像那年冬天我们在河边修渠啊!”一句话,就把大伙儿拉回了北风呼啸的工地。那时手冻得通红,饭盒里的窝头结了冰碴,可谁都没喊苦。如今再看彼此,白发多了,皱纹深了,但那股子韧劲儿还在,藏在眼角的笑纹里,藏在挺直的脊梁上。</p> <p class="ql-block">有人蹲着调整手机角度,想把所有人都框进画面;有人正和旁边的老伙计聊得起劲,说到激动处还拍了下对方肩膀。一位大姐掏出随身带的小镜子补了口红,笑着说:“今天得拍好看点,回家给我孙女看,她外祖母当年可是‘十连一枝花’!”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这笑声穿过树林,飘向远处的祈年殿,像是在告诉这座古老的园子:我们的青春虽已远去,但我们的情谊从未褪色。</p> <p class="ql-block">站成一排,面向镜头,姿势自然得像是排练过千百遍。其实哪有什么排练?几十年的默契,早就不需要言语。一个眼神,一个微笑,就知道谁该往中间靠靠,谁该把手搭在谁肩上。快门按下的一瞬,所有人不约而同地笑出声来——那笑容里,有回忆,有感动,更有对眼前这一刻的珍惜。</p> <p class="ql-block">四个人一组接着合影,有老夫妻,也有单身来的老哥老姐。他们并肩而立,像一棵棵经历风霜却依然挺立的树。阳光透过松针洒下斑驳光影,落在肩头,像岁月盖下的印章。有人轻声说:“能这样聚一次,真好。”是啊,不为别的,就为还能叫出彼此的名字,还能听见熟悉的声音,还能一起笑一场,就值得千里奔赴。</p> <p class="ql-block">靠近横幅的地方,几位穿着亮色外套的老战友站在一起,帽子围巾齐整,像是特意打扮过。他们不是在拍照,而是在读横幅上的字——“桥湾十连·2025年秋·知青角再聚”。有人轻声念着,声音有点颤。那一刻,没人说话,只有风吹树叶的沙沙声。这短短一行字,写下的却是半生风雨,是汗水与泪水交织的岁月,是无法复制的青春印记。</p> <p class="ql-block">七位大姐并肩站着,外套颜色鲜艳得像一幅画。她们曾是连队里的宣传队员,敲锣打鼓唱样板戏,如今站在这里,依旧神采飞扬。有人说:“咱们要是再演一场《红梅赞》,还能把全场唱哭!”大家笑着点头,眼里却泛起微光。不是因为老了容易动情,而是因为,我们真的曾用青春唱响过那个时代。</p> <p class="ql-block">阳光明媚,树影婆娑。有人穿粉红外套,有人戴花纹帽子,一个个都把自己收拾得利落精神。这不是炫耀,是一种态度——我们老了,但没老到失去光彩。一位大哥指着远处说:“记得不?咱们当年就坐在那块石头上啃干粮。”大家顺着望去,那地方如今长满了草,可记忆中的身影却愈发清晰。</p> <p class="ql-block">几位老哥凑在一起合影,羽绒服裹得严实,笑容却敞亮。他们曾一起扛过麻袋、拉过板车、守过夜哨。如今再站一起,话不多,但每一句都沉甸甸的。一个说:“活着真好。”另一个接:“还能聚,更好。”简单两句,道尽人生况味。</p> <p class="ql-block">四位老战友站在石板路上,帽子戴得端正,站姿依旧带着当年的军人风范。他们不说话时,像一幅静止的老照片;一笑起来,皱纹里全是故事。他们说,每年秋天都盼着这一天,不是为了热闹,而是为了确认——我们都还在,都好着。</p> <p class="ql-block">四位老人站成一排,红外套、黄羽绒服、黑围巾、毛线帽,打扮各异,却都透着一股子精气神。他们笑着,眼睛弯成缝,像是把一辈子的欢喜都攒到了今天。背景里行人来往,可他们仿佛置身另一个时空,只属于桥湾十连的时空。</p> <p class="ql-block">一对老夫妻手挽着手,走得慢,却格外稳。她穿花红外套,他穿黄羽绒服,像秋日里最温暖的一抹色彩。他们不拍照,只是慢慢走,低声说着话,像当年在田埂上散步那样。有些人,从青春走到白头,一句话不用说,就知道彼此心意。</p> <p class="ql-block">两位大姐手挽着手,太阳镜遮不住眼角的笑意。一个穿花外套,一个戴红围巾,站在一起像一对亲姐妹。她们说:“这辈子最庆幸的事,就是认识了你们这群人。”是啊,命运让我们在最苦的年月相遇,却结下了最甜的情谊。</p> <p class="ql-block">四人合影,笑容灿烂。他们说,这样的聚会,比过年还重要。因为家人年年见,而他们,一年只能见这一次。所以,每一分每一秒,都得好好记在心里。</p> <p class="ql-block">一人竖起大拇指,笑着说:“咱桥湾十连,永远最棒!”这话一出,周围的人都跟着比起了大拇指。那一刻,没有悲伤,没有遗憾,只有骄傲——为我们曾并肩战斗的岁月,为我们至今仍紧紧相依的情谊。</p> <p class="ql-block">三位大姐站在绿树下,一人竖起大拇指,一人微笑,一人戴着浅帽静静看着镜头。她们说:“我们不是来怀旧的,我们是来证明——我们依然活着,活得精彩。”</p> <p class="ql-block">横幅前,一对老夫妻笑得开怀。她戴粉色眼镜,他戴灰色帽子,身后是茂密树林和醒目的红布条。他们说,每年都要来,直到走不动为止。因为这里,是他们青春的归处。</p> <p class="ql-block">两位老哥站在横幅下,一个穿黄外套,一个穿红外套,帽子戴得精神。他们说:“只要还能走得动,桥湾十连的旗,就不能倒。”</p> <p class="ql-block">人群中有说有笑,有人拍照,有人聊天,有人默默看着这一切,眼眶微湿。这不是一次普通的聚会,而是一场灵魂的回归。我们在这里,不只是为了见人,更是为了找回那个曾经热血沸腾的自己。</p> <p class="ql-block">两位大姐站在“桥湾十连”横幅前合影,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她们身上,温暖而宁静。她们说:“只要心还热着,就不算老。”</p> <p class="ql-block">四位大姐站在绿树前,横幅上写着“桥湾十连”。她们穿着不同颜色的外套,笑容一致。她们说:“我们不是散落各地的个体,我们是一个名字——桥湾十连。”</p> <p class="ql-block">这一天,天坛的风很轻,阳光很暖,而我们的心,比阳光更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