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次红色之旅-河北

高凤双

<p class="ql-block">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2025年10月20至26日,老战友第七次红色之旅来到了河北,一周之旅时间太短,但收获颇丰。</p><p class="ql-block"> 在邯郸主要参观了晋冀鲁豫纪念馆、八路军129师陈列馆、邯郸道、广府古城、娲皇宫、东太行、京娘湖和响堂山。古老的邺城遗址,诉说着曾经的繁华;学步桥旁,仿佛看到寿陵少年笨拙学步的身影,感受着历史典故的魅力;还有那巍峨的娲皇宫,承载着古老的传说,让他对古人的智慧和信仰心生敬畏。步入邯郸晋冀鲁豫烈士陵园,苍松凝翠,纪念碑巍峨矗立,空气中弥漫着肃穆与崇敬。在众多英烈中,左权将军的事迹尤为动人——他是抗战中牺牲的八路军最高将领,太行山上的烽火里,他以谋略与勇毅抗击日寇,将生命定格在37岁。站在将军纪念碑前,细读碑文里的壮烈过往,仿佛能看见他指挥作战的坚毅身影。展馆中泛黄的手稿、磨损的军帽,无声诉说着先辈的赤诚。这份为家国舍生的情怀直击心底,让人深知今日安宁皆为英烈用热血换来,唯有传承其精神,方能告慰忠魂。</p><p class="ql-block"> 踏入涉县八路军129师旧址,青砖灰瓦间满是岁月痕迹。这里曾是刘伯承、邓小平率部抗击日寇的指挥中枢,游击战、反扫荡的烽火记忆在此沉淀。抚摸斑驳的作战地图,聆听峥嵘岁月的故事,先辈们的坚毅与担当直击心底,让人深刻感受到今日和平的来之不易,敬意与使命感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 在邢台主要参观了邢台博物馆和大开元寺。</p><p class="ql-block"> 在石家庄详细参观了<span style="color:rgb(28, 31, 35);">西柏坡革命圣地。1948年5月至1949年3月西柏坡为中共中央所在地,在此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两个务必”,还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奠定全国解放基础,故有“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之称。参观西柏坡,能深刻感受革命先辈在艰苦环境中的战略智慧与担当,“两个务必”的警示至今仍具现实意义,更能体会到今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激发对历史的敬畏与传承红色精神的责任感。还游览</span>了正定古城和抱犊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一、邯郸。如果历史会写情书,邯郸一定是蘸满月光、落笔成诗的那一封。三千年的时光在这里凝固成砖瓦,一街一巷皆是故事,一草一木皆藏风骨。邯郸又是一个成语之城,有1500多个成语出自邯郸。</p> <p class="ql-block">邯郸道。华灯初上,夜色中的邯郸道流光溢彩。邯郸道的故事始于商朝。当邯郸作为商朝畿辅之地时,纣王往来于殷都(安阳)与沙丘离宫,必经这条专用御道——南北大道。今日的邯郸道,成型于明清时期,民间称“串城街”,青砖灰瓦间,玉皇阁、回车巷、慈禧行宫等古迹星布。</p> <p class="ql-block">邯郸的微笑。</p> <p class="ql-block">邯郸道</p> <p></p> <p class="ql-block">邯郸教堂。</p> <p class="ql-block">住丛台温德姆酒店。晚上耿江同学在公司宴请大家,并给大家每人一套磁洲瓷器。</p> <p class="ql-block">二、八路军129师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左起依次为129师参谋长李达、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聂荣臻、129师政委邓小平、129师师长刘伯承、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129师政治部副主任蔡树藩。</p><p class="ql-block">涉县是当时八路军129师司令部所在地,是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核心。正值百团大战筹备阶段,他们此次会面可能讨论对日伪军“囚籠政策”的应对策略。</p> <p class="ql-block">将军岭</p> <p></p> <p class="ql-block">刘邓旧居</p> <p class="ql-block">司令部旧址</p> <p class="ql-block">三、晋冀鲁豫烈士陵园。晋冀鲁豫烈士陵园位于山河四省的中心城市—邯郸市</p><p class="ql-block">1946年3月奠基, 1950年10月落成 。是建筑最早、规模最大、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题词碑文最多的,新中国第一座大型烈士陵园。入门耸立着24米高的烈士纪念塔,塔顶光芒四射的红五星,象征着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园内安葬着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中共北方局军委书记张兆丰等二百多名为国捐躯的战斗英雄。</p><p class="ql-block">“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建立在鬼子侵华时所建的“日本东亚神社”的原址上建立的。意味着:攫其庐,摄其魂,集革命烈士之浩气,镇倭寇之妖风。</p> <p class="ql-block">左权烈士墓。</p> <p class="ql-block">左权烈士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21日晚上闫老师在磁州卤面千年老店宴请大家。</p> <p class="ql-block">四、东太行景区。东太行在河北邯郸武安市,因地处太行山东麓而得名。修建在海拔千米上的绝壁玻璃栈道,堪称太行山人工奇观。东太行景区是一处集太行山雄、奇、险、峻和巧石、云海、清幽、变幻于一体的山岳型自然景区,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同属丹霞地貌,玻璃栈道、石质栈道、观景台等一应俱全。这里最高海拔1428.2米,东西两侧溪水依山而下,呈环抱之势,汇集至京娘湖区。</p> <p></p> <p></p> <p></p> <p class="ql-block">住东太行晨曦酒店。</p> <p class="ql-block">五、京娘湖。京娘湖风景区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西北部山区的口上村北,位居太行山脉腹地。湖面呈倒“人”字型,分东西两支,各有3公里长,这里山水环绕,群峰竞秀,层峦叠嶂,川谷深幽,是一个适合坐船游览、爬山等休闲活动的好去处。</p><p class="ql-block">相传宋太祖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的故事发生在此地。赵匡胤救下京娘并送其回家,途中历经艰险,京娘对赵匡胤爱慕不已,但赵匡胤以义气为重拒绝了京娘,京娘投湖自尽,赵匡胤称帝后封京娘为“贞义夫人”,并为她建立祠庙。</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传说嘛总是带有浪漫色彩,还是尽情享受大自然吧!乘船畅游京娘湖,随着碧绿的湖水置身于群峰之中;登山揽胜,一步一景皆是自然的馈赠~</p> <p class="ql-block">六、响一堂山石窟。响堂山石窟,分南、北响堂石窟。最初开凿于东魏时期,主体完成于北齐时期,是中国3大皇家石窟之一。响堂山石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造像手法从北魏的平直稚拙发展为流畅简约的北齐样式。对唐代“浓艳丰肥,细腰斜躯三道弯”的造像风格产生重要影响。</p><p class="ql-block"> 北响堂有三大主窟:北洞(大佛洞)、中洞(释迦洞),南洞(刻经洞);作为北齐的帝王窟,三窟分别为纪念神武帝高欢、文襄帝高澄、文宣帝高洋而建。从北往南可以分为三大区域九个洞窟。</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七、广府古城。广府古城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是一座拥有2600多年历史的明清古城,素有“北方水城”“太极之乡”的美誉。古城四面环水,城墙巍峨,古建筑群保存完好,融合了军事防御、漕运商贸、太极文化等多元历史元素。广府古城墙始建于隋唐,周长4.5公里,高12米,宽8米,四门均设瓮城,形成“城中有城”的防御体系。其中,弘济门外的瓮城呈罕见的椭圆形,暗合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p> <p class="ql-block">广府城</p> <p></p> <p class="ql-block">武禹襄故居。</p> <p class="ql-block">与太极大师合影。</p> <p class="ql-block">太极拳好</p> <p class="ql-block">集体练太极。</p> <p class="ql-block">海龙老总在涉县公司宴请大家。</p> <p class="ql-block">海龙夫人和瑞丽阿美与女士们合影</p> <p class="ql-block">八、娲皇宫。北齐创建于中皇山上,这里也是传说中女娲“炼石补天,抟土造人”之地,由山下的朝元、停骖、广生三宫和山上的娲皇宫组成。其中价值蕞高的就是三座北齐石窟,以及六部北齐刻经,为北朝书法之上上品。</p> <p></p> <p></p> <p class="ql-block">九、磁州窑浮雕。在邯郸市峰峰矿区的北齐时期开凿的北响堂山石窟景区途中,会经过这个震撼人心的景观。一面二百多米长,高二十余米的山体浮雕,展示的是磁州窑从瓷器成型、薪火相传到誉满华夏、走向世界的发展史,远观真的非常震撼壮观!它是2022年刚建成开放的新的打卡胜地,该景点位于峰峰磁州窑路(原新义公路)中段,是以磁州窑大型山体浮雕为核心的文旅景点。不仅生动再现了千年瓷都彭城古镇的市井风情、磁州窑制作工序以及东出大海、西走沙漠,远销海内外的场景,还展示了磁州窑文化的悠久历史、独特魅力和它广泛深远的世界影响力,是反映磁州窑文化的巨幅画卷、无字长诗。</p> <p></p> <p class="ql-block">十、邢邢台博物馆。邢台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商代祖乙迁邢成为商代国都、甲骨文出现了“井”字、西周有邢国、十六国后赵石勒定都襄国,唐祖陵在此,中国陶瓷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南青北白”之中的邢窑也在邢台。作为河北省最大的地级市博物馆,由“中央殿堂、四隅崇楼”建筑群组成,整体建筑结构严谨、气势宏伟。</p> <p class="ql-block">走进邢台博物馆,馆藏文物跨越千年,从商周青铜器到唐宋瓷器,静静诉说邢襄大地的厚重历史,尽显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十一、大开园寺.</p> <p class="ql-block">移步大开元寺,唐代古刹气势恢宏,飞檐斗拱间透着沧桑,千年古柏挺拔苍翠。殿内佛像庄严,香火袅袅中,既能感受建筑艺术的壮观,更能体悟佛教文化的宁静与深邃,历史与信仰在此交融。</p> <p class="ql-block">十二、赵州桥。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安济桥,又叫赵州桥。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p><p class="ql-block">●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礅,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p><p class="ql-block">●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p><p class="ql-block">●赵州桥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李春</p> <p class="ql-block">十三、西柏坡。西柏坡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中部,总面积为 16,440 平方米,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党中央和毛主席在此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和全国土地会议,解放全中国,故有“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中国命运定于此村”的美誉。为我国革命圣地之一,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是5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河北省军区要副政委亲自带领老战友们赴西柏坡参观学习</p> <p class="ql-block">与老战友合影</p> <p></p> <p class="ql-block">十四、正定古城。正定,一座被低估的千年古城,古建密度堪比山西,美食烟火不输西安!这座被梁思成盛赞的“古建艺术宝库”,藏着比故宫更早的唐宋遗风。</p> <p></p> <p></p> <p class="ql-block">正定三塔。正定古城的三座古塔—广惠寺华塔、临济寺澄灵塔和天宁寺凌霄塔同框而立,它们形态各异,却错落有致,当夕阳西下,飞鸟掠过,为静止的画面增添灵动。</p> <p></p> <p class="ql-block">和老同学老战友相聚西美酒店</p> <p class="ql-block">十五、抱犊寨。</p> <p class="ql-block">  在老战友老同学要文须将军的陪同下,我们攀援石家庄抱犊寨,石阶蜿蜒向上,沿途古木葱茏,耳畔风声伴鸟鸣。登顶后,寨墙遗迹尽显沧桑,俯瞰群山层叠,云雾缭绕如仙境。触摸斑驳的石碑,仿佛听见历史回响,既有登山的畅快,更有对岁月沉淀的敬畏,满心都是震撼与舒畅。</p> <p></p> <p class="ql-block">老战友老同学在翠屏山迎宾馆给大家践行。</p> <p class="ql-block">老战友第七次红色之旅有感:</p><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河北人,一名老兵,能组织老战友第七次红色之旅来到河北我很高兴!自踏上邯郸热土,老战友们相携而行,步履间满是对历史的敬畏与彼此的惦念。</p><p class="ql-block">走进涉县八路军129师指挥部,土坯房里的旧地图、褪色的军衣,瞬间唤醒烽火记忆,仿佛能听见先辈们谋划战局的低语;站在西柏坡的土坯房前,“两个务必”的谆谆教诲仍在耳畔回响,革命先辈的初心与担当直击人心。</p><p class="ql-block">赵州桥的千年拱券藏着古人的智慧,正定古城的砖瓦诉说着岁月变迁,就连大名府娲皇宫旁那碗热粥、几粒常备药,都成了战友间互相关照的温暖注脚。</p><p class="ql-block">此行不仅是重走红色路、回望历史痕,更让这份跨越半世纪的战友情愈发醇厚。我们深知,唯有传承先辈精神,珍惜当下情谊,才是对这段旅程最好的回应。</p><p class="ql-block"> 作者 高凤双</p><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26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