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金风送爽,丹桂飘香。在这硕果累累的美好时节,我们即将迎来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重阳节。2025年10月26日下午,南通市通州区石港镇睹史院村热闹非凡,一场名为“情暖金秋 舞迎重阳”的文艺展示交流活动在这里隆重上演。天空晴朗,舞台红毯铺展,横幅高悬,“情暖金秋 舞迎重阳”几个大字在秋阳下熠熠生辉。舞台上那群身着红色长裙、手持折扇的舞者轻盈起舞,仿佛一簇簇燃烧的秋枫,把整个广场都染上了温暖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台下早已坐满了人,老人们三三两两地坐在塑料橙子上,脸上挂着笑意,目光齐刷刷地望向舞台。有人穿着厚实的外套,有人披着围巾,还有几位奶奶穿着自家缝制的花布衫,手里攥着节目单,一边看一边轻声议论:“这是四港艺术团吧?去年的省体育节通州区石港分会场启动仪式上她们跳得可真带劲!”孩子们在人群中穿来穿去,笑声清脆,整个广场像一锅慢慢煮开的粥,热气腾腾,暖意融融。</p> <p class="ql-block">一群身着红色传统服饰的舞者手提红灯笼缓缓登场,灯笼随舞步轻轻摇曳,像是把一串串喜庆的祝福送到了每个人心上,舞蹈的名称叫张灯结彩。</p> <p class="ql-block">又是一支集体舞,舞者们身着传统服饰,动作协调,神情投入,舞蹈的题目是《牧歌一曲献给党》。舞台两侧的宣传板上写着“传承文化,乐享晚年”,这八个字,恰如这场活动的灵魂。我看见一位老太太拉着孙女的手说:“等你奶奶我学会了,回家也教你跳。”孩子用力点头,眼里闪着光。文化的传承,有时候就藏在这样一句轻声细语里。</p> <p class="ql-block">舞台的节奏忽然轻快起来,橙衣蓝裙的舞女蹦跳着上场,手臂伸展如飞鸟,脚步整齐如鼓点。她们跳的是《吉祥欢歌》,活力四射,连台下的老人也忍不住跟着节奏轻轻拍手。</p> <p class="ql-block">当武术队登场时,全场安静了几分。白衣白裤的太极队员们手持宝剑,动作缓慢却有力,一招一式如行云流水。他们演练的是《32式太极剑》,剑锋划过空气,发出轻微的“嗖嗖”声。那一刻,时间仿佛慢了下来,阳光斜照在他们银白的发丝上,像是为这群不服老的灵魂镀上了一层金光。所谓“老有所为”,不是非要干出惊天动地的事,而是能在秋日的午后,挺直腰板,舞出一口气,守住一份精气神。</p> <p class="ql-block">舞台中央,一群身着鲜艳民族服饰的舞者正跳着《藏族生日歌》,她们高举双臂,裙摆飞扬,像一群展翅的彩蝶。她们献上的不只是舞蹈,更是祝福——为所有老人,为这片土地,为这个温暖的节日。舞台一侧,一位穿黄衣的工作人员默默调整着音响,神情专注,仿佛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参与这场敬老的仪式。</p> <p class="ql-block">五位身穿黄衣的武者立于红毯中央,静如山岳,动如惊雷。他们演练的拳风呼啸,气势如虹。台下一位练太极的老哥连连点头:“这劲儿,地道!”他们不是在表演,而是在用身体讲述一种信念:年龄从不是界限,热爱才是答案。 </p> <p class="ql-block">走着时尚的步伐。他们来自尚之约石港艺术团,用一场《轮廓秀》走出新时代农民的自信与风采。他们不是专业演员,却是最动人的表演者——因为他们走的是自己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她们跳的是《采茶舞》,动作柔美又不失节奏感,仿佛真有一片茶山在眼前铺展,春风拂面,茶香四溢。那一刻,忽然觉得,这不只是舞蹈,更是一种生活的回响,是岁月沉淀下来的从容与欢愉。</p> <p class="ql-block">绿粉相间的舞者手持油纸伞登场,伞面轻旋,如花开满园。她们跳的是《你是我心中的茉莉花》,柔美的旋律中,伞影婆娑,仿佛一场细雨落在心间。一位观众低声说:“这舞,像极了我们年轻时候的梦。”是啊,谁说老年人没有浪漫?他们的梦,只是藏得更深,开得更久。</p> <p class="ql-block">自编说唱《都说石港风光好》,纯真的石港方言,得到台下一阵阵掌声。表演者完全看不出平均年龄已过六十五岁。所谓“老去”,不过是时间的标签,而真正的年轻,是心里还跳动着对生活的热爱。</p> <p class="ql-block">石港德艺剧社表演的京剧,也赢得了阵阵掌声。</p> <p class="ql-block">黄红相间的武术队挥舞长剑,动作刚劲有力,剑影翻飞,气势如虹。他们演练的是《三十二式太极剑与太极组合》,刚柔并济,看得人热血沸腾。</p> <p class="ql-block">绿粉舞者再次登场,手持油纸伞,动作协调,背景横幅上“情暖金秋 舞迎重阳”的字样在阳光下格外醒目。她们的笑容如秋阳般温暖,舞步如秋风般轻盈。这一刻,我忽然觉得,重阳节不只是敬老的日子,更是让所有人重新看见“老”的美、老的力、老的光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武术爱好者协会展示的刚猛爆烈、招式多变的《太极陈式炮锤64式》,是一场力与美的完美展现。</p> <p class="ql-block">紧接着,一群黑衣红裙的舞者登台,她们的舞步更加庄重,动作中带着江南水乡特有的婉约。她们跳的是《背带情深》,讲述的是母亲用背带背着孩子劳作的点滴。一位年近七旬的阿姨告诉我:“这舞跳到了我心里。我们那会儿,就是这么过来的。”她眼里泛着光,像是看见了年轻时的自己,正背着娃,在田埂上一步步走回家。</p> <p class="ql-block">黄衣武者列队而立,演练《陈式六相四象功》,呼吸吐纳间,尽显千年养生智慧。他们不说话,却用身体讲述着一种静默的力量。天空有云,风微凉,但他们身上,始终散发着一股热气——那是坚持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走秀在《关关雎鸠》的典雅韵律中,走出了一场极致风雅的旗袍秀,让人感受古典与现代交织的华美篇章。她们或许不再年轻,但她们的走姿里,有岁月的沉淀,有生活的诗意,更有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群舞者撑着蓝色油纸伞缓缓起舞,阳光洒在伞面上,泛起淡淡的光晕。她们跳的是《水乡踏青》,也是整场演出的尾声。伞下是笑,是歌,是秋日里最温柔的风景。当音乐渐渐停歇,掌声如潮水般涌来,久久不息。</p><p class="ql-block">这场“情暖金秋 舞迎重阳”的演出,不只是节目单上的19个节目,更是一场关于尊重、陪伴与热爱的深情告白。在这里,每一位老人都是主角,每一段舞步都是生命的回响。秋阳正好,敬意正浓,愿这份温暖,长留心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