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赴南美5国旅行是人生难得的一次远行,说难得是因为:一是需要提前几个月准备好美国签证;二是飞行距离长,频次高,仅北京往返圣保罗就近40000公里,在南美期间先后乘机达15次;三是旅行时间长,前后达27天,往返路途就耗去了6天;四是花费也不小,每人的团费就接近10万元,加上自费部分,需要的money真不少。</p><p class="ql-block">我们9月24日从昆明乘国航波音787—9飞往巴西,中途经停马德里机场2小时后再飞行近10小时后抵达圣保罗机机场,飞行里程达19253公里,用时23小时47分钟。没怎么休息就前往市区游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巴西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圣保罗在巴西类似于上海在中国,是南美城市中的一哥,我们乘大巴先后参观了十八世纪的皇宫花园,独立纪念碑,开拓者雕像,蝙蝴侠胡同,午饭吃的中餐比较可口,以致晚餐遇上丰盛的巴西烤肉,只是浅尝辄止。</p><p class="ql-block">圣保罗走马观花给我留下较深印象的是独立纪念碑,其正面碑底一幅大型青铜浮雕再现佩德罗一世宣布独立时的情形,两旁的两座雕像为两位向葡萄牙议会提交巴西申请独立提案的议员。碑顶为佩德罗一世向里约热内卢进军的形象。地下墓室安葬着1972年由葡萄牙转交巴西的佩德罗一世及其皇后的遗体。纪念碑前的圣火终年不熄,与纪念碑正面竖立的迎风飘扬的巴西国旗遥相呼应。</p><p class="ql-block">1822年,面对葡萄牙议会的压迫和巴西人民的独立呼声,身为葡萄牙王储和巴西摄政王的佩德罗果断宣布“不独立,毋宁死”,毅然与葡萄牙决裂,宣布巴西独立。</p> <p class="ql-block">9月27日一早我们乘机前往里约热内卢,里约曾是巴西首都(1763-1960年),东南濒临大西洋,海岸线长达636公里,在巴西有“ 狂欢节之都”之称。在里约我们首站去看巨型基督像,换乘了三次车,排队座电梯登上耶稣山,游人扎堆非常拥挤,这座雕像高 38 米、宽28米,张开双臂俯瞰里约热内卢,是巴西热情与包容的象征,1931年落成,2012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在里约市区几乎各个角度一眼便能望见。雕像没有预想的那么高大壮观,但山顶景色很好,可以远观长长的“尼特罗伊跨海大桥”,风景秀丽的面包山、兄弟山。</p><p class="ql-block">下山后我们来到了 COPACABANA科帕卡瓦纳海滩,此海滩位于里约热内卢市的黄金地段,被称为世界上最有名的海滩之一,海岸沿线长达4.5公里,海水蔚蓝,沙滩洁净松软,海滩上的帅哥美女众多,是年轻人的天下。我们安排的时间有限,只是匆匆走了一段。</p><p class="ql-block">之后前往参观”里约天梯大教堂”和”二战纪念牌。随后乘车前往观看世界第一大足球场”马拉卡纳足球场”。该球场是2016年里约奥运会开幕式以及足球比赛场馆,并且是1950、2014年两届世界杯决赛的球场,曾有容纳 20万人的恐怖纪录。</p> <p class="ql-block">蝙蝠侠胡同只是一个有着数百米的巷子,因上世纪80年代一幅蝙蝠侠涂鸦得名,如今巷子从地面到墙上涂满五颜六色的涂鸦,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涂鸦艺术家,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新的涂鸦覆盖。</p> <p class="ql-block">“五指解放纪念碑”是由大理石雕刻成五指张开的造型。手掌中流血的部位是拉丁美洲的地图,象征着是那些为了拉美独立而献身的英雄们。</p> <p class="ql-block">(二)伊瓜苏大瀑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月28日一大早我们由里约机场乘机前往伊瓜苏。抵达后首先参观了“伊瓜苏鸟园”,这里有近200种珍稀鸟类,可以近距离观赏到巴西国鸟金刚鹦鹉和巨嘴鸟 、火烈鸟,许多色彩斑斓的鸟儿都叫不出名字,感觉这里非常适合那些喜欢拍摄鸟类的摄友们了。鸟园内6个网格鸟笼场地集中,用时不到两小时就游览完毕,接着在附近吃了一餐丰盛可口的西餐后就驱车前往瀑布景区,在徒步栈道观赏前,我们一行6人在导游引导下乘坐皮划艇,体验大瀑布冲艇,皮划艇共有20几人,速度很快,上下起伏,两次进入瀑布,全员湿身,惊险而刺激。</p><p class="ql-block">伊瓜苏大瀑布可能是瀑布里的天花板啦,巨流倾泻,气势磅礴,轰轰瀑声 25 公里外都可以听见,该瀑布位于阿根廷与巴西边界上,是目前世界上最宽的瀑布,为马蹄形瀑布,高 82 米,宽 4 公里,由 275 个瀑布组成的瀑布群,早在1984 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当晚入住在伊瓜苏市郊的维莱特酒店,房间宽敞,环境不错。</p><p class="ql-block">9月29日终于不用赶早奔赴机场赶路了,9:30离开酒店前往伊瓜苏瀑布的阿根廷一侧,离开巴西进入第二个国家阿根廷,去往边境办理了入境手续,抵达伊瓜苏瀑布的阿根廷国家公园景区后,乘坐森林小火车来到瀑布顶部的栈道俯瞰,倾泄而下的瀑布更为震撼,俯瞰大小不同、景色各异的瀑布沸腾而下,尤其是在魔鬼咽喉处,巨大的圆形水流倾泄而下,惊心动魄,不由得令人感叹上帝造物及大自然的美妙。</p> <p class="ql-block">进入伊瓜苏大瀑布前我们先来到鸟园,鸟园的创建者是来自纳米比亚的丹尼斯和安妮夫妇。</p> <p class="ql-block">(三)布宜诺斯艾利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9月30日早上比较轻松,11:40乘机前往布宜诺斯艾利斯,先后参观了世界三大最美剧院之一的“科隆剧院”,途径“七九大道”,和地标“独立纪念碑”,包括国会广场、五月广场,总统府(玫瑰宫)和布宜诺斯艾利斯主座教堂,给我留下印象的是主座教堂外面右侧墙上有一个圣马丁将军的纪念碑,上面是一个1950年为纪念圣马丁逝世100 周年点燃的火炬,被称为“阿根廷火焰”。火焰下面写着“这里安放着圣马丁将军和独立战争中其他无名英雄的遗体。向他们致敬吧!”</p><p class="ql-block">这次南美之行在好些个地方见到有圣马丁将军的塑像,何塞·德·圣马丁将军出生在阿根廷的白人殖民者的官吏家庭。在五月革命后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领导爱国军队击退殖民军的反扑维护了阿根廷的独立,又领导了翻越安第斯山的战斗解放了智利,再组织包括舰队的秘鲁解放军北上解放了秘鲁,实现了南美洲南部的独立和解放。因此圣马丁将军被视为南美解放者,分别被阿根廷、智利、秘鲁三国称为国家英雄。</p><p class="ql-block">随后参观了“雅典人书店”,这个书店很有特点,它是由布宜诺斯艾利斯闹市一家老剧院改造成的豪华书店。书店共 3 层,营业面积 2000 多平方米,号称南美第一,世界第二,剧院内原有包厢、雕刻、戏台上的深红色幕布均保存完好。包厢则变成了一个个“迷你”阅览室。可能因为是网红书店的原因,书店内拍照打卡的游人蛮多。</p> <p class="ql-block">(四)科洛尼亚小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0月1日国庆节早上我们前往码头乘船,在宽阔无比的拉普拉塔河上航行1个多小时后到达与布宜诺斯艾利斯隔河相望的“科洛尼亚”,这座葡萄牙风情的海边小城清静优雅,带有欧式小镇的韵味和文化气息,城里至今保留着17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相互融合的建筑风格,整个老城区早在1981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也是乌拉圭唯一的一个世界遗产。漫步在“科洛尼亚老城区”,先后经过“1811 广场”、“叹息街”、“坎坡门”、白色灯塔等景点。午饭在广场边的西餐厅简单解决,鲟鱼和意面各一份折合240元人民币,收费不算低,乌拉圭在南美属于比较富裕的国家,人均GDP约2.3万美元,午饭后我们的大巴沿“乌拉圭国家 1 号公路行驶”,打卡“圣贝尼托教堂”,这是第一个黑人圣徒主持的教堂,虽不大且有些简陋,却是乌拉圭最古老的教堂。</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自由活动期间,我们还无意中遇到一个介绍拉普拉塔河的小型博物馆,看了介绍才知道,拉普拉塔河真是一个很特别的大河,其流域面积竟有310万平方公里(接近4个湄公河),是南美洲第二大河流,也是世界上流域面积第四大的河流。平均宽度达50公里,流入大西洋河口处宽达290公里,无疑是世界上最宽阔的大河。</span></p><p class="ql-block">傍晚乘船返回布宜。</p> <p class="ql-block">(五)莫雷诺冰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0月2日一早我们由布宜诺斯艾利斯乘机飞往卡拉法特小镇,卡拉法特是阿根廷最南部的一个小镇,小镇因为临近世界第三大的莫雷诺冰川而闻名。佩里托·莫雷诺是阿根廷的探险家和博物学家,他被认为是阿根廷的英雄,因为在阿根廷与智利的边界争端和划界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后来,他将国家授予的土地归还,1937年创建了阿根廷的第一个国家公园,位于巴塔哥尼亚北部的纳韦尔.瓦皮湖周围,他从未到达过以他名字命名的冰川。在这个地区,他命名了阿根廷湖、圣马丁湖和菲茨罗伊山。</p><p class="ql-block">小镇没有想象中的寒冷,距离冰川80公里,只有一条主街道,行人不多,两边商铺林立,布满风格各异的酒店、餐厅、商店。这些建筑多为小木屋,房屋都不高。午饭后一整下午都是自由活动时间,我们把小镇转了个遍。晚餐在酒店旁吃烤全羊,入住在一个很现代的酒店。</p><p class="ql-block">10月3日一早乘坐大巴前往心心念念的“大冰川国家公园”,这里有 47 个大小冰川,其中最著名的是 PERITO MORENO 大冰川,面积达 257平方公里,是世界三大冰川之一。在现场看介绍得知大冰川国家公园是阿根廷最早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公园,莫雷诺冰川2017年以前的100年间一直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因为大气变暖和湖泊地形的变化,2020年开始冰川开始退缩。</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先是进入国家公园栈道近距离观看冰川,之后乘游船靠近冰川,看着蔚蓝色的一大片冰川就在眼前,景色如此壮观,真是叹为观止,震撼不已。</span></p> <p class="ql-block">阿根廷湖岸是众多飞鸟的栖息地</p> <p class="ql-block">(六) 乌斯怀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冰川返回后在卡拉法特地标处打了卡,接着就乘机飞越安第斯山脉前往乌斯怀亚(卡拉法特距离乌斯怀亚并不远),飞机上看下去,连绵的雪山很壮观。乌斯怀亚是世界上最南端的城市,去南极的船只最后的补给站,被称作世界尽头。相比卡拉法特2万居住人口,乌斯怀亚居住人口在8万左右,显得要热闹一些,气候虽比卡拉法特冷一些,但也还好,我们大多穿上了羽绒服,见到有些老外还穿T恤、短裤的。这是一个依山面海而建的海滨小城,不多的几条街道沿半山坡而建,两旁尽是餐厅、商店、酒店,没有高层建筑,大多是颜色明快的一、二层房屋。海岸上停泊的船只较多,10月初还是当地的春季,去南极旅游还没有开放,要进入夏季后才开放。</p><p class="ql-block">10月4日一早大家都很兴奋地前往世界最南端的国家公园----“火地岛国家公园”,在港口乘船游比格尔海峡(运河),想到沿着达尔文1831年乘小猎犬号船的足迹航行在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比格尔海峡就有些小激动,海上风浪不是很大,航行不久停靠在bridges岛上,上岛徒步游览半个小时,岛上最高处可以远眺整个乌斯怀亚市区,bridges岛只是很小的一个岛,非常洁净,感觉空气中没有一点尘埃,岛上还有一个破旧的小木屋,说明过去有人居住,岛上有一些标识牌,拍照翻译后得知:至少早在7000年前,猎户采集和渔民社会就定居在比格尔运河,1882年就有英国传教士来到岛上,当欧洲人到达时,比格尔海峡及其周边地区居住着雅甘人或雅马纳人社会。他们主要通过狩猎、捕鱼和采集海鸟和哺乳动物为生。他们以树皮制成的独木舟作为交通工具。到19世纪末,这一地区的土著人口大约为3000人,居住在比格尔海和合恩角之间的区域。随着欧洲人和阿根廷人的首次永久定居,他们的数量急剧下降,并遭受了深刻的文化冲击;许多人去牧场和其他设施工作。如今,他们的后代生活在乌斯怀亚和威廉姆斯港(智利纳瓦里诺)。</p><p class="ql-block">还有块标识牌介绍:卡雷洛港是一个天然的海滩,过去被渔民使用,它是乌斯怀亚最早的定居点,20世纪中期,克罗地亚人马特奥.卡雷洛维奇曾使用过这个港口。</p><p class="ql-block">离开小岛后船继续前行到达最南端的灯塔所在的鸟岛,游客纷纷拍照打卡,游船360°绕岛慢行,灯塔看上去很一般,因为是地球最南端的一座灯塔,也因为王家卫所拍“春光乍泄”的取景地原因,使得游客趋之若鹜。游船来回近3小时,之后乘大巴去火地岛的小火车站,在国家公园内3号公路起点等坐标打卡,走进公园后,你会发现这里保护很好,一草一木,山川湖泊都是原始的样子,游人也不多。这个世界最南部的自然保护区我很喜欢,雪峰、山脉、湖泊、森林点缀其间,领略了不一般的极地风光。</p><p class="ql-block">有趣的是在乌斯怀亚好几个地方看到对马岛主权的宣示,甚至还包括有对南极的,比如在游船码头附近就见到标识牌,其中的内容翻译后大意为:阿根廷国家确认其对马尔维纳斯群岛、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及其海域和岛屿的合法和不可剥夺的主权,因为这些岛屿是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收复这些领土和充分行使主权,尊重其居民的生活方式,并符合国际法原则,是阿根廷人民永久和不可放弃的目标。</p><p class="ql-block">我们通知我们的游客,根据阿根廷国家法律第xx号,马尔维纳斯群岛、南乔治亚岛、南桑威奇群岛及其周边海域以及阿根廷南极领土已被纳入火地岛省的管辖范围。同时,我们希望提醒游客,马尔维纳斯群岛、南乔治亚岛、南桑威奇群岛及其周边海域自1833年起一直受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非法占领。</p><p class="ql-block">阿根廷共和国拥有南极地区,自1904年以来一直存在于南极地区。火地岛省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乌斯怀亚市被认为是南极洲的门户之一,每年接待全球近90%的南极旅游。应当指出,省政府将制定和执行国际合作方案作为优先事项,这些方案是根据阿根廷在南极问题上的省级政策和旨在实现《南极条约》目标的政策与国民政府订立的。</p><p class="ql-block">乘机返回布宜诺斯艾利斯的飞行途中,在空中清晰地看到春天的安第斯山巅白雪皑皑,连绵不断。据说达尔文在周游世界后表示巴塔哥尼亚的景象仍在他脑海中栩栩如生,他永远不会忘记安第斯山脉白雪覆盖的山峰所带给他的视觉震撼。他还认为,任何面对安第斯山脉的人都会意识到自己的渺小。</p> <p class="ql-block">一座孤独而神秘的灯塔——被称为“世界尽头的灯塔”。据说这座灯塔可以收容人的眼泪,带走一切不愉快。</p> <p class="ql-block">(七)复活节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0月5日我们离开阿根廷前往此行的第三个南美国家——智利,上午由布宜乘机到达智利圣地亚哥后,马不停蹄去转了武器广场、大教堂、中央邮局,总统府广场后,还参观了国家历史博物馆,从馆中的介绍大致了解到智利早期几个世纪的历史:本土文化和民族的生活方式、其变化和交流;西班牙人的征服以及西班牙人与土著人民的互动、谈判和冲突;殖民时期,其边界往往渗透性强,形成了山谷、城市及其居民。</p><p class="ql-block">原计划去的“圣露西亚公园”(圣地亚哥发源地)因为交通拥堵调整为游复合节岛返回圣地亚哥后再去。</p><p class="ql-block">10月6日一早搭乘航班飞往又一个向往的景点——“复活节岛”。飞机一直在太平洋上空飞行了5小时,真有些奇怪智利这么一个小国怎么会拥有那么遥远的、孤悬于太平洋肚脐的一个小岛,两者相距 3,700 多公里,“复活节岛”又称为拉帕努伊岛 Rapa Nui ,面积不大只有 163 平方公里,形状呈三角形,由三座火山组成。上岛后我们首先乘中巴沿着海边道路到达圣拉诺拉拉库 RanoRaraku,从入口处沿着斜坡攀登,有许多制造到一半的摩埃石像散落在一旁,有些只完成了脸部,有些已雕刻完成,只差从岩石上挖掘下来就可完工, 更有一些被造好并直立起来,好像处于搬运中但被放弃的状态,之后我们来到 AhuTongariki观赏复活节岛上最大的巨石像群,一共有 15 座直立的moai 神像群,背靠浩瀚的太平洋,在空旷的海边默默矗立着,经年累月不问西东,这些曾经在旅行期刊、纪录片、视频节目中见过多次的摩艾石像,如今来到面前还是会有些小震撼,大家纷纷拍照打卡,流连忘返,它是岛上惊人的巨石文化的见证。接着前往世界的肚脐“Te pito Kura”,该遗址位于复活节岛南岸,岛民把复活节岛称为世界的肚脐,传说这是一块拥有神圣力量的石头,是由 Rapa Nui 第一位国王从古老的 Hiva 国带来的。之后乘车来到 Anakena阿纳卡纳沙滩,景色很好,有不少游泳冲浪的,我们因时间有限就没有下海湿身了。晚餐是在岛上唯一带眼睛的摩艾石像附近的一个露天餐厅吃的,虽然餐饮比较简单,但看着夕阳缓缓落下,霞光映照在石像上,体验还是很美好的,当晚入住在复合节岛的一个酒店,没有WIFI,没有电视,回归自然一晚,挺好的。</p><p class="ql-block">10月7日一早接着去观看 RanoKau火山口,这个火山比我以前见过的都大,直径约 1.6 公里,深 11 米,芦苇覆盖了半个湖面,从间隙中可以看到湖水。离开火山后我们来到岛上保存较完好的一个原住民的村落,了解鸟人村文化“Orongo”,这是全岛最重要的村落之一,历史上它是岛上重要比赛的举办地,海拔约 310米,拥有面向全岛和太平洋的广阔视野。午餐是在一个养殖有海龟的餐厅解决的,一块鱼肉配些生菜,餐厅窗口望出去就是太平洋,海水非常清澈,餐毕乘机返回了圣地亚哥。</p> <p class="ql-block">站在岛上最高点,远眺浩瀚的太平洋,深切感受到世界的辽阔与生命的渺小。</p> <p class="ql-block">(八)乌鲁班巴 盐田与梯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0月8日计划去秘鲁,上午导游安排去了上次没有去成的圣卢西亚公园(圣地亚哥发源地),因为对其历史渊源不了解,感觉这个景点特别没意思。中餐后乘机前往此行南美的第四个国家秘鲁,直接飞到曾经的印加帝国的首都库斯科机场(海拔3400米),然后再一路驱车1个多小时深入安第斯山脉的怀抱,到达乌鲁班巴的一个庄园入住(海拔2900米)。</p><p class="ql-block">10月9日,乌鲁班巴曾是印加帝国的重要粮仓,也是前往马丘比丘的必经之地。我们在庄园内舒适的房间住了一晚,没觉着有高反,这个酒店有一定规模,内部环境很赞,其中有个艺术画廊有摄影展,展览的作品是由秘鲁摄影艺术家马丁.尚比提供的,有不少反映上世纪40年代前后,当地印第安人的生活面貌的照片。因为行程安排的时间有限,我们还没来得及在小镇转转,一早在酒店早餐后就去了圣谷中的玛纳斯MARAS 盐田和莫雷(Moray)梯田。说实话,对于见识过元阳万亩梯田和上百平方公里的茶卡盐湖的我来说,对此行程不是很有兴趣,只是抱着“来都来了”的消极态度随大流罢了,这2个景点秘鲁本地的游客不少,听导游介绍,早在印加帝国前的 Chanapata 人就在这里农耕,马拉斯盐田位于距离印加古都库斯科40多公里的“圣谷”地带,早在印加时代便已存在,至今盐田仍由当地家族世代经营,沿袭手工采盐,部分精品盐出口至欧美市场。一眼望去,数百上千个盐池如镜面般镶嵌在山谷的斜坡上,阳光下颇有些壮观。</p><p class="ql-block">离开盐田后接着驱车来到莫雷(Moray)梯田,这里海拔3500米,由3个不同大小的圆形梯田组成。大的这个像是个火山口,下沉式的螺旋式圆形梯田远远看去很像是手指纹带螺的那种。这个最大的梯田深坑直径150米,垂直落差45米,据说是在1932年美国国家地理协会赞助的一个航拍探测活动中才被发现,摄影师西皮.约翰逊(Shippe Johnson)首次航拍了这个梯田系统,它比发现马丘比丘晚了21年,一度曾被怀疑是外星人在地球的“基地”。 </p> <p class="ql-block">(九)马丘比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参观了盐田和梯田后我们便赶往欧雁台火车站,搭乘观光列车前往马丘比丘山脚下的热水镇,火车沿着乌鲁班巴河谷穿行,两侧是陡峭的悬崖与茂密的丛林。1.5 小时后到达热水镇,已是傍晚,入住酒店晚餐后在镇上兜了一圈,小镇地方不大,游人很多,主要街道两旁的酒店、餐厅、咖啡店灯火通明。</p><p class="ql-block">10月10日一早8:00我们就在导游的催促下兴奋地去车站排队,等候9:30发车的园区巴士上山,据说最早4:00就有排队等巴士的,怪不得酒店早餐4:00就开放了。进入到大名鼎鼎的马丘比丘,登高望远,这座石头城的确很有气势。马丘比丘印加语意为“古老的山头”,海拔 2400米,建于 15 世纪,在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后,马丘比丘被遗弃并逐渐被丛林覆盖,直到1911年被重新发现,因此也被称为“失落之城”。古城建在悬崖峭壁上,有不同的区域,包括梯田、住宅区、采石场、神庙、祭司宫殿等遗址,全部由原石砌造,工艺精湛,体现了当年印加王朝的盛世辉煌。古城有太多的冠名,包括: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十大文明之谜......。为了保护遗址,秘鲁政府对马丘比丘的游客是有限制的,旺季每天5000多人,并且建议提前3个月购票。我们这次去正值当地的春季,还不算旺季,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已很多,好在秩序井然。</p> <p class="ql-block">(十)古都库斯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0月11日的行程比较轻松,10日下午乘小火车从热水镇到库斯科,110公里走了2个多小时,入住在市区的酒店后,因天色已晚就早早休息了,库斯科尽管海拔超过3400米,但因为有前两天高海拔的适应,所以也没有觉得不适。上午先是去了印加帝国时期的军事要塞“萨卡萨瓦曼Saqsaywaman”,这座昔日每天动用三万人次,历时 80 年才建成的巨型石垤城塞,至今仍令现代人叹为观止,一块块巨石拼接在一起,虽不是很规整,但却严丝合缝,难以想象500多年前印加人是如何做到的。</p><p class="ql-block">离开萨卡萨瓦曼后距离午餐还有些时间,导游让我们以市中心的阿马斯广场为集合点自由活动,这座广场曾是印加帝国时期举行宗教仪式或庆典活动的场所,广场周边矗立着主座教堂和耶稣会教堂两座教堂,气势恢宏,距今已有400多年了,至今还在使用。午饭就在广场边的一个二楼餐厅,餐后去参观了太阳神庙。</p><p class="ql-block"> 太阳神庙是一个四面合围的两层建筑,中央是一个方形的露天庭院,整个建筑群包括多明戈修道院、教堂,现在的巴洛克风格的钟塔是18世纪才完成的,这些建筑曾经将太阳神庙严严实实地包裹了起来,直到1950年的大地震再次摧毁了修道院和教堂的三分之一的建筑,掩藏于其下几百年的太阳神庙才终于得见天日,秘鲁人将其修复后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了。神庙建筑的后院是一个花园,沿着曲折的小径台阶走下去,置身于碧绿的草坪之中,回望神庙,高墙壁立,竟像一座城堡。</p><p class="ql-block">参观中,神庙内的画作不让拍照,从一些文字介绍翻译得知:它在15世纪中叶帕查库蒂统治时期达到了巅峰状态。以往的考古调查表明,这片区域自公元1100年至1200年就已开始有人居住。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它是最为重要的思想空间,被专门用于建造“太阳之屋”神庙,这是当地最重要的神庙。</p><p class="ql-block">印加帝国(约1438-1532)是欧洲征服之前新世界最大的国家。它占领了今天的大部分国家:秘鲁,玻利维亚和厄瓜多尔,以及智利北部和阿根廷西北部。根据历史学家的计算,其人口超过900万。</p><p class="ql-block">印加人依然被历史铭记,他们是才华横溢的战士、政治家和建筑师。他们的文化以其精湛的技术而著称,尤其是在陶瓷、冶金纺织领域,特别是在建筑和工程方面。他们的许多作品,如宫殿和堡垒、道路和桥梁,至今仍保存完好。</p><p class="ql-block">印加帝国伟大的改革者帕查库蒂在15世纪下半叶重建了库斯科城,并下令建造了新的建筑以作为“太阳之屋”。帕查库蒂为这座圣殿提供了丰富的珍宝,这也是它后来改名为“奥里坎查”的原因。10世纪的西班牙作家佩德罗·西扎·德·莱昂描述了主要的印加神庙(太阳神殿):“这座神庙的周长超过四百步,周围环绕着坚固的城墙。整个建筑由精湛的石砌工艺构成,精细的石材布局非常协调,其中一些石块非常大且品质卓越:它们不含泥土或石灰成分,而是用他们通常用来建造建筑物的沥青来施工。这些石块雕刻得非常好,看不到任何灰泥或接缝的痕迹……神庙有许多入口,门的设计和雕刻也非常精巧。沿着墙壁有一条宽两掌、高四指的黄金装饰带。这些门也都覆盖着这种金属。</p><p class="ql-block">许多殖民时期的作家以极大的赞赏描述了这座神庙的珍宝。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夸大的。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在欧洲人征报之前,奥里坎查神庙是新大陆中最富有的神庙。</p><p class="ql-block">根据西班牙征服时期的资料,这些宝藏被西班牙人熔化了,但传说中有一部分被印加人隐藏起来,至今仍未找到。</p><p class="ql-block">在1532年征服秘鲁之后,奥里坎查落入西班牙人手中,他们的宝藏被掠夺。</p><p class="ql-block">数个世纪以来,圣多明克修道院奥里坎查一直是神圣之地,先是作为本土宗教的中心,而后成为天主教信仰的场所。其不同的阶段和方面,如今在其博物馆展览中得以展现。</p><p class="ql-block">以上内容根据展示的标识牌翻译获得,了解这段历史后,不仅感叹曾经神秘的印加帝国其实只存在了不到100年时间,在欧洲文明与印加文明碰撞时,帝国的5万勇士遭到配有枪炮的168名西班牙军人的疯狂屠杀,充满悲情而无奈。我们的地陪导游是一位印第安后裔,私下了解到她从事旅游业多年,至今不愿接待西班牙旅游团成员。</p><p class="ql-block">我们在库斯科市区虽然仅待了大半天时间,但却给我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古城保留了大量的历史遗迹,教堂、庙宇、街道、房屋、石板路都是古色古香的,彰显印加文化元素。早在1983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十一)亚马逊河和雨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1日傍晚我们乘机从库斯科飞至利马,在酒店住了一晚并将大件行李存放于前台,只携带日常用品于10月12日凌晨5点赶到利马机场直飞亚马逊雨林的腹地伊基托斯,伊基托斯是秘鲁亚马逊雨林地区最大的城市,人口46万、面积1213平方千米,奇怪的是这个排名秘鲁第六大的城市居然没有公路或铁路与外界连接,对外交通完全依靠航空和亚马孙河水运。我们到达伊基托斯机场后并没有在市区逗留,直接乘快船40多分钟后到达酒店,我们所住的酒店是当地条件较好的,由Explorama公司管理的Napo lodge酒店,房间均是木屋,分散在森林中。中午在酒店自助餐后,再次乘快船到达一个印第安人的村落,观看了他们的歌舞表演,带有糖果、糕点的团员纷纷发放给小孩,并与村民共舞合影。离开村落后当地导游带我们去寻找粉红色的海豚,结果还真碰上了,只是海豚跃出水面太快,没能完整的抓拍下来,之后又来到一处河湾钓食人鱼,从不钓鱼的夫人竟然钓上了3条,俺却一如既往的抬滑竿,空手而归,所幸落日很美。晚餐吃着油炸的食人鱼,感觉味道一般,鱼刺多且硬。食人鱼、人食鱼,哈哈。当晚入住的森林小木屋很惬意,除了鸟叫声没有任何噪音。</p><p class="ql-block">10月13日早上在当地导游的带领下,徒步体验亚马逊雨林,一路上见到不少从没有见过的树木和花卉,有会走路的树、长梯子的树,叫不出名的小花,蜥蜴、海龟、小猴子等。下午离开酒店仍然乘快船到市区,再坐大巴到机场返回了利马。</p><p class="ql-block">以“地球之肺”、“河流之王”闻名的亚马逊河,年径流量是长江的七倍,我们在伊基托斯体验到大河的宽阔无边,平缓蜿蜒,河水并不清澈,与其他大江不同的是,亚马逊河至今没有一座跨江大桥,也没见到有大船巨轮航行,码头都比较小而简陋,真希望这一望无际的热带雨林和原生态的大河能够一直保持与自然共舞的原始模样,少被现代文明踏足改造。</p> <p class="ql-block">(十二)帕拉卡斯国家自然保护区与纳斯卡大地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0月14日上午在利马市区观光,先到海边游览了两个小型公园:地画公园和爱情公园,漫步海滨长廊远眺海天一色的太平洋,能看见海岸边冲浪的勇者。之后来到“武器广场”、“总统府”、“大教堂”、“圣马丁广场”,并在午餐后乘大巴前往瓦卡奇纳(Huacachina),打算游览秘鲁著名的沙漠绿洲,此地位于伊卡市(Ica)以西约 5 公里处,是南美洲为数不多的天然沙漠绿洲之一。结果因为交通拥堵及出发较晚,晚7点过才到达那里,此时天色已黑,啥也看不清,只好作罢,继续颠簸了一个多小时才入住在帕拉卡斯海边的一个酒店。</p><p class="ql-block">10月15日早上我们前往帕拉卡斯PARACAS国家自然保护区,这里是秘鲁太平洋海岸著名的旅游胜地。先是乘游艇去“鸟岛”,途中见到小岛坡面上有一幅清晰的烛台形状的三岔图案,不到1个小时到达鸟岛,岛上海鸟、海狮很多,还有小企鹅、螃蟹、贝壳等。据导游介绍,这个鸟岛在19世纪前半段曾经是采集鸟粪出口的重要基地,并且常年在岛上工作的都是中国人。想想常年在这样孤僻、风高浪急的小岛工作是多么艰苦而不易啊。鸟岛返回后我们就去乘坐螺旋桨的小飞机观赏世界神奇之迷的纳斯卡大地画,飞机上有机长和副驾驶2人带领12名乘客,在空中飞行大约半小时后就进入地画区域,机长不断提示我们张望,可惜我们谁都听不懂他叽哩哇啦的是啥,此时映入眼帘的是历经数千年、错落在沙漠上的神秘几何动物图案 ,包括太空人、蜂鸟、秃骛、猴子、蜘蛛、鲸鱼、鸟、花等图案,这个大地画位于高原沙漠中,在西元 400 到650 年间由纳斯卡文明制作出八百多幅画,直到 1939 年飞机经过其上空才偶然被发现。1994 年纳斯卡地画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并被许多人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p><p class="ql-block">空中飞行返回机场后,征询机长同意后,我们依次与其合影,机长很配合。至此我们在南美的旅行全部结束。10月16日—19日基本都在路途中,不是在飞机上,就是在前往赶飞机的路上。</p> <p class="ql-block">南美之行除去来回途中的时间,自9月26—至10月15日共有20天在南美5国穿行旅游之中,虽算不上是特种兵式的旅行,但也绝不悠闲轻松,身心都得到了一次全新的考验和提升,前面提到这是一次难得之旅,其实更是一次非常有价值的体验之旅。一路走过的世界遗产就有9个,其中世界新七大奇迹就领略了其中的两个,即:巴西里约的基督像和秘鲁马丘比丘遗址;还有世界新七大自然奇观之一的伊瓜苏大瀑布,还有被称做“人类第八大奇迹”、世界十大谜团之一的纳斯卡大地画;还有世界上最与世隔绝的岛屿之一,被叫做“地球的肚脐”的复合节岛。此外,涉足世界陆地最南端的城市乌斯怀亚,领略感受到了极地风光;在卡拉法特冰川国家公园,乘游艇近距离观看大冰川的壮丽景色,在空中看到蜿蜒穿行在一望无际的亚马逊热带雨林,这些都给我带来愉悦的体验,留下了难忘的记忆。</p><p class="ql-block">心理医生说,“一定要珍惜你身体尚存的欲望,想去的地方、想吃的东西和想见的人,因为你不知道哪一天,这些突然就不想要了”;心理医生还说,“不是健康了才旅游,而是旅游了才健康,喝酒不解真愁,旅游能治假病,如果在家里闲着的时候就容易胡思乱想,总觉得身体不舒服,而出去旅游能让人立马精神状态变好,活蹦乱跳”。的确,这次出行前,我和家人都有些担心时间那么长,身体是否吃得消,实际上都是多余的担心。</p><p class="ql-block">本篇有少部分照片、视频来自于同行的团友,在此一并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