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ed2308">昵称:空心木头</font><div><font color="#ed2308">美篇号:22900783</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文字:杂谈</font></div><div><font color="#ed2308">图片:手机拍摄</font></div>  <div>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此次,我们被安排在潮州市花园村参与防控 “两热”督导工作。我们知道,防控“两热”,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大事,而是由无数个 “清理垃圾”“排除积水” 的小事构成。</div><div>       唯有每个村民都重视生活细节,养成文明卫生的习惯,才能彻底清除蚊虫滋生的土壤,让健康之风吹遍花园村的每个角落,为 “两热” 防控筑起坚不可摧的长城。</div>         “两热” 疫情防控,从来不止于医疗前线,更藏在乡村小巷的积水里、老屋庭院的垃圾堆中。花园村督查所见的乱象 —— 汽车乱停挤占空间、道路积水久积不排、老屋垃圾堆积成山、小店卫生堪忧,不仅拉低了乡村风貌,更成为蚊虫滋生的 “温床”。<div>  即便村干部奔波消杀,若村民卫生习惯不养成,蚊虫依旧会卷土重来。可见,防控 “两热” 的根本,在于将文明卫生的种子播撒进每个村民的日常生活,以微末习惯筑牢健康长城。<br></div>         卫生习惯是切断蚊虫滋生链的 “手术刀”。蚊虫是 “两热” 传播的关键媒介,而其生存繁衍,全依赖于脏乱的环境。花园村小区停车场的阴暗处、道路中间的积水洼、庭院里腐烂的垃圾,恰是蚊虫产卵、幼虫成长的绝佳场所。<div>  村干部的消杀工作,好比给环境 “治标”,可若村民不主动清理垃圾、排除积水、规范停放车辆,消除蚊虫的生存根基,消杀效果便会转瞬即逝。</div><div>       就像农田除草,若只割去地面的茎叶,不铲除地下的根系,杂草很快便会再次疯长。唯有村民养成 “随手清垃圾、及时排积水” 的习惯,才能从源头斩断蚊虫滋生的链条,让 “两热” 传播失去依托。<br></div>         文明卫生习惯是守护身体健康的 “护身符”。“文明卫生决定身体健康”,这句话在 “两热” 防控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当村民任由庭院垃圾堆积,不仅会吸引蚊虫,还会滋生细菌、污染空气,增加患病风险;当道路积水不及时清理,不仅给出行带来不便,更让蚊虫有了 “温床”,直接威胁村民健康。<div>  反之,若每个人都能保持居住环境整洁,主动维护公共区域卫生,比如将垃圾投入指定垃圾桶、定期清理家中积水、协助清扫小巷道路,便能为自己和邻里构建起一道健康屏障。这种习惯带来的,不仅是个人的健康保障,更是整个乡村的公共卫生安全,让 “两热” 疫情难以找到突破的缺口。<br></div>         培养卫生习惯,需凝聚 “全民共治” 的合力。改变花园村的卫生现状,不能仅靠督查整改,更需激发村民的主动性。村干部可通过宣传栏、村民大会等形式,普及 “两热” 防控与卫生习惯的关联,让村民明白 “个人习惯关乎集体健康”。<div>  也可制定简单的村规民约,对保持卫生的家庭给予鼓励,形成 “比学赶超” 的氛围;还可组织 “清洁家园” 志愿活动,让村民在共同劳动中感受环境变化,增强卫生意识。</div>         当村民从 “旁观者” 变为 “参与者”,从 “要我卫生” 转为 “我要卫生”,文明卫生的习惯才能真正扎根,“两热” 防控也才能获得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