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乌云格日勒 / 摄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4年6月11日星期二,农历五月初六上午,观赏了在北京艺术博物馆举办的“蒼山秀水——山水主题文物展”,享受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幸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前 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古代长期稳定的农耕社会环境,使人与自然紧密相连。这种和谐关系在中国古代山水诗、文、书、画、器中得以深刻体现,尤其是山水主题绘画汇集各民族丰厚文化,秉承“象天法地”“天人合一”的理念,将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怀完美融合,形成独特的艺术面貌和精神境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本展览精选馆藏书画、瓷器、玉器等各类山水主题文物。这些展品或揭示万物成理的四季变化,或展现山川胜景的自然风光,或反映美好生活的山居日常,无不彰显祖国大地的壮丽与生活的美好。也启引我们在营造现代宜居环境时,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结 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画中山水,既承载了画家对自然的崇尚,又寄托着他们对理想生活和生命志趣的追求。中国大地广袤无垠、壮丽秀美,激发出历代文人、画家与工匠们无尽的山水创作热情。无数的画家以非凡的才情,绘制出了一幅幅绚烂多彩的画卷,无数的匠人以卓越的匠心,制作出一件件精美绝伦的器物。细腻精致的笔触和精雕细琢的技艺,共同成就了山水画无尽的魅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山水田园,不仅是古人眼中的美景,更寄托着他们诗意栖居的生活愿景。心在山水,心向自然,且向园林穷胜事,更凭山水发清晖。让我们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怀着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