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年教育智慧:揭秘搞定“问题学生”的 10 个绝招》

易海

<p class="ql-block">《30 年教育智慧:揭秘搞定“问题学生”的 10 个绝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者 叶志荣</p><p class="ql-block">当学生课堂捣乱、作业拖欠、成绩垫底时,老师心底都难免窜起一股火。以前我总任由怒火喷发,结果往往是自己精疲力竭,问题却治标不治本。直到后来才明白:教育不是硬碰硬的“对抗”,而是心与心的“唤醒” 。今天就分享几个亲测有效的方法,下次想发火时,不妨先试试它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01 敞开心扉:先建关系,再谈教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教育心理学研究早已证实,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创造力更容易被激发。开学第一节课,我先和学生“聊自己”,坦诚分享教研经历与编写教辅的趣事难题,学生们满是崇拜。之后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建立起初步信任。有调皮学生课堂讲话,我以朋友口吻先聊他喜欢的篮球明星,再引导到课堂纪律,他之后明显改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02 正向激励:放大优点,扭转心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老师要善于发现并及时肯定鼓励。班上成绩差且内向的学生,我发现他美术课绘画有创意,在全班表扬并张贴画作。之后作业有进步就写鼓励评语,他逐渐变得自信,主动学习,成绩提高。正向激励能照亮学生内心,激发内在动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03 赋予责任:培养担当,激发动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给学生赋予适当责任,能让他们感受被信任重视,培养责任感与自律能力。我在班上设各种岗位,针对好动学生让他担任体育委员。他为做好工作约束自己,锻炼了沟通与领导能力,变得更有担当。责任感促使学生自觉遵守纪律,为集体努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04 多元引导:因材施教,灵活施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个学生独一无二,教育要因材施教。对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如针对数学计算差的学生安排针对性练习与数学小游戏。对缺乏学习兴趣的学生用不同教学方法激发兴趣,如教历史结合故事影视,让喜欢画画的学生用绘画表现历史事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05 倾听心声:理解需求,化解矛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很多时候,“问题学生”的不当行为背后都有原因。老师要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有个学生突然开始不写作业,我找他谈心,他才说出家里父母最近经常吵架,他心里很烦躁,根本没心思学习。我一方面安慰他,让他知道大人的事情他不用过于担心;另一方面和他一起制定了一个在这种环境下也能完成作业的小计划。后来,他的作业完成情况逐渐恢复正常。通过倾听,老师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化解潜在的矛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06 榜样示范:树立标杆,引领成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为他们树立良好的榜样能起到积极的引领作用。我会在班上表扬那些学习努力、品德优秀的学生,让他们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成长经历。有个原本懒散的学生,在听了榜样同学的分享后,深受触动,开始改变自己的学习态度。他以榜样为目标,努力追赶,成绩和行为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能让“问题学生”看到努力的方向和成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07 家校合作:形成合力,共同育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家庭和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两个重要环境,老师要与家长保持密切的沟通与合作。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在校表现,同时了解学生在家中的情况。有个学生在学校经常和同学发生冲突,我及时与家长沟通,发现家长平时对孩子比较溺爱,导致孩子比较任性。我和家长一起制定了教育方案,在家和学校都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约束。经过一段时间,孩子的行为有了明显的改善。家校形成合力,能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08 规则约束:明确界限,规范行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班级需要有明确的规则,让学生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规则制定要民主,让学生参与其中,这样他们会更愿意遵守。我和学生一起制定了班级公约,涵盖课堂纪律、作业要求、同学相处等方面。对于违反规则的学生,按照约定进行适当的惩罚,如打扫卫生、为班级做一件好事等。同时,对于遵守规则表现好的学生给予奖励。有了规则的约束,班级秩序明显好转,“问题学生”也能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09 挫折教育:增强韧性,直面困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问题学生”往往在面对挫折时更容易放弃,老师要对他们进行挫折教育,增强他们的心理韧性。当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我不会直接帮他们解决,而是引导他们自己思考解决办法。比如有个学生考试失利后很沮丧,我和他一起分析试卷,找出问题所在,鼓励他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同时,给他讲一些名人面对挫折不屈不挠最终取得成功的故事,让他明白挫折是成长的必经之路。经过几次这样的引导,他面对挫折时不再那么脆弱,而是更有勇气去克服困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0 自我反思:不断改进,提升教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师也要不断进行自我反思,总结教育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每次处理完“问题学生”的问题后,我都会思考自己的方法是否得当,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式。通过反思,我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态度。有时候,我发现自己在处理某些问题时过于急躁,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之后再遇到类似问题,我就会提醒自己要冷静,换一种更温和有效的方式去处理。自我反思能让老师不断成长,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搞定“问题学生”不需要强硬的对抗,而是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他们的内心世界,用智慧去引导他们成长。这十招方法,或许能让我们的教育之路更加顺畅,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