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岁月在掌心刻下沟壑时,中国父母的故事,总在柴米油盐的烟火里悄然铺展。他们的一生像一棵沉默的老树,从抽枝展叶到枝繁叶茂,再到虬枝苍劲,每一圈年轮里,都藏着对家庭的赤诚与奉献。</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年轻时,他们是追着晨光赶路的人。或许曾攥着皱巴巴的钱票在集市上讨价还价,或许曾在车间的灯光下熬红了眼,或许曾踩着泥泞的田埂把汗水洒进希望的田野。兴家立业的路从不是坦途,可当孩子的啼哭划破长夜,所有的艰辛都成了柔软的铠甲。他们把粗茶淡饭酿成温暖,把简陋的屋檐搭建成港湾,教孩子学步,陪孩子识字,在昏黄的灯下缝补衣裳,在寒冬的清晨准备热粥。“含辛茹苦”四个字,不是写在纸上的成语,是他们用无数个日夜熬出的生活底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人到中年,他们成了家庭的顶梁柱,却也成了被压力裹挟的“超人”。公文包的夹层里装着老人的药单,手机备忘录里记着孩子的学费,房贷和车贷的提醒短信像时钟一样准时。他们习惯了在单位和家庭之间连轴转,习惯了把疲惫藏在笑容里,习惯了在深夜的阳台抽一支烟,再转身给熟睡的家人掖好被角。上要赡养白发苍苍的父母,下要抚育初长成的儿女,他们站在岁月的十字路口,把“担当”二字扛在肩上,从不说重,从不说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原以为熬到老年,总能歇一歇,可他们的脚步从未停下。曾经挺拔的脊背渐渐佝偻,却依然能熟练地抱起孙辈;曾经清亮的眼神添了浑浊,却总能在厨房的烟火里找到最合儿女口味的菜。他们把“安享晚年”换成了“搭把手”,清晨的菜市场有他们的身影,傍晚的校门口有他们的等待。不是不累,只是看着儿女奔波的背影,想着孙辈稚嫩的笑脸,便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中国父母的爱,从不是轰轰烈烈的誓言,是藏在皱纹里的牵挂,是融在饭菜里的关怀,是贯穿一生的守望。他们把自己活成了阶梯,让子女踩着肩膀看更远的世界;把自己活成了灯塔,在风雨里为家庭照亮方向。这份爱,无声却厚重,平凡却伟大,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里,温暖着每个中国人的心房。</p><p class="ql-block">注:配图为Ai制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