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城晴光录:一湖碧水映古今

阳光灿烂

<h1>  连绵一周的秋雨,终于在2025年10月25日这天,被成都的晴光涤荡得无影无踪。我背上相机,奔赴平时喜欢去打卡的锦城公园与锦城湖——要将这份雨霁初晴的通透与鲜活,连同这片水域承载的千年记忆,一并定格于镜头之中。</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湖碧水,半城云影与千年底蕴</b></h1> <h1>  在锦城公园公交站下车后马上向锦城公园的曲桥流苑走去。未及湖畔,便有清风裹挟着水汽的清新扑面而来。锦城湖静若明镜,将湛蓝的天幕、舒卷的流云、岸边的绿树繁花,以及那座被誉为亚洲第一大单体建筑、造型奇绝的环球中心,悉数揽入怀中。</h1> <h1>  环球中心如一座通透的水晶宫,其曲面幕墙在晴光下泛着银辉,与水中的倒影虚实交叠,一时竟分不清何为建筑,何为倒影,恍若闯入科幻电影的未来之境。</h1> <h1>  这片湖水,并非天成。它是成都“六库八区”水生态体系中璀璨的一环,更是古蜀水利智慧在现代城市规划中的新生。遥想当年,李冰治水的伟业滋养了成都平原;如今,锦城湖以现代工程续写着水与城的篇章,让千年水文化,在当代有了崭新的表达。</h1> <h1>  几株睡莲静卧浅水,圆叶上犹带雨珠,在阳光下碎钻般闪烁。</h1> <h1>  就在此时,一阵轰鸣由远及近,一架直升机划破长空,从天际线缓缓飞来。它坚实的旋翼在湛蓝天幕下清晰可见,与湖中舒卷的云影相映成趣。快门按下的瞬间,这现代机械的动感与湖水的静谧、历史的厚重与当下的鲜活,奇妙地定格在同一画面里。</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湖畔烟火,人情暖暖里的文化传承</b></h1> <h1>  沿湖岸信步,满目皆是鲜活的人间图景。一块大石上,一个小女孩正专注地握着钓竿,粉蓝的外衫衬得她格外灵动。她踮着脚尖,目光紧锁水面,小小的身影与水中的倒影连成一体,成了湖畔最纯真的风景——这份与生俱来的亲水天性,何尝不是古蜀先民“逐水而居”的基因,在血脉中的悄然延续?</h1> <h1>  锦城湖边的草地上,满是鲜活的童趣。一位男士手持泡泡器,在微风里轻轻一扬,五彩的泡泡便飘向天空。两个孩子欢呼着、跳跃着,小手高高扬起,追逐着那些透明的 “梦之球”。不远处的帐篷旁,露营车静静伫立,湖水在身后泛着涟漪。这一幕,把锦城湖的晴日,变成了大人与孩子共筑的欢乐乐园。</h1> <h1>  桂花树下,三五好友围坐,桂花香混着茶香,在空气中氤氲。金黄的桂花簌簌落在肩头,无人拂去,只将这份安逸与香甜,悄悄藏进了时光里——这一幕,恰似老成都茶馆里的闲情逸致,在锦城湖畔寻得了新的舞台。</h1> <h1>  锦城湖中,一艘龙舟正破浪前行,鼓手的吆喝与划手的号子乘着风传来,打破了湖面的宁静。龙舟竞渡本是端午的传统,却在这晴日里焕发出勃勃生机,让古老的民俗在现代公园中静静流淌,成为连接过去与当下的文化纽带。我迅速将镜头对准龙舟,将这充满力量与韵律的画面,凝为永恒。</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雨过天晴,锦城温柔的古今交响</b></h1> <h1>  夕阳西沉,云霞渐隐,我才恋恋不舍地作别。这场雨过天晴的邂逅,让我读懂了成都的浪漫,从不单一。它可以是阴雨连绵的诗意,也可以是晴日里湖光、云影、烟火与人情的交织;它是现代建筑与千年水文化的深情对话,更是民俗传承与都市生活的和谐共生。</h1> <h1>  幸好,未曾错过这一日的锦城晴光;幸好,能将这份“历史与繁华共舞,自然与人文相融”的美好,化作可以反复品读的记忆。而锦城湖的晴日故事,也将在每一个亲历者的心中,久久回响——它不仅是一汪碧水,更是成都从古老走向未来的,一首温柔而磅礴的交响。<br><br></h1><h1> 2025年10月25日<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