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冬日的鹊山文化生态园,天空虽有些阴沉,却掩不住园中那一抹抹跃动的色彩。我和孙女安安、菲菲站在一座巨大的环形艺术装置前,红与绿交织的弧线像一道彩虹桥,横跨在我们头顶。安安穿着粉色羽绒服,蹦跳着指向装置上的“青山”二字:“爷爷,那是我们今天要找的山吗?”菲菲则安静地牵着我的手,眼里映着装置上流动的光影,仿佛在读一首无声的诗。</p> <p class="ql-block">往前走,广场中央的红色圆环雕塑在灰蒙蒙的天色下格外醒目,像一轮被云层半遮的落日。安安和菲菲张开双臂,绕着雕塑转圈,笑声清脆地撞在冰冷的空气里。“爷爷,我们是风!”安安喊着,裙角飞扬。我站在她们身后,看着那绿色山形图案在红环中起伏,仿佛真有一座远山藏在艺术的轮廓里,静默而温柔地守望着这片土地。</p> <p class="ql-block">穿过一片开阔地,几座色彩斑斓的雕塑立在水边,黄、蓝、绿的伞状结构倒映在浅水中,像一朵朵凝固的烟花。地面上的白色立体字“敦儿”静静卧着,水波轻晃,字也跟着轻轻颤动。安安蹲在水边,伸手去碰那倒影,菲菲则踮起脚,指着最高的那座黄色雕塑:“它像不像一顶巨人戴的帽子?”我笑着点头,心里却想,这哪是雕塑,分明是孩子们眼中的童话王国。</p> <p class="ql-block">再往里走,三个蘑菇形状的装饰物从草地上冒出来,红顶白点,憨态可掬。菲菲最喜欢这个角落,绕着蘑菇跑了一圈又一圈,嘴里哼着自己编的小调。安安则爬上其中一个矮墩,叉腰站着,俨然成了“蘑菇女王”。我坐在旁边的长椅上,看着她们在现代艺术与自然绿意间穿梭,忽然觉得,所谓生态园,不只是草木与建筑的融合,更是童年与时光的共生。</p> <p class="ql-block">园子深处,几座传统中式建筑静静伫立,雕花门窗、红金装饰,在冬日里透出几分暖意。我抱着安安坐在一把黑漆木椅上,她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菲菲坐在一旁,双手托腮,略带羞涩地望着我。脚下的石板路泛着微光,墙边的绿植在风中轻摇。那一刻,现代的喧嚣仿佛退去,只剩下祖孙三人与这座老味道的庭院,静静说着属于我们的家常话。</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庭院的黑桌旁稍作停留。我坐在中间,安安穿粉衣,菲菲穿紫衣,像两朵开在冬日里的花。她们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刚才看到的“彩虹环”和“蘑菇屋”,我则望着她们被风吹红的小脸,心里涌起一股暖流。这园子,既有现代艺术的张扬,又有传统建筑的沉静,就像我们这一代人,一边回望过去,一边牵着孩子走向未来。</p> <p class="ql-block">园内还藏着一处室内热带植物园,玻璃穹顶下,棕榈树高耸,溪水潺潺。我站在石径上,看着菲菲伸手轻触一片宽大的叶子,安安则兴奋地指着头顶飞过的仿真蝴蝶。我掏出手机,悄悄按下快门——那一刻,她俩的笑脸,比任何雕塑都更生动,比任何装置都更艺术。</p> <p class="ql-block">另一处室内花园里,一面覆满苔藓的假山静静立着,绿意盎然,仿佛从地底生长出来的梦境。安安贴着墙,小手轻轻抚摸那柔软的绿毯:“爷爷,这是小精灵住的地方吧?”菲菲则蹲在花丛边,数着一朵紫罗兰的花瓣。我站在她们身后,听风穿过玻璃顶的细微声响,忽然明白,所谓文化生态,不只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更是心与童真的共鸣。</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们跑过一片彩色地面,天空依旧阴沉,但孩子们的笑声却把灰暗撕开了一道口子。安安穿着紫外套,菲菲穿着粉外套,在图案斑斓的地面上追逐嬉戏,像两只不怕冷的小鸟。我跟在后面,脚步虽慢,心却轻快。这园子,有艺术的骨架,有自然的血肉,更有孩子们奔跑时扬起的笑声,织成了最温暖的魂。</p> <p class="ql-block">离开前,我们再次站在广场中央,回望那座红绿相间的艺术装置。三人并肩而立,安安在左,菲菲在右,我站在中间,像一座不动的桥。她们问我:“爷爷,我们明天还能来吗?”我笑着点头:“只要你们想来,爷爷就带你们来。”冬日的风掠过鹊山,吹不散这一路的暖意。这一天,不只是游览,更是一段被童真点亮的时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