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昵称:超燃 美篇号:5182524</p> 五年前在单位老同志家里看到一本《毛泽东传》,虽然对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故事感觉了解不少,但不系统,还想再读一读。读完《毛泽东传》再次全面了解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建立新中国的历程。称毛泽东为伟大领袖,是毛泽东身边包括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由衷的敬佩以及全国各界人民真心赞叹拥护所得来的。是毛泽东用一个个成功战例的事实证明得来的。看毛泽东领导红军、八路军、解放军从“打土豪分田地”、“抗日战争,游击战争”以及波澜壮阔的人民解放战争,一步步,从苦难走向辉煌,从防御到进攻,节节胜利的历史过程,真是心潮澎湃,畅快淋漓。 红军时期,毛泽东总结提出“敌来我走,敌驻我扰,敌退我追,敌疲我打”的16字游击战作战经验,在敌军数倍于我军的情况下打败国民党五次围剿中的四次,最后在博古、李德指挥下惨败,不得不走向长征。毛泽东带领红军四渡赤水(经典战例),成功摆脱敌人,到遵义终于重新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毛泽东意志坚定,对革命充满信心,看问题能看到全局,看到发展走向。他曾说:坐在指挥台上,只能看到地平线上已经出现的平常东西,不叫领导,只有当还没有出现明显东西的时候,就能看出要发展的普遍东西,才叫领导。事实证明毛主席总能比别人先见一着。在统一战线中,始终坚持“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不像陈独秀、王明在困难时期就对国民党抱有希望。 1942年春天,为了统一全党思想,在百忙中,在战争紧张时期,毛泽东亲力亲为,写报告,做演讲,还不行,就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发动整风运动,后来出现整风扩大化。在纠正错误方面,毛泽东在繁忙的工作中,始终坚持调查研究,当发现延安整风扩大化,在土地改革过程中有极左极右现象时,就及时亲笔写报告承认错误在自己,进行纠正。在三大战役前,毛主席规划要粟裕做好准备南下过长江插入国民党管理区,以便牵制敌军北上华北,但在粟裕认真分析困难,向他作了两千多字的报告后,他虚心改正方案。 毛泽东最可贵的就是能在关键时刻,能及时抓住关键问题,指明继续前进的方向,一般人很难敏锐的察觉转折时刻已经来临,毛泽东却能立刻比一般人要更早地,毫不含糊的看清楚这一切,然后深思熟练的提纲携领的提出新局面下应采取的措施,使人豁然开朗,这确是他的过人之处。例如千里挺进大别山,插入敌人心脏,虽然损失不小,但确实牵制了大批敌人兵力;抗战后蒋介石开始大规模发动内战,我军则主动放弃大批城镇(100多个县级以上城镇),使敌人增加守军,分散了兵力,我军则集中优势兵力个个歼灭其有生力量,加上我军始终以群众为基础,赢得老百姓信任,使我军越打越多,而国民党越打越少;三大战役,先打辽沈,先打锦州,截断东北军入关通道。辽沈战役结束后不休整立刻隐蔽入关包围平津,和平解放北平。然后以少胜多,围城打援,内部起义,淮海战役取得胜利;百万雄师过大江,追击两广敌军,采取大迂回,断其后路,逼其不得不打,最终全部消灭。这些都是毛泽东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领袖风采。 毛泽东礼贤下士,谦虚谨慎,赢得各民主党派的信任,使大批国民党元老,高级将领起义归附共产党。<br> 看毛泽东领导共产党与国民党斗智斗勇,以少胜多,与日军游击战争,节节胜利的场景,再次体会伟人风采,看书过程也是心情愉悦的过程,还使人对苦难增强毅力,对生活充满信心。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当日,毛泽东豪迈的写下《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p class="ql-block"> 建国后面对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在以美帝为首的联合国军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的情况下,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毅然决定出兵朝鲜取得抗美援朝胜利,以及中印边界战争胜利,用毛泽东的话就是“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之后开展的土地改革、“三反五反”和其他民主改革,还有“两弹一星”等科技上取得的成就,文化上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等一系列发展经济提高生产力和科技文化措施,使新生的共和国在世界民族之林真正的站了起来。100多个国家和我国建交,新生的共和国在世界面前展示出大国风范。</p> <p class="ql-block"> 尽管之后的土改、反右、文革扩大化确实影响了新中国的快速发展。但稳定统一的新中国是历史上从来没有的,这是任何人都不可比的,也为今天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基础。毛泽东对中国革命不可争论的功绩远大于他的过失,毛泽东的伟大功绩永远不可磨灭。他仍然受到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们的崇敬。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p> <p class="ql-block"> 说明:本文为五年前写的日记,原书看完后还给老同志,遗憾没有拍照,也没有记录下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