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连续几天的阴雨,宁波从夏热忽然变成秋凉。今日晴好,国庆兄弟说,别总闷在屋里,咱出去走走?于是,我和妻与国庆、奇男驱车来到江北区西北部的慈城古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近镇口的牌坊,跨过斑驳的石门槛,时间似乎骤然放缓了脚步。十月的阳光,透过高大樟树的枝叶,在青石板的路上洒下了细碎的光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穿行在古镇的街巷间,两侧是连绵的封火马头墙,青瓦白壁,缝隙间探出几缕青苔,透着一股江南水乡特有的潮湿与宁静。这座始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的古城,已在此静卧了一千三百多个春秋。它曾是浙东运河的要冲,商贾云集,舟楫往来;更在明清两代,考中五百一十九名进士和五名状元,成为“进士之乡”,名动天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行走在慈城古镇里,我试图从这些沉默的建筑中,捕捉往日的声息。雕花木窗后,是否曾有书生秉烛夜读?幽深的巷弄里,是否回荡过贩夫走卒的叫卖?每一块砖,或每一片瓦,都像是历史的见证,无声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被誉为“江南第一古县衙”的慈城县衙。它在镇里一隅,坐北朝南,颇具规模,是长江以南现在唯一保存完整的古县级官署衙门的建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踏入仪门,便进入了当年的政务中心。中轴线上,大堂、二堂、六房依次排开,布局严谨,彰显着古代官署的威严与秩序。漫步其中,仿佛能听到惊堂木的回响,看到胥吏匆匆的身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令我驻足良久的地方,是大堂后面的戒石亭。据说,亭中石碑上,原刻有“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的十六个字,那是刻于北宋年间的官缄。而如今镌刻的是《新石戒铭》: “一絲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看到这里,我不禁疑惑,原来的那块北宋“官缄戒石”给藏到哪里去了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穿过二堂,便是知县处理日常公务及起居的内宅。这里的氛围相对轻松。书房、花厅、居室一应俱全,让人得以窥见古代地方官吏工作与生活交织的真实状态。后花园虽然不很大,但亭台水榭,草木扶疏,想来也是当年县令在忙于繁杂公务之余,寻求片刻宁静的所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站在院中,我不禁想象:数百年前我为“知县”,或许也曾在此处徘徊,为辖境的民生疾苦而忧心,为断案的公正明察而殚精竭虑。这座县衙,不仅是一组建筑,更是一个庞大的帝国治理神经的末梢,是“皇权不下县”传统下,与百姓最为息息相关的权力象征和文化场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县衙出来,我们继续在古镇里信步而行。面前是一家咖啡店。国庆说,我们进去喝一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咖啡是现磨的,味道很浓郁。我谈起了一个话题。刚才在县衙的墙上,看到讲述古代“十位宁波籍好官”的图文介绍,排在第一位的是南宋宰相史浩。真的是无巧不巧,国庆就是这位宰相嫡亲传世的后代子孙。因此,我称这位老宰相是国庆的“老祖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说到“老祖宗”,国庆有些兴奋起来,他侃侃而谈。我查了下百度: 史浩(1106年—1194年),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是南宋著名政治家、词人,官至尚书右仆射(右丞相),封魏国公,后追封会稽郡王、越王,谥号忠定。 他曾主导为岳飞平反冤狱。力主和议,反对贸然北伐。著有《尚书讲义》、《鄮峰真隐漫录》等著作,对南宋的政治与文化影响深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国庆说,史家一门出过三位宰相,史浩人品方正,为国为民,是个难得的好官;剩下两位口碑不怎么样,是为“奸相”。本来,史家族谱有国庆父亲的排名和辈份的记载,因其早年参加革命,改为李姓。所以,本应承继史姓的国庆,亦随父取了姓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驱车归途。回首望去,夕阳为古镇披上一层温暖的金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趟慈城古镇之行,看的不仅是古建筑的风貌,更是一次与古镇的悄然对话。那县衙戒石上的箴言,如同古镇的灵魂,它提醒着来来往往的人们,关注对百姓、权力、责任以及社会文明的恒久思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24日于宁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