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一生至少要去一次的国家(4)- 走进古老的童话又回到现在的首都

茹月

<p class="ql-block">第九天,我们开始前往卡帕多西亚(Cappadocia)去参观著名的岩石修道院。不过在途中我们先去参观了公元1200年塞尔柱人(seljuks)修建的苏丹汗驿站(Caravanserai of Sultan Han)。去年春天,我与家人到中国的云南旅游。特意去了丝绸之路在中国的商路-茶马古道上的多个古城。这些古城是因马帮商队中途休息的需要而衍生的,比如说沙溪、喜洲、束河和丽江这些已经有500-800年历史的古镇。那时的云南人,家中的年轻男性大多跑马帮赚钱,留下女人和孩子在家务农。所以直到今天,男人们早已不再远途劳累,却仍然保留着不做农活,不做家务的习惯。这次来到土耳其,没有想到的是,我们看到了来自中国的货物,是怎样在不断转手贸易后,经尼泊尔和印度来到土耳其地区,并通过土耳其海峡沿岸,前往欧洲的。这个无意之中排入我们的土耳其行程的苏丹汗驿站,就是古时的马帮商队在半路歇脚过夜的地方。我确定这些商队运送的货品来自中国的一个原因是,我们的土耳其导游说,当商人们从中国带来丝绸的时候,也曾带来蚕蛹,所以土耳其人很早也学会了养蚕,抽丝,使得这里成为了丝绸的产地。</p><p class="ql-block">来自中国的丝绸和茶叶经过这么远的运输,到达土耳其时,已经非常贵重了。为了保护这些昂贵的商品,也为了显示国家的权威,当时控制着这个地区的塞尔柱国王决定,在马帮走过的沿途每隔40公里(一天的路程)修建一个驿站,为马帮队提供一个舒适和安全的休息和礼拜场的场所。我们参访的苏丹汗商队驿站是其中比较大的一个。即使在今天这个驿站还是高大和华丽得不像是为普通商人贩运的住所,而更像是教堂。驿站是用坚固的岩石建筑的。四周围起来,只有一个大门出入。塞尔柱是突厥人,他们保留着草原生活的习惯,喜欢每家每户围成一圈地居住在一起。这座驿站里面有巨大的大厅和雕花的大门,纹样是典型的塞尔柱风格。这个驿站建于1229年,正好与中国云南的古镇年代相当。它是坚固的石头建造的,直到现在依然完好,像新的一样。这样的驿站在这个地区还有好几座。在我下面的照片里,可以看到这座驿站的建筑风格和规模。</p><p class="ql-block">在这座驿站里,还展出了许多古老的土耳其地毯。地毯旁边注明的年代,是几百前以前织就的地毯。土耳其是一个到处有古董,什么都够老的国家。也许因为,在历史上这个地区一直是人人想占领,又人人都留下生活遗迹的地方。在驿站里,我们还碰到了一个自称是市长的年轻人,他似乎在负责驿站里的茶水摊儿。令我疑惑的是,这里的人们真的生活平静到镇长无事可做,要来看着旅游点的茶水摊吗?不过这确实是个不错的喝茶摊,如果我是自由行,一定要在这里喝一杯土耳其茶,体验古代马帮人的生活。可惜我们的行程没有留喝茶的时间。</p><p class="ql-block">继续行程,下午我们抵达于尔居普(Urgup)镇,入住Dinler Hotel Urgup 酒店。酒店后院就可以看到不太高但是很奇特的城堡山。山上开凿着很多岩洞旅馆。我们就是为这里的卡帕多西亚人在山上修筑的东正教堂,和他们为躲避迫害而修筑的地下城而来。 </p><p class="ql-block">卡帕多西亚(Cappadocia)是希腊化(Hellenistic)时代的一个伊朗王国。卡帕多西亚统治者接受了许多希腊文化,教育和语言也采用希腊语,但他们的国家仍然保留了伊朗名字,王国也保留了重要的波斯文化遗产。公元17年这里被罗马皇帝提比略(Tiberius)并入罗马帝国。在拜占庭时期,卡帕多西亚人开始在山上修建修道院,用于教士修行。我们第二天参访的格雷梅露天博物馆(Goreme Open-Air Museum)代表着这些修行的修道院的建筑和艺术水平。这让我想起了在希腊我们曾经参观过的迈泰奥拉空中修道院。那里的东正教徒们也为了清修跑到深山岩石的顶上建造修道院。封住所有的进出口,与世隔绝,终生祈祷。在这里我看到了相同的信仰行为,只不过这里的教徒/修士们,在形状独特的崖壁上开凿石屋,建造教堂。同样地,他们倾尽毕生,细腻地描绘着耶稣的一生。表现他们对宗教最诚挚的修行。这样折磨自己的宗教,肯定不会有特别多的人跟随,也注定了他们的势力越来越弱,最后被迫离开。这个地区被伊斯兰教逐步占领的时候,卡帕多西亚人扩建了凯马克勒(Kaymakli underground city)等多个地下城,用于躲避宗教迫害。</p><p class="ql-block">整个卡帕多西亚地区的地质,是由远古时期三座大火山喷发的灰烬和溶岩组成。经过几十万年的雨水冲刷和风化,其中比较松散的表层形成了有如精灵烟囱的柱形结构。而火山灰具有柔软,易挖掘,但暴露在空气中表面会迅速硬化保持形状的特点。这为卡帕多西亚人提供了非常好的穴居材质。因此,他们在公元9-12世纪时在这个地区开凿了许多教堂,并在崖壁上挖洞穴居,形成了极有特色的格雷梅露天博物馆教堂和建筑群。同时,为了躲避契丹和伊斯兰教的迫害,他们还在地下挖了规模庞大的地下城市。规模之大,可以容纳3万人同时居住好几个月。这些地下城,甚至可达八层之深。我们游览了凯马克勒地下城,尽管只开放了上面的四层,但仍然可以看到里面功能齐全,房间很大。这种生活方式的形成,与当时的宗教迫害和当地独特的地质环境都有关系。</p><p class="ql-block">卡帕多西亚是一个非常值得去的景点。那里的地貌非常奇特,不可错过。但最难得的是,在这样奇特的环境中,我们能够见到过去的人是如何以一种独特的方式生活。当自然奇观,加上人类独特的生活方式,再融入宗教和艺术,归入到历史的长卷中时,所有这一切都变得非常有意思。这短短两天的旅行给了我太多太多的信息,我的收获远远超出了付出。这样的旅行太值得了。</p><p class="ql-block">离开卡帕多西亚以后,我们前往了这次旅行的最后一个景点,土耳其的首都安卡拉。为什么土耳其的首都没有选择在最重要的城市伊斯坦布尔,而是建在远离所有主要城市,而且不在沿海的安卡拉呢。导游告诉我们,这是土耳其的建国国父的严谨考虑。为了保证土耳其新政府的安全,他选择了土耳其国土的中心位置,作为新土耳其的首都,就是今天的安卡拉。这似乎与美国首都华盛顿差不多,没有在纽约和费城这样的大都市建立首都。而是选择一个新地区建设新首都。</p><p class="ql-block">在安卡拉的一天游览,我们主要参观了阿塔图尔克陵墓(Anıtkabir)。它是现代土耳其国父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的陵墓与纪念馆,也是现代土耳其最具代表意义的建筑,它融合古典与现代建筑风格。既有奥斯曼风格的庭院和围廊,也有现代的阶梯和大厅。在陵墓的棺椁存放处,甚至能够看到类似中山陵的设计。我挺喜欢它的独特结构。更好的是,在陵墓周围的围廊里,有长长的展厅,展示土耳其共和国成立的历史。特别是有关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的生平和各种战争时期的照片和遗物。这个纪念馆对于土耳其人来说非常重要,我看到很多学生前来给国父献花。据说土耳其的学校常常会带着毕业生到国父纪念馆来进行爱国教育。我相信每一个土耳其人都来过这里。</p><p class="ql-block">在土耳其好像每一个城市都有一个藏有价值连城文物的考古博物馆。我觉得,他们只不过是把附近那些遗弃在荒野中的文物收集起来,找一个安全,遮挡风雨的地方,分门别类地保护起来,就足以有藏品丰富的博物馆了。在安卡拉,我们也要去一个博物馆,它是安纳托利亚文明博物馆(Museum of Anatolian Civilizations)。这个博物馆代表了国家的研究水平的,它收藏了从旧石器、赫梯、弗里吉亚到罗马、拜占庭等时期的珍贵文物:赫梯楔形文字石碑、青铜太阳圆盘、早期人像雕塑等。</p><p class="ql-block">离开安卡拉后,我们直接回到了伊斯坦布尔,然后从那里启程回美国。这十三天的旅游,太丰富了。感觉就是走马观花,还有许多值得看的景点没有看到。土耳其是一个神奇的国家,这里是世界宗教和文化的交汇处。在土耳其,你可以了解近代世界史,亲眼看到各种宗教和世界各国文化的演化、发展和融合。土耳其人并不像我曾经想象的狂热,他们确实是伊斯兰教的忠实信徒,但是他们也很随和和真诚。我开始喜欢上了土耳其这个国家和那里的人民。(茹月写于2025年10月24日宾州)</p> <p class="ql-block">路边的这座雪山特雄伟。</p> <p class="ql-block">苏丹汉是一座规模宏大、意义非凡的13世纪塞尔柱(Seljuk)商队驿站,位于土耳其阿克萨赖(Aksaray)省苏丹汉镇(Sultanhan)。它是阿克萨赖周边三座重要的商队驿站之一,位于阿克萨赖以西约40公里(25英里)处,通往(科尼亚Konya)的路上。</p><p class="ql-block">塞尔柱帝国是一个中世纪盛期的突厥-波斯文化逊尼派穆斯林帝国,由乌古斯突厥人的钦尼克分支建立和统治。 帝国总面积为 390 万平方公里(150 万平方英里),西起安纳托利亚和黎凡特,东至兴都库什山脉,北起中亚,南至波斯湾,帝国时期从 1037 年持续到 1308 年。</p> 苏丹汉商队驿站从外表看是一个围起来的四方形城。全部用岩石砌成。大门雕刻着精美的Seljuk纹样。城墙坚固,高大。看得出来,住在这里面的商队是非常安全的。 大门像花瓣一样的尖顶里面是精细的藻井纹样。 大门上的镂空石刻非常精细。这些石刻已经有800年的历史了。 在大门两侧各有一个小壁龛,也雕刻得极为精美。 大门内有土耳其和英文的介绍板。版面是铜的,光滑到可以像镜子一样照出游客的影像。 <p class="ql-block">院子后面是做礼拜的大厅带有尖顶。前面的小院中间有一个小礼拜堂一样的小厅,其实下面是一个储水池,用于礼拜之前洗净。这座驿站的特点是在院子的后面有一个非常大的礼拜堂大厅。在院子的左边是分隔出来的旅人居住的石屋,右边是储藏室和马厩。整个建筑是信仰与商业并重的空间,反映了塞尔柱帝国对伊斯兰教仪式的重视,也体现“旅途中的信仰庇护”。在驿站内广场的中间,是一个方形的小厅,可以取水在礼拜前洗净。这个广场,让我想起了云南许多古城中都有的四方街,也是房子建在四周,围着中间的广场,人们在广场里交换货物,饮水,聚集活动。</p> 从这个门进入后面的大厅。 这个厅非常大。用拱门和拱顶支撑整个屋顶。 我们去的时候大厅里有古土耳其地毯展示。也许我不应当把这些地毯称为土耳其地毯。800年前这里还不叫土耳其,不过契丹是土耳其奥斯曼的前身,是同一个人种的人。地毯对于契丹和土耳其人来说就是他们最主要的居家用品。像现代的家具一样重要。 厅里的正中央是穹顶。人们应当是在这里做礼拜的。典型的清真寺结构。 这些已经有几百年的地毯,纹样和颜色非常漂亮的。 即使这张已经残破的地毯,仍然可以看出纹样很复杂,颜色很丰富。 这是旅人们居住的房间。没有窗户,席地铺上地毯就可以休息了。在每一个拱门洞里,都分隔成像这样的单间,给人们一定的私密性居住。这样的房间,感觉和住在岩洞里差不多。 在院子的右边是这样敞开的拱门长廊,这里过去应当是马厩。现在变成了茶座。这个管理插座的人,对我们说他是这个镇的镇长。看他这个穿着挺像市长,可是我不明白,这个市长似乎没什么事可做,在这里看管茶座。也许是我们这些游客对于这个镇来说非常重要。 我很喜欢这些具有契丹特色的装饰大盘。我先生在中国内蒙古长大,他对这样的蒙古风俗画,有亲切感。 这个木雕饰物是不是真的老物件,我没来得及仔细看。 <p class="ql-block">离开驿站以后,我们前往土耳其最独特的卡帕多西亚(Cappadocia)。在这里最重要的景点是卡帕多西亚人修建在山里的教堂和地下的防御城市,当然还有乘坐热气球的项目。</p> <p class="ql-block">格雷梅露天博物馆(Goreme Open-Air Museum)有几个非常著名的教堂。在这个主要由火山灰组成的山区,极适合人们在山体上挖出洞穴,与世隔绝地在这里修行。因为长期风化的结果,这里的地貌非常奇特,出现许多精灵烟囱一样的柱状地貌。而修士们在这些又细又高的烟囱上也挖出洞穴居住。</p> 离格雷梅露天博物馆最近的是尔居普(Urgup)镇,我们入住的Dinler Hotel Urgup 酒店离著名的城堡山很近。从酒店的后院可以看到城堡山有很多岩洞的居所。后来我才知道,那些就是在卡帕多西亚著名的岩石旅馆。以后再来土耳其的话,我很想试试在那样的旅店住一住。城堡山也可以乘坐热气球,观赏卡帕多西亚山体奇特的景观。这里的热气球排名世界第一。 夜晚的山崖景象。 早上可以在酒店的后面看到热气球从城堡山上升空。 格雷梅露天博物馆(Goreme Open-Air Museum)进口处。 这个孤零零地树立在那里的石头城堡。在它的岩体上,也被开凿了供人居住的房间。 在那里有很多这样的野麦子。我不知道它们是不是以前卡帕多西亚人的食物。 这里的岩石常常都戴着这样的帽子。 这个像骆驼的岩石不知道在800年前是不是就是这样孤零零地站在这里。 这是一对恋人在接吻吧? 在山上住满了人吧? 不知道住在这根石柱上的人是怎么爬上去的。也许上面那个洞是为了躲避攻击或者存储有价值的物品。 在这里有平台和很多小洞。这是养鸽子的地方,据说养鸽子是为了收集鸽子粪,用于种庄稼。 这里人们几乎要把这座山头掏空了。 太奇特了,又是一座被卡帕多西亚人掏空的山头。住在里面的人应当有现在住楼房的感觉吧? 很喜欢那天的白云。 黑暗教堂(Dark Church)是格雷梅露天博物馆(Goreme Open-Air Museum)保存最完好,色彩最鲜艳的拜占庭时期壁画教堂之一,被认为是中世纪卡帕多奇亚宗教艺术的巅峰代表。大约建于 11世纪(拜占庭帝国中晚期)。是修道士生活和礼拜的教堂之一,属于当时的修道院群体建筑。教堂的土耳其语“Karanlık” 意为 “黑暗”,因此翻译为“Dark Church“<br>教堂内部只有一个很小的窗户。这个教堂之所以著名,因为它的壁画为拜占庭晚期的正统风格,颜料鲜艳、线条流畅;使用红、蓝、金色调,以蛋彩画法(tempera)绘制在石膏底上;保存状况极好,几乎没有褪色或剥落。壁画主题完整,涵盖了基督教的主要圣经故事,包括:基督生平:报喜、诞生、受洗、最后的晚餐;受难与复活:被钉十字架、下地狱、复活;<br>升天与再临;还有圣徒、天使和殉道者的图像;穹顶中央绘有全能的基督(Christ Pantocrator),象征上帝的主权与审判。因为教堂内部不允许拍照,所以没有内部的照片。<br> The Dark Church入口处。 鞋印教堂(The Church with Sandals)。门口地面上两枚深深的脚印相传是升天的基督或某位圣徒留下的“脚印”,象征信徒“追随基督的脚步”。这个教堂里面也有许多精美的壁画。也是公元11世纪,拜占庭时期建造的。 Maltese Cross Church <p class="ql-block">参观凯马克勒地下城。在卡帕多西亚地区有好几个著名的地下城。我们参观了一个比较近的,但不是最大的。这些地下城主要是为了躲避战乱和宗教迫害。</p> 进入地下城,要经过很狭窄的地道。 <p class="ql-block">到了里面才发现,其实山体里的房间和大厅非常宽阔。通道汇集处和大厅里,会有这样的柱子。</p> 在这么庞大的地下空间里,通风和窗户很重要。这样的透气通道非常巧妙。 这是存储酒和粮食的地窖。 又是一个透气孔。从很高的地方通出去。应当有烟筒的效果。 这里还安装了一道滚石门。我想这个石磙子是直接从山上挖出来的,从来都拿不出来的。这里的火山灰材料,本身很软易于挖掘成为各种形状,但是一旦形成表面以后,表层就会马上硬化成为非常坚硬的材料,不再变形。这使得卡帕多西亚人创造了复杂的各种地下空间,这些地下城和山上挖出来的洞穴和教堂,可以使用很久,又保存了几百年仍然完好无损。 敌人来犯的时候,这个石磙门会被推出去,封死道口。 这座岩柱下面也有一个挖出的房间。 房间里铺着地毯,展示卡帕多西亚人生活的场景。在这里就看出了地毯对于卡帕多西亚人的重要了。 帕纳吉亚查尔肯教堂(The church of Panagia Chalkeon) 埃尔马勒教堂(Elmalı Kilise) 在这山中竟然有葡萄园。这里的葡萄能够直立生长说明这里并不十分缺少雨水。 <p class="ql-block">晚上我们回到了尔居普(Urgup)镇。到镇里一个当地特色的餐馆去吃晚饭。Gate1特意找了这家做当地石罐烧羊肉的餐馆。这种作法应当是早年这里的卡帕多西亚人的吃法吧。说实话,我没觉得那羊肉做得很好吃。好像太硬了。不过这家餐馆坐落在镇中心的位置,可以看到对面的山崖。同样地,山崖上开凿了不少石洞房屋。应当是现代的旅馆吧。</p> 对面的山崖在夕阳下变成橙黄色。 有许多石屋在山体里。 古法烹饪的石罐羊肉上来了。 羊肉看起来不错。就是非常硬,味道没有炖到肉里去。 我们吃完饭走出餐馆,看到对面山上的灯火在黑暗中闪耀。 <p class="ql-block">在这一路上,我们曾经有机会在小摊上买点纪念品。记得大的加油站或者休息站有时就会有不错的商品。价格比市里商业中心好很多。</p> <p class="ql-block">土耳其的纯棉衣裙很值得买。他们织的布很透气,不会热。颜色是天然染料,所以不会掉色。我买了几件,确实这样。</p> <p class="ql-block">旅游购物是一定不能少的。Gate1也会有几次。但是他们不会强迫购物。有一家做瓷器的作坊有很多精致的瓷器。土耳其特色的手绘花纹,风格独特,非常好看。这些瓷器很贵,所以都藏在地下室里。我们到地下室去挑选。不过瓷器不适合旅行,而且太贵了,所以买的人不多。</p> 作坊里的手艺人给我们示范做一个环状酒壶。软泥在他的手里,很快就变成了图中左上角的那种壶。很神奇。而之所以要做成环状的,是因为这样的壶可以扛在肩上给客人倒酒。 这些纹饰都是手工画的,太精彩了。 说实话我真的很喜欢这些瓷器。可是挑花了眼,而且很难带在路上,只好作罢。 很多瓷器的色彩材料是夜光的。所以在暗室会发光。 这幅画是现代纹样,我也很喜欢。 没买瓷器,我倒是买了这张手工编织的纯羊毛地毯。实在喜欢这种奥斯曼图样的土耳其地毯。据说土耳其地毯与波斯地毯不同。土耳其地毯起源于契丹游牧民族,打的是对称双节,所以特别结实,有立体感,体现的是游牧民族的几何秩序与象征精神。使用几百年都不会坏,可以在家庭里传承。而波斯地毯起源于古波斯王朝,打单结,所以不那么结实,但纹饰更丰富,颜色更柔和,纹样复杂生动。波斯地毯展现的是宫廷文化的精致艺术与花卉之美。 <p class="ql-block">离开卡帕多西亚,我们的最后一站是安卡拉,土耳其的首都。</p> 安卡拉旁的人工湖。 这里看起来安静富裕。 城里有许多现代化的高楼。 我们在市中心下车。在一家购物中心自己买中午饭。Gate1平均每天会提供一次免费餐。其它一顿要我们自己买。这样也好,我们有机会尝试自己想吃的当地食物。 导游带我们来到这家商业大楼的四层。这里是美食区。见到了我们熟悉的麦当娜汉堡包和Pizza。 看了很多,最后还是只喜欢这种在希腊也吃过的烤肉。 第二天上午,我们前往阿塔图尔克陵墓(Anıtkabir)。它是现代土耳其国父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的陵墓与纪念馆。纪念馆有哨兵守卫。不能小看土耳其军队,他们曾经打败了英法澳印度新西兰组成的联合军。应当是善战的军队。 那天挺热,这哨兵站在这里也是挺辛苦的。他一动不动。 这座建筑有些像;林肯纪念堂的。但是柱子不是传统的罗马柱,而是方形的柱子。 边廊把广场全部围了起来,在内部形成一个很大的方形院子。院子的地面用彩色石头拼出典型的土耳其菱形图案。 礼仪兵出来了。 礼仪兵引导着一群学生进入纪念堂。 纪念堂内,非常高大宽敞。地面使用的大理石很讲究。色彩鲜艳。学生们似乎在向国父献花,宣誓。 边廊的顶也很漂亮。纹饰是典型的土耳其风格。结构很简洁。 纪念堂的墙壁上有浅刻的浮雕。 纪念堂里有卧着两排石狮的甬道。 这些石头狮子,见棱见角,是土耳其的风格吗?与传统的希腊雕刻不同。 <p class="ql-block">在安卡拉我们参观了最后一个博物馆-安卡拉安纳托利亚文明博物馆(ANKARA ANATOLIAN CIVILIZATIONS MUSEUM)。这里收集了很多在土耳其地区发现的人类早期文明的历史文物。</p> 进入安卡拉安纳托利亚文明博物馆(ANKARA ANATOLIAN CIVILIZATIONS MUSEUM)。 早期的人类头骨化石和与这个时期有关的动物骨骼化石。 古人在山崖上绘制的野猪画像。。 早期的象征人类母亲的女神。 更多的古人岩石绘画。 远古石器时代人类使用过的石头砍刀和工具。 古人在崖壁石头上画的鹿。 那个时期这只鹿的雕塑,简洁生动。古人很早就喜欢金饰。 古时,人类用黄土将所见到的很多动物制作成器物,也许为祭祀时使用。 这个缸很精致。 阿拉伯人在公元前二世纪控制比特利斯(Bitlis)。这是那个时期的石雕。 这尊石灰岩雕像是弗里吉亚的母神西布莉,两侧各有一位男性人物,于公元前6世纪在博阿兹柯伊出土。 乌拉尔图(Urartian)文明时期的三角象牙狮子雕刻。 史前的玛瑙和其它宝石项链。 在安纳托利亚(Anatolia)的阿斯兰特佩土丘(Aslantepe)发现的石狮子雕像。阿斯兰特佩土丘是一座5000年前的古迹。属于铜石并用时代和赫梯(Hittite)晚期。安纳托利亚(Anatolia)最早的主要帝国是赫梯帝国。从公元前18世纪到公元前13世纪,赫梯人实现了安纳托利亚的政治统一。他们建立了古赫梯王国,最终以哈图沙 (Hattusa)为都城。这个联盟的主要成员包括卢维人、帕莱人、尼西人,他们在公元前2000年之前就已进入安纳托利亚。 苏鲁梅利(Sulumeli)国王向神灵献祭。来自阿斯兰特佩(Aslantepe)的玄武岩浮雕。 图片中的雕像是穆塔卢国王的雕像,他是公元前8世纪的一位地方统治者,隶属于亚述国王萨尔贡二世。这尊雕像是在土耳其阿斯兰特佩土丘古墓遗址中发现的。 赫梯时期双头狮身人面像(Two-Headed Sphinx)。 赫梯战士乘坐战车。帝国后期。这样的场景在埃及雕刻中也常见到。 赫梯狮身人面像,阿拉贾霍尤克,公元前1500-1300年 库巴巴女王(Kubaba)。她在美索不达米亚的古城基什酿造并销售啤酒。我感兴趣的是,在古埃及有类似的一手持生命之钥匙,一手拿麦穗或者花的王,向神敬献。 战神石灰岩浮雕,哈图沙(Hattusa)出土,公元前 14-13 世纪。同样姿势和雕刻手法的石雕在同一时期的埃及也很多。 大理石野猪狩猎雕像,发现于安卡拉,公元2世纪 一个几乎完好的镶嵌木桌。来自戈尔迪翁大古墓(Great Tumulus at Gordion),弗里吉亚(Phrygian)时期,公元前 8 世纪末 叙利亚-赫梯陶俑,赫梯女神 弗里吉亚(Phrygian)陶土大壶,带把手,饰有动物图案,来自戈尔迪翁(Gordion)。 公元前 7 世纪弗里吉亚人(Phrygian)的建筑和雕刻。 博物馆的院子里,摆了许多古董陶罐。陶罐非常大,好像是装酒用的。 这个应当是现代的雕塑吧? 博物馆的院子,布置得很符合这个博物馆的氛围。感觉土耳其的博物馆水平很高。应当比中国的博物馆展示和保管水平高很多。 旅行十几天了,我们很少吃中餐。在这个大城市里,还真找到了一家似乎东北人开的中餐馆。据说在当地很有名。我们到那儿以后,发现同行的其它韩国人和台湾人都不约而同地来到了这家餐馆。看来中国胃确实有共同的喜好。 这馄饨汤典型但是及一般。 这羊排炖的好极了。 这一排小菜挺不错。 这种土耳其式的Pizza很不错。 <p class="ql-block">茹月写于2025年10月24日宾州。</p><p class="ql-block">更多茹月游记:</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g7kt3kd" target="_blank">土耳其,一生至少应当去一次的国家-(1)伊斯坦布尔</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9td7ykc" target="_blank">在希腊废墟中追寻欧洲文明起源(1)-今天的雅典</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yv6vua5" target="_blank">埃及行第一天:在战争的阴云下来到埃及</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4l1xfin" target="_blank">2024云南行,我向往的南国边陲风光(1)- 昆明</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3x3kzw2" target="_blank">第一次参加美国艺术家的街头艺术节</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