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称: Feng 美篇号:14202127</p> <p class="ql-block">水上雄关</p><p class="ql-block">十月三日一早,我们从葫芦岛市出发,直奔绥中九门口村,九门位于两山之间,进可攻退可守,又因地势原因雨季门下成河,故为水上长城。这里地处秦皇岛和葫芦岛的交界处,一路过来山野均是苹果园林。当九门口长城那横跨九江河的雄姿闯入视野时,心中依然为之一震。它与众不同,不仅在于它是“第一处水上长城”,更在于其城桥之上巍峨的敌楼,让人不禁想象,在那厚重的城墙之后,是否曾有一座运筹帷幄的将军府,如同心脏一般,指挥着这条巨龙的脉搏?这个念头的升起,让眼前的山水长城,瞬间蒙上了一层神秘的历史面纱。</p> <p class="ql-block">将军府中思帷幄</p><p class="ql-block">进入九门口穿过水上城桥,并未直接攀登,而是折入一座复原的将军府。将军府是明代蓟镇长城东段的重要军事指挥机构遗址,作为“京东首关”的核心防御设施而建。青砖灰瓦,红漆大门,内陈设简朴,却透着一股森严。站在沙盘前,仿佛能看见那位戍边主将紧锁的眉头,他指尖划过山川河流,推演着敌军的来犯之路。书房里,笔墨纸砚犹存,似乎刚刚批阅完一封紧急军报。窗外是士兵操练的呐喊与潺潺流水声,此处的将军府,是杀戮战场上的一个理智与灵魂的栖所,所有的生死决策,都曾在这方寸之间酝酿。</p> <p class="ql-block">作为东北首个世界文化遗产地,其军事防御体系代表明代长城建筑巅峰,出土铁炮、石炮、青花瓷碗等文物,印证历史。万里长城-九门口南起老牛山北侧山崖,北至20号敌楼止,共1980米,呈南北走向。其布局包括长城墙体、跨河城桥、一片石关城与墙体两侧的烽火台、拦马沟(壕堑)、拦马墙、哨楼、营盘等,从老牛山北12号敌楼至20号敌楼计有九座敌楼,一座墙台,在城桥的两端有两座边台,桥身筑有八个梭形桥墩,其城桥外侧两边增筑两座围城,这些建筑结构,形成一个攻可进,退可守,纵深数里的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p> <p class="ql-block">水上雄关与梵音净土</p><p class="ql-block">站在九门口长城的城桥上,脚下是九江河水,眼前是绵延的敌楼。然而,最引人注目的,并非只有这军事建筑的雄浑。在水门之畔,一座青砖灰瓦的寺院静静依偎,这便是“慈恩禅寺”。长城的刚猛与佛寺的慈悲在此形成奇妙的对照,仿佛在诉说,这片兵家必争之地,除了金戈铁马,也曾寄托着人们对和平与安宁的最深切祈愿。</p> <p class="ql-block">登临与怀古</p><p class="ql-block">穿过水上城桥,开始沿着山势向上攀登。石阶陡峭,每一步都让人喘息,却也让人更能体会古代戍边将士的艰辛。站在敌楼的瞭望口极目远眺,视野豁然开朗。整段长城的走势、九道水门的布局尽收眼底,其设计之精巧,令人叹服。山、水、城在此完美融合,构成了一道易守难攻的天堑。闭上眼,风中似乎带来了数百年前的号角与喊杀声。李自成与吴三桂曾在此激战,明清的命运于此转折。这“兵家必争之地”的称号,绝非虚名,每一块砖石都浸透着历史的重量。</p> <p class="ql-block">跨河城桥:横跨九江河,由八个梭形桥墩支撑,形成九座泄水城门,实现“城在水上走,水在城中流”的奇观。河床铺设7000平方米巨型条石,以铁水浇注银锭扣连接,形成“一片石”结构,兼具防洪与军事功能。</p> <p class="ql-block">九门口水上长城,距山海关15公里,全长1704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以前,这里是重要的军事关口,也是中国万里长城中唯一的一段水上长城,其跨河墙长达100多米。2002年9月,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据文献记载,九门口长城始建于北齐(公元479-502年),现存的九门口长城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其后又进行多次修复。近年来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铁炮、石炮、青花瓷碗、大缸等大批文物,反映了明代军事防御情况和军士驻守长城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明暗交织的防御体系</p><p class="ql-block">我们走进了著名的长城隧道——“围城”。这幽深的地下迷宫,是长城防御体系的血脉。它与地上的将军府(大脑)和祠庙(灵魂)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想象士兵们从这里秘密调动,粮草在此囤积,而所有的指令,都来自那座地上的府邸。生与死,军事与信仰,在地上与地下,在明处与暗处,交织成一张无比坚韧的网,守护着关内的万家灯火。</p> <p class="ql-block">明长城隧道(古暗道)全长1027米,位于长城山体内,含29个功能洞室(如号钟室、兵器室、水井房),可屯兵约2000人,是明代秘密军事通道。</p> <p class="ql-block">九江河对面山上的敌楼和烽花台,戒备森严的布局。</p> <p class="ql-block">历史的回响</p><p class="ql-block">夕阳下,九门口长城的轮廓愈发清晰。它不再只是一段冰冷的军事工事,而是一个完整的、曾充满呼吸的历史现场。它有将军府的谋略,有藏兵洞的坚韧,更有慈恩禅寺所代表的、对和平与安宁的永恒向往。这段游记,也因此成为一次对战争与和平、杀戮与慈悲的深刻体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