垛庄磨二起,红叶艳欲滴 ——第371次户外活动纪行

光明磊落

2025年10月25日,星期六。我们一行十人,自驾两车,在群主洪七公的带领下,前往章丘区垛庄镇琴子村,攀登磨二起,观赏红叶。<br> 琴子村坐落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垛庄镇西南部,地处海山脚下、海山湖(海山水库)之畔,是一个回汉聚居的生态山村。<br> 琴子村分为上琴子和下琴子两个自然村。关于村名的起源,有两种说法:其一,明代弭祖因战乱迁居于此,发现泉眼水流撞击岩石发出琴音,于是以“琴泉”命名,后逐渐演变为“琴子”;其二,因明初在此擒获贼寇,故而得名 “擒子”,之后谐音为“琴子”。村落始建于明代,至今已有600 余年历史,现存清代石屋、古桥等遗迹,依旧保留着传统的山村格局。<br>  8:15,我们抵达上琴子村,将车停在村中的活动场地,村后的山坡上,红叶已然映入眼帘。 我们整理好行装,穿过村庄,朝着西面的山坡攀爬而去。刚出村便发现,这里全是沉积岩中的页岩,具有明显的薄页状层理构造,稍受击打便易裂成碎片。 穿过一片柏树林,山坡上一撮一簇的红叶点缀在绿色植被之中,煞是好看。 继续向上攀登一阵,莲华山的主峰 ——“磨二起”便映入眼帘。只见“磨二起”如巨人般傲然矗立,灰白色的岩壁陡峭险峻,纹理褶皱间尽显岁月雕琢的沧桑。山峰石缝间顽强生长着几棵零零星星的小柏树,为冷峻的山岩增添了几分生机。 身旁陆续出现黄栌树,红彤彤的叶子惹人喜爱。远处山梁上红叶成片,只可惜今日阴天,光线欠佳,影响了观赏效果。 我们右转,朝西南方向攀爬,迂回向“磨二起”进发。沿途页岩铺就的小径破碎如鱼鳞,每一步都得踩稳碎石,防滑鞋底有时都会被棱角硌得生疼,行走颇为艰难。 经过一番艰难攀爬,我们到达两峰之间的垭口。随后左转向南,穿过柏树林,登上了“磨二起”。峰顶开阔如台,长满了茂密的柏树。 “磨二起”因从远处眺望,山体形态宛如上下两扇堆叠的石磨而得名,海拔763米,是莲华山山脉的核心地标。它又名“灵鹫顶”,因山藏古寺、佛法兴盛而闻名。<br> 磨二起地处莲华山腹地,与泰山北麓诸峰相连,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山势险峻且植被茂密。其山体由坚硬的花岗岩构成,经过长期风化侵蚀,形成了独特的“磨盘”造型。由于山势险峻,被驴友界称作“章丘二险”之一(另一险为海山)。<br>  站在磨二起顶部,已看不到其自身的陡峭险峻。但其一侧的石柱山峰却格外引人注目。只见一柱奇石拔地而起,如天神遗落的玉笋直刺苍穹。灰白色的岩壁层层叠叠,纹理如岁月镌刻的皱纹,每一道裂隙都仿佛在诉说地质运动的沧桑。岩石表面或苍黑、或浅灰,斑驳间透着花岗岩的坚硬质感,几处岩缝中倔强钻出的小松柏,虬曲的枝干在峰顶撑开一片绿意,与冷峻的石身形成强烈反差。 它孤立于群峰之间,底部被五彩山林簇拥 —— 黄栌、绿柏、黄红交织成锦绣地毯,远处山峦在薄雾中若隐若现,更衬得这石柱峰如孤胆侠客,于天地间独显峥嵘。它以近乎垂直的姿态傲立,似要冲破云霄,又似定海神针,将“章丘二险”的险峻孤绝,凝练成一处惊心动魄的山野奇观。<br>  我们迫不及待地与之合影留念,可惜因拍摄角度问题,未能拍出石柱峰的雄姿。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章丘山峰磨二起,</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崖陡险峻令人悸。</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与海山称二险地,</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难分伯仲谁第一。</div> 我们返回到山垭口,朝东北方向行进。翻过一座山头后,再回望磨二起,那景色美得无与伦比。<br>  但见磨二起的山林似一幅浓墨重彩的织锦,在天地间铺陈开斑斓的意韵。山坡上,深绿的松柏与绯红、橙黄的秋叶肆意交织,如大自然随性挥洒的调色盘,将秋的热烈晕染在每一根枝梢。崖壁裸露出灰白的岩石肌理,冷峻的石质与柔美的林木碰撞,迸发出野性的张力。 继续前行一阵,再回首观看,磨二起一侧这个独立的小山峰更是美得出奇。山峰被红、橙、紫、绿的林木织成锦绣,深红的黄栌叶似燃烧的云霞,苍绿的松柏如墨色的针毡,层层叠叠地覆盖在起伏的山岩上,每一处褶皱都藏着秋的浓烈。<br>  远处的山峦在薄雾中晕开朦胧的轮廓,淡紫、浅蓝的色调如轻纱般笼着层叠的峰谷,将山野的深邃拉向无尽的远方。 我们身旁同样红叶弥漫,人在红叶中穿行,脸蛋都被映红了。只可惜天阴得厉害,还时不时下点小雨。若是晴天,经艳阳照射,那美景简直难以想象。 这时,海山出现在我们眼前。但见海山如一柄利刃刺破秋雾,岩壁陡立如削,灰白色的花岗岩纹理粗犷,岩缝间几株灌木倔强挺立,将“章丘二险”的冷峻险峻具象为强烈的视觉冲击。<br>  我们原计划攀登海山,可这时突然下起小雨。考虑到山石湿滑,为确保安全,便放弃了攀爬海山的打算,右转向东南方向寻路下山。 我们依旧在火红的黄栌树中前行,抬眼望去,层叠的山峦在眼前铺展,植被被秋意浸染得五彩斑斓,红的热烈、橙的明艳、黄的柔和与残存的绿相互交织,将每一座山岗都晕染得风情万种。 你瞧,这棵巨大的黄栌树如同一团燃烧的火焰,在山野间肆意绽放。它的树冠繁茂阔大,叶片层次丰富,深红、橙红、金黄,每一片叶都似精心雕琢的彩蝶,在枝头灵动闪烁。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章丘垛庄磨二起,</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漫山红叶艳欲滴。</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置身此境心怡悦,</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解闷消愁最合宜。</div> 下行途中,遇到崖壁挡路。我们只好沿着崖壁边沿,在柏树林中寻找路径前行。 绕过崖壁,右转向北,时而走山脊,时而走沟峪,跌跌撞撞地艰难下行。 一路踩着脚下破损的页岩碎渣,终于下到沟峪底。回望攀爬过的磨二起,它仍在朦朦胧胧的秋雾中。我们沿着路返回停车处。 在下琴子村头的凉亭下用过午餐,洪七公带领我们来到石匣村北侧的西巴漏河,观赏“章丘壶口瀑布”。 只见湍急的河水在黑色岩石间跌宕成瀑,白浪如碎玉飞溅,水声轰鸣震耳。这河水奔涌的磅礴气势,确实与黄河壶口瀑布的雄浑意象有得一拼,虽说规模远不及黄河壶口,但在济南周边估计也是独一无二。 河水跌落后,在狭窄的河道中奔流,场面着实壮观。最近已好多天没下雨了,想必大雨过后,这里瀑布的气势定会更加壮观。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垛庄石匣现壶口,</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瀑落轰鸣声似吼。</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恍惚疑在三秦地,</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却见水碧非黄流。</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