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遗留工龄问题的解决途径

@003

<p class="ql-block">历史遗留工龄问题的解决途径如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明确主管部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原单位或其上级主管部门 :如果原单位仍存在,应先向原单位的人事部门反映情况,要求其对工龄问题进行核查和认定。如原单位已改制、合并或破产,可向其上级主管部门或负责处理原单位遗留问题的机构反映。</p><p class="ql-block">-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这是负责管理和监督劳动力资源的部门,也是工龄认定的主要责任部门之一。如果原单位无法解决或对原单位的认定结果有异议,可携带相关材料,如劳动合同、工资单、考勤记录、证人证言等,到当地的社保经办机构或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龄认定或要求重新审核。</p><p class="ql-block">- 档案管理部门 :如果工龄问题与人事档案有关,如档案遗失、记载不清等,可向原单位的档案管理部门或当地的人才交流中心、档案馆等档案管理部门咨询,申请档案查找、补充或复印等相关服务,以获取证明工龄的依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具体解决步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 收集证据材料 :收集能够证明自己工作经历和工龄的相关材料,如劳动合同、工资单、考勤记录、工作证、社保缴费记录、同事的证言证词、单位的任命文件、会议记录等。这些材料越丰富、越完整,对工龄认定越有利。</p><p class="ql-block"> 2. 向相关部门提出申请 :携带收集到的证据材料,向原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等提出书面的工龄认定申请,详细说明自己的工作经历、工龄计算依据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诉求。</p><p class="ql-block"> 3. 配合调查核实 :在相关部门对工龄问题进行调查核实的过程中,积极配合其工作,按照要求提供补充材料或接受询问等。</p><p class="ql-block"> 4. 申请复议或仲裁 :如果对相关部门的认定结果不满意,可在收到决定书之日起 60 日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或同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 15 日内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另外,还可以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委受理后经审理作出公正裁决。</p><p class="ql-block"> 5. 寻求其他救济途径 :对于因企业改制、破产等原因导致工龄问题无法解决的,可以向当地政府的企业改制办公室或专门处理国企改革遗留问题的机构反映情况,寻求帮助。此外,还可以向当地人大常委会反映问题,请求人大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进行监督,督促其重新审查工龄认定情况,也可以通过信访途径,向相关信访部门反映诉求。</p>

工龄

认定

单位

部门

主管部门

申请

材料

档案管理

相关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