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北——逛窑湾

晚风

<p class="ql-block">因运河而兴盛的古镇不胜枚举,但能被誉为“中国大运河第一古镇”的到还是第一次听说,窑湾古镇,曾在网上的全国古镇介绍中看到过,但它就在京杭大运河边上还是刚知道。就奔着这个“第一古镇”的名头,也应该前去一游。</p> <p class="ql-block">窑湾地处江苏徐州新沂市的西南部,位于邳州、宿迁、新沂三市交界处,在唐朝时建镇,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在京杭大运河开通前,这里的人们以农耕、捕鱼、烧窑为生,而在沂河、泇河交汇处的湾子里,窑业更为兴盛,窑湾的名字也来源于此。到明万历三十二年(1606年)京杭大运河开泇通运后,给窑湾带来了无限商机,明朝开始时窑湾水路经商多向南发展,而到清朝时期的大会馆形成加快了南北物资的流通,窑湾也到了兴盛时期,形成了特有的“小上海码头经济”。在上海的窑湾人设码头向西欧五国出口粮食换回石油。上海滩有了窑湾路、窑湾街、窑湾巷。外国的传教士、商人来窑湾传教经商,在窑湾还设有美孚石油公司等三家外国公司。</p> <p class="ql-block">兴盛时期的窑湾街巷纵横交错,街巷中一设的青石铺路,沿街店铺鳞次栉比,各式作坊、会馆星罗棋布,商业十分繁华。有着“东望于海,西顾彭城,南瞰淮泗,北瞻泰岱”之说。而及至当下,窑湾古镇上的古街、古建筑风貌尤存,当年的繁华可见一斑,经整修后的古镇,古韵味更足,成为再现运河历史的样本,大运河国家公园的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走进窑湾古镇,街道与商铺十分整洁,可游人很少,古镇中居民大都已迁居,除了景区的经商或工作人员外,很少有人,显得很是清静。街道两边的店铺很多,开门营业的却大多。在古街的青石路上游走,可以慢慢地观赏两侧的古老建筑,体会古镇的前生今世。</p> <p class="ql-block">窑湾古镇中的历史建筑很多,大多都能映现当年窑湾鼎盛时期的辉煌。如吴家大院是窑湾古镇中保存最为完整的宅院;赵信隆酱园店是古镇“前店后坊”布局模式的典型代表之一;天主教堂则是苏北最大的天主教堂。</p> <p class="ql-block">而中宁街则是当下窑湾古镇中处于最原始状态的街道,长约500米的老街上集聚了窑湾的明清古建筑群,就连街道也保存着原状,受保护的古建筑群就在这一区域。</p> <p class="ql-block">窑湾的民俗博物馆是了解窑湾人文历史发展的最好去处,从窑湾的历史起源与发展;夜猫子集市;昌埠华街;民间习俗与民俗特色。全方位地展现了古镇窑湾的历史发展、民俗文化和市井风情。</p> <p class="ql-block">窑湾古镇设有城墙,在楚汉相争时期,窑湾是古战场;三国时期,刘关张在此驻兵;明朝史可法在北门城楼打退来犯清兵。窑湾有四座城门,其中北门锁钥是进入古镇的必经之道,也是古镇的军事要地。</p> <p class="ql-block">走进窑湾,看古镇市井风情和民俗文化,就像是在看一幅徐徐展开的大运河画卷,让人久久不忍离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