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蓑烟雨焙茶香,越曲吴音枕水长。浙江行(第三集)

渺迹

<p class="ql-block">2025年10月18日早晨7:30分集合出发赶往台州黄岩瀑布。游览完毕赶往黄岩区台州宁江源商务酒店办理入住。</p> <p class="ql-block">踏入台州黄岩瀑布景区的那一刻,仿佛有一道无形的门在身后轻轻合上,将尘世的喧嚣隔绝在外。扑面而来的,是漫山遍野、几乎要遮天蔽日的翠竹,它们挺拔而茂盛,形成一道深邃的黄绿色长廊。光线透过竹叶的缝隙,被筛成一片片柔和的光斑,洒在长满青苔的石阶上。</p> <p class="ql-block">周遭是如此静谧,静得能听见自己心跳的节拍,与那不知从何处传来的、若有若无的泉水潺潺声渐渐合为一体。这份静谧,包裹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让人不禁猜想,这竹海深处,是否真住着避世的仙人。</p> <p class="ql-block">我们三五好友,便是在这样的意境中开始了探访。脚步踩在松软的落叶上,发出沙沙的轻响,成了这静谧交响曲中最有人间烟火的节奏。</p> <p class="ql-block">没走多远,水声便由背景音逐渐走上前台,变得清晰而丰富起来。转过一个山弯,一条白练似的小瀑布便蓦地闯入眼帘,它不从高处猛扑下来,而是顺着布满绿色苔藓的岩壁层层淌下,如珠帘,如薄纱,温婉动人。</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瀑布渐渐多了起来,大大小小,形态各异。有的如奔雷,从断崖处纵身一跃,轰鸣着坠入深潭,激起雪白的水花;有的则如窃窃私语,在石缝间蜿蜒流淌,汇成一泓碧绿清幽的潭水,清澈得能看见水底圆润的卵石。</p> <p class="ql-block">我们边走边看,也边走边聊。朋友中有人惊叹于自然的鬼斧神工,有人则忙着用相机捕捉每一个动人的瞬间。我们聊着此行的见闻,从木渎古镇的遗憾,聊到眼前这原始野趣的震撼。话题天马行空,笑声不时惊起林间的飞鸟。</p> <p class="ql-block">也正是在这轻松愉快的氛围里,我望着眼前这亿万年来独自流淌的瀑布,忽然遥想起数百年前,那位用双脚丈量山河的奇人—徐霞客。</p> <p class="ql-block">想来,他当年也曾到过浙东山水吧?只是,陪伴他的,没有朋友的欢声笑语,只有一根竹杖、一双草鞋,和一颗孤勇而热忱的心。</p> <p class="ql-block">他看美景,品的是天地之壮阔与孤独之深邃;他尝美食,尝的是风土人情与旅途之艰辛。他拥有与山水最纯粹、最直接的对话,那是一种“独乐乐”的极致境界,是灵魂与宇宙的单独晤谈。那份苍茫的豪情与深刻的寂静,是我们这群现代游客难以完全体会的。</p> <p class="ql-block">而我们呢?我们分享着同一片风景,也分享着彼此的感受。当朋友指着瀑布惊呼时,我的赞叹里便多了一份共鸣的喜悦;当我发现一处绝佳的拍照角度时,也迫不及待地呼唤同伴前来。</p> <p class="ql-block">徐霞客的旅程,是一部一个人的史诗,沉静而伟大;我们的旅程,则是一群人的歌谣,温暖而鲜活。他收获了探索与发现的极致快乐,我们则收获了分享与陪伴的融融暖意。这并非是孰优孰劣的比较,而是两种不同滋味的圆满。</p> <p class="ql-block">思绪飘回,朋友正招呼我在一处瀑布下的水潭边合影。水汽氤氲,清凉扑面,镜头定格下我们灿烂的笑脸,背景是永恒流淌的山水。</p> <p class="ql-block">我想,徐霞客的孤独之旅,成就了地理的瑰宝《徐霞客游记》;而我们这场“众乐乐”的出行,收获的则是友谊相册里一张张永不褪色的温暖画面,和未来岁月中,可以共同反复品味的记忆诗篇。</p> <p class="ql-block">一个人的山水,是哲思;一群人的歌谣,是人间。此行,我们不虚。</p> <p class="ql-block">浙江,暂别:一场未完成的诗与梦。</p> <p class="ql-block">这本该是一场浸润在诗行里的旅程。出行前,我早已在心中将它描绘了无数遍:想象着在湿润的烟雨中,披一件蓑衣,看茶农如何将刚采摘的茶叶焙制成满室清香;也期盼着在某个枕水人家的黄昏,聆听软语咿呀的越剧吴歌,让时光在水波与音律中悠悠拉长。“一蓑烟雨焙茶香,越曲吴音枕水长”—这便是我为这二十天浙江行写下的注脚,一个关于江南全部风雅的、完满的梦。</p> <p class="ql-block">然而,行程却因特殊的缘由,在第七日便戛然而止。当我收拾行囊时,心中满是未曾落地的怅然。那缕期盼中的茶香,终究只停留在想象里,我未能亲手触碰那些鲜嫩的叶芽,也未能品味那盏需静心等候的香茗。那精妙婉转的越曲吴音,也还未来得及在真正的戏台上,与我撞个满怀。它们仿佛都成了水乡晨雾中隐约的楼台,可见其轮廓,却始终隔着一层无法穿透的薄纱。</p> <p class="ql-block">这突如其来的告别,让浙江在我心中,从一个被验证过的美景,瞬间变回了一个被小心翼翼包裹起来的、更大的期待。</p> <p class="ql-block">那些走过的三分之一路程,安昌古镇的潋滟、黄岩瀑布的轰鸣,都成了这卷长幅山水画上刚刚晕开的一角,足以惊艳,却也更勾起了对全貌的无限向往。而所有未抵达的古镇、未攀登的青山、未品尝的佳肴,都化作了未来地图上一个个闪着光的坐标。</p> <p class="ql-block">所以,这并非真正的结束,而是一次深情的“暂别”。我将这满满的遗憾细心收藏,因为它是最好的引信,必将点燃下一次的奔赴。</p> <p class="ql-block">我期望,在某个最好的时节——或许是春暖花开,或许是秋高气爽——能再次踏上这片土地。那时,我将从容地补上那盏茶,安静地听完那场戏,将这首未写完的诗,在最恰当的韵脚处,圆满地续上。</p> <p class="ql-block">2025年10月19日早晨7:30分把行李收拾好拜托司机张师傅单独存放好,我背着双肩包,提着简单的袋子,赶往温州龙湾机场,踏上了回家之路。</p> <p class="ql-block">浙江,我们后会有期。待到重逢日,烟雨正浓,茶香正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