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漆色,日常新

清心

<p class="ql-block">周五(10.24),我和好友朝朝在上海博物馆邂逅了“红翠斗芳菲”宋元明漆器珍品展。这场展览由东京国立博物馆与上海博物馆联袂呈现,127件展品中有112件来自日本,琳琅满目,令人大开眼界。</p> <p class="ql-block">我们两个漆器“小白”临时抱佛脚,提前查了些术语——素髹、剔红、戗金、螺钿……便兴致勃勃地走进展厅。展览分为六大主题,我们从“素影清晖”开始,一件件细细品味,仿佛步入一场跨越时空的审美对话。</p> <p class="ql-block">南宋葵瓣形盘的优雅弧线,剔红飞龙花卉纹长方盘的灵动构图,海水龙纹菱花形盘的细密璀璨,戗金彩漆婴戏图方胜形盒的栩栩如生……每一件都令人驻足流连。虽不敢说完全读懂工艺之精妙,却也隐约感受到古人日常生活中的雅趣与匠心。</p> <p class="ql-block">最让我们倾心的,是“焕彩凝萃”单元中的黑漆螺钿海水龙纹菱花形盘。深邃的黑漆底上,五彩螺钿镶嵌出矫健的游龙,在汹涌海浪与祥云间翻腾。随着角度变换,螺钿的光泽由绚烂转为温润的黄澄,一器多面,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另一件剔红兰亭曲水流觞图长方盒,同样引人入胜。盒面精雕兰亭雅集场景:曲水蜿蜒,文人沿溪而坐,或吟咏或畅饮。漆色润泽,仿佛将我们带回了那个“一觞一咏,畅叙幽情”的晋朝午后。</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件戗金凤凰纹经函,堪称孤品。金线勾勒的双凤、孔雀、鹦鹉栩栩如生,尤其一面所刻云中合掌的四僧图,更是现存唯一,尽显传统工艺的华美与古雅。</p> <p class="ql-block">凝视这些穿越时光的器物,我们不禁感慨:物质所延续的,不仅是匠人有限的生命,更是那个时代凝练的审美意识。它们静静诉说着历史,让今人得以触摸千年之美。</p> <p class="ql-block">观展结束后,我们到附近的新白鹿餐厅用餐。朝朝比我晚一年退休,虽说都已离开工作岗位,但见面其实并不容易。我目前是退而未休,她则在老年大学学习,生活丰富多彩。我们约定每月一见,“悦行”也取“月行”之谐音,愿我们的生活越走越开阔。</p> <p class="ql-block">餐桌上,朝朝与我分享着她的寻美日常:古典舞的学习视频、吹奏陶笛的悠扬音频,还有家中自制的点心和精心养护的花草。她曾是校医,过去天天穿着白大褂,严肃地在校园里穿梭,检查卫生、督促消毒……我从未想过,穿上古典舞服的她如此温婉,吹起陶笛时那样知性,下厨时又这般温柔。</p> <p class="ql-block">这次看展,是一次美的追寻。而美,不仅珍藏于博物馆的展示柜中,也流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在舞姿中,在乐声里,在一餐一饭之间,悄然生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