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线上的夏日巡礼

赵云

<p class="ql-block">2024年建军节,与战友共赴一场横跨中俄边境的草原之旅。从满洲里的异域风情到漠河的极北之境,我们穿越呼伦贝尔的辽阔、额尔古纳的静谧,最终抵达神州北极的宁静之地。这不仅是一次地理意义上的远行,更是一场精神的回归。</p> <p class="ql-block">满洲里的阳光总是格外慷慨,洒在东正教堂的金顶上,像给整座城市镀了一层温柔的光。红砖墙在蓝天绿树间显得格外庄重,又带着几分异国情调。我们站在教堂前,忍不住竖起大拇指,不只是为这建筑,更是为这片土地上历史与现实的奇妙交融。夜幕降临时,整座城市亮起灯火,楼宇流光溢彩,仿佛童话里的王国,而我们知道,这里正是中国与俄罗斯之间最生动的对话窗口。</p> <p class="ql-block">穿过一座巨大的拱门,道路笔直延伸向远方,两侧绿意盎然,飞机模型静静停驻,像是在提醒我们:这不仅是边陲小城,更是联通世界的门户。头顶晴空万里,远处农田与居民区错落有致,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所谓边境,并非隔阂,而是连接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门中”二字被高高举起,立在一座古朴的木质牌坊下。阳光穿过旗帜的缝隙,洒在行人的肩头。有人驻足拍照,有人轻声交谈,这座牌坊不张扬,却自有分量——它像是大地上的一个标记,告诉我们:已踏入一片独特而真实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国门第一门”五个大字在红底牌坊上熠熠生辉,橙色琉璃瓦在阳光下闪耀着庄严的光泽。我们走过时,几名游客正举着手机合影,笑声随风飘散。站在这里,脚下是国土的边界,心中却是无界的豪情。这道门,不只是地理的坐标,更是身份的确认——我们是这片山河的守护者,也是它的旅人。</p> <p class="ql-block">“北方明珠”四个字刻在古典柱廊之间,塔楼高耸,红黄相间的几何图案在阳光下跳跃。游客们穿梭其间,孩子们指着塔顶欢呼,大人们忙着记录这一刻。这座建筑像一颗镶嵌在边境线上的宝石,既映照着远方的文化光影,也坚定地诉说着本土的自信。</p> <p class="ql-block">广场开阔,一座色彩斑斓的高塔静静矗立,几何纹样在阳光下流转着节奏。一位旅人站在前方,背影挺拔,仿佛在丈量这片土地的宽度。车辆缓缓驶过,行人来来往往,一切都那么自然,却又充满象征意味——这里是交汇之地,是流动的边界,也是心灵的落脚点。</p> <p class="ql-block">走进那条长廊,头顶壁画斑斓如梦境,金色柱子撑起一片辉煌的天空。脚下大理石映着光影,仿佛行走在时光的回廊里。我们放慢脚步,不是因为疲惫,而是被这份精心雕琢的美所震慑。这不只是一段通道,更像是通往某种精神仪式的前奏。</p> <p class="ql-block">室内小镇如梦似幻,蓝天白云绘于天花板,绿金圆顶的建筑模型静静排列,像是被施了魔法的微缩世界。通道蜿蜒其间,光影交错,让人恍惚以为走进了某个童话的扉页。我们笑着走过,仿佛也成了故事里的角色,在这片人造的奇境中,找回了久违的童真。</p> <p class="ql-block">“DNS”商店前人流不息,俄文招牌在阳光下清晰可见。一位女子走向店门,另一位男子站在一旁,神情轻松。这里是边境日常的真实写照——科技、生活、语言交织在一起,没有喧嚣,只有平静的流动。我们路过时,甚至能听见店内传来的俄语广播,像一段熟悉的陌生曲调。</p> <p class="ql-block">再次回到教堂前,阳光依旧,蓝天如洗。一位男子站在路上,戴着墨镜,手里握着手机,像是在记录这一刻。教堂的红墙金顶依旧庄严,游客三三两两,绿植环绕。这画面如此平常,却又如此珍贵——它不属于某个特定时刻,而是边境生活最真实的底色。</p> <p class="ql-block">驶入海拉尔收费站,天色阴沉,云层厚重。白色顶棚上“海拉尔收费站”几个金字格外醒目,ETC通道与人工车道井然有序。车辆缓缓通过,电子屏闪烁着信息。这座现代化的枢纽,像一条沉默的脉络,将草原与城市、边疆与内地紧紧相连。</p> <p class="ql-block">一座橙红色的大型木构建筑矗立眼前,圆顶如蒙古包般浑厚,金色尖顶直指天空。它不像传统建筑,却自有草原的魂魄。我们走近时,有人正从门前走过,身影被阳光拉长。这建筑不说话,却用形态诉说着:根,从未远离。</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那座金绿圆顶的建筑在灯光中苏醒,宛如从童话中走出的宫殿。“山姆达罗便利店”的招牌亮着,周围商铺霓虹闪烁,行人穿行其间。我们站在广场上,看灯光映照着每一张笑脸——原来边境的夜晚,也可以如此温暖而热闹。</p> <p class="ql-block">夜晚的广场上,建筑在灯光中熠熠生辉,金色圆顶在深蓝夜空下格外醒目。人们悠闲漫步,车辆静静停放,节日的气氛在空气中弥漫。我们并肩而立,没有多言,只是静静感受这份安宁与繁华的交融——这是属于边境的夜晚,也是属于我们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泰康大厦在夜色中巍然矗立,黄色灯光照亮外墙,金色圆顶在夜空中闪烁。红色霓虹写着“泰康大厦”,脚手架静静环绕,仿佛它也在不断成长。这座建筑像一位守夜人,在边境线上,默默见证着变迁与坚守。</p> <p class="ql-block">骑行在北极村的石板路上,身旁是刻着“神州北极”的巨碑,远处山峦起伏,林海苍茫。我们在“中国最北一家”前停下,合影留念。那一刻,风吹过脸庞,带着北方特有的清冽。这不只是旅行的终点,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抵达。</p> <p class="ql-block">阳光洒在“神州北极”的石碑上,红色大字格外醒目。我骑着车缓缓经过,身后是连绵的山脉,前方是无尽的绿野。那一刻,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只剩下车轮碾过石板的声音,和心中那份难以言说的宁静。</p> <p class="ql-block">夕阳西下,金色的光洒在“神州北极”石碑上,一名骑行者从旁掠过,身影被拉得很长。山脉在余晖中温柔起伏,风轻轻吹过,像是大地的低语。我们停下车,静静望着这一幕——不是为了打卡,而是为了记住:我们曾如此真实地,站在祖国的最北端。</p> <p class="ql-block">木质步道延伸向远方,两侧绿草如茵,尽头是一座带尖塔的建筑,几座小亭点缀其间。天空湛蓝,白云悠悠,行人缓步而行,笑声轻扬。这条小路不长,却让人走得格外踏实——每一步,都在靠近自然,也靠近自己。</p> <p class="ql-block">一座拱门矗立在蓝天之下,金色圆顶与蓝白装饰相映成趣,上书“内蒙古林区人民祝您一路平安”。车辆与行人穿行其下,绿树成荫,风轻云淡。这句祝福朴实无华,却最打动人心——在这片土地上,平安,是最深的祈愿。</p> <p class="ql-block">“中国漠河 清归-漠河 找北从这里开始 S207”,巨大的标志牌立在路旁,鹿形图案静静守候。我们停下脚步,抬头望去,仿佛听见了内心的回响:找北,不只是地理的追寻,更是精神的锚定。</p> <p class="ql-block">“中国北方一家”的木屋静静伫立,灰色瓦顶,红灯笼高挂,门前花盆里粉色花朵正盛。我们推门而入,暖意扑面。这里没有华丽装饰,却有最真实的北方味道——质朴、温暖,像极了家乡。</p> <p class="ql-block">景区指示牌上写着“最北邮局”、“北方民族园”、“百草园花海”,多语种标注,箭头指向四面八方。夕阳将云染成金黄,山峦轮廓清晰。我们站在牌前,仿佛站在选择的十字路口——但无论去哪,方向始终清晰:向北,向心。</p> <p class="ql-block">草原深处,马群静立,风吹草低。我们策马奔腾,风在耳边呼啸,自由的气息扑面而来。莫尔格勒河入口处,奔马雕塑昂首向前,像这片土地的灵魂——勇往直前,永不停歇。</p> <p class="ql-block">几匹骏马在拱形雕塑上飞驰,金色“莫尔格勒河龙”字样在阳光下闪耀。公路车流穿行,田野辽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