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之子

SFPA旧金山摄影师联盟

<p class="ql-block">父亲是河北衡水人士,日军侵华打到华北,燕赵人热血激荡,大伯(图中)带着十几岁的父亲(图右)加入了抗日队伍,大伯领着乡亲扒铁路打游击,他是三十年代入党的,外号“双枪董老奎”,老奎叔就是我大伯。父亲年龄小大伯很多,跟着大伯一起打鬼子,大伯是家里的主心骨,打鬼子种地两不误,平原游击队的故事是真实的,他们就是那样打过来的。后来汉奸发现了他们,大伯离家在当地打游击,送父亲参加了冀中八路军干部训练队。</p><p class="ql-block">日军的到来,改变了父亲的人生。他原是家中老幺,甚被家人疼爱,当时在乡下家境算殷实,战乱前还在读书,无奈战乱后父母早亡,跟着哥哥加入抗日武装八路军。</p><p class="ql-block">小时候听父亲讲军旅故事,为啥要打绑腿?八路军子弹袋里塞秫秸棍充子弹,华北日军“五一”大扫荡残酷和日军的“三光政策”的凶残,打鬼子他们不硬拼,那时八路军部队武器差,鬼子的掷弹筒和小钢炮给他们造成了很大伤亡。</p><p class="ql-block">特别喜欢听他唱八路军歌,难忘他那沉重有力、乡音十足的军歌。歌声里,军人行军特有的停顿起伏音调,包含着浓烈的时代气息,战争回忆浴血沧桑,记忆中父亲唱歌时的目光深沉明亮,声音沉重悲壮高昂。父亲讲:那时日子艰难危急,死亡天天发生,他们的学员队在去前线的路上遇袭,200人只有不到90人真正到了部队。这些同期参军的战友之后全都阵亡,他们没有活到战后。他初到部队任文化教员,教人读写,代人写家书,部队里的文化人被战士保护,估计是这个原因他得以保存。</p><p class="ql-block">最艰苦一次行军是准备围歼傅作义的一个骑兵团,两个纵队3天跑步急行200里,昼伏夜行,一身汗的军人就<span>趴</span>在农地里,刚刚到位,傅作义的机械化援军到了,部队马上又撤,他的关节问题就是那时留下的毛病。</p><p class="ql-block">之后平津战役,包围北京城,他所在部队为主官,部队任务是爆破厚重的城墙,他们是攻城主攻方向首发,如战必亡。幸而傅作义将军和谈,北京和平解放!</p><p class="ql-block">朝鲜战争爆发,他参加了志愿军。他临行前所有的个人物品全部销毁,包括日记。他讲: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以死相搏。他赴朝所部为空军高射炮防空军,负伤,一年后归国。又幸。</p><p class="ql-block">后高炮部队移防上海高桥,保卫上海,防范台湾飞机袭扰。</p><p class="ql-block">60年代我一岁的时候跟着父亲到了北京,参加前苏联援华的第一所中国航校——“北方航空工业学校”建设,简称北京航校。后航校解散,教学师资人员并入“北航”。原址改建国防工业单位,归第三工业部,直至退休。他的刚毅表现在工作中。后来父亲的下属讲:父亲讲话有水平,声音洪亮,办事雷厉风行,让人深刻难忘。一次高中下学回家路上,遇万米长跑,年<span>届</span>60岁的父亲也在其中,我惊奇平时未见他跑步锻炼,疑惑地看着他匀速跑在比赛队伍中。</p><p class="ql-block">父亲话少,为人平和正直,一生清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时常对我们念叨。小时候,总看到他一杯茶、一根烟,在烟雾缭绕中沉思。那时家人从来不打扰他,不知他在想什么。我从未见到他与人争吵,历经众多生死之变的他,处事谦和、承让、平淡、舒展。退休后,他经常去老工人活动中心娱乐,可见他与人们、下级同事关系良好。</p><p class="ql-block">父亲军人生涯20多年,对我身教多于言传,军人的果断和担当、无私和勇气,有受教育的许多小事。一次吃面条,不小心我误倒了满碗辣椒油,那时节粮食紧张得很,一粒米都不浪费,父亲与我对调了面碗,每吃一口面,深呼吸一次,艰难缓慢地吃光了满碗覆盖辣油的面。如此我养成生活节俭。</p><p class="ql-block">从小父亲少言笑多管教,我们哥仨,一个出错,三人同受罚。</p><p class="ql-block">他与我有<span>三</span>次谈话,一为考大学,二是为工作方向,三是出国,前两个建议我听从。第三个要求我:“我们这种家庭不适合去美国,留在国内吧。”我讲出了我内心的理由,他默认了,我非常感激他没有阻止我。</p><p class="ql-block">现在,我到了父亲教育我的年龄,我揣摩比较父亲:放弃与承让;无语与沉默;晚饮与苦茶;坚持与刚毅;保钓与抗日助朝;带伤游行与老年长跑。</p><p class="ql-block">父亲勇敢坚强,天地之别,让子我仰视,身影高大,他永远是我的灯塔楷模。</p><p class="ql-block"><b>我在燕赵文化里寻找父亲的底韵所在,那是燕赵大地散发着豪侠气概的浓香,还有英雄断腕的悲壮豪情。</b></p><p class="ql-block">2012年,日本嚣张,企图霸占中国的钓鱼岛,“保钓”我使命般加入其中,参与了旧金山万人保钓游行的活动,声援中国,保卫钓鱼岛。无疑这是一次没有硝烟的斗争。我分管先头开道车辆、文宣车的配置和护车人员的组织安排。发电机、音响、打<span>造</span>标语架,准备了几周。临行前之夜,大量自筹的物资上车。九月十四日夜,准备会后人们散去,我没有起身送大家出门,因为我站不起来了。人们散去后,我还是无法移动,无法喊我儿(他当天下午动了手术,用止痛药而迷糊),与我太太合力将我放到床上。那一夜,不能动也更无法翻身,还是希望第二天可以自由活动。当夜我向大会联络人李静芬报了情况,确定汇合时间,明天十一点到达中国城,怕乱军心,我没有提起腰伤之事。我以为第二天会好,彻夜的担心还是发生了。早晨我站不起来了。5分钟的思考,我还要去。一夜无眠,晨起六点,我<span>仍</span>还是无法转动站立,请熊会长并王宏伟来帮忙我上车,从老人院借出一把轮<span>椅</span>代步。这个游行的头车真不能没有人调理啊,所有的设备是我调试的。</p><p class="ql-block">为了保证头车的顺利,我必须去!八点半开动,交通不畅,10点与王氏兄弟汇合,张丹彤率另一车7-8人单行,吾等20余人分两路进旧金山。虽说游行示威的意义在于表达,其实际的压力还是有的。鉴于小<span>日</span>本现政府的所作所为,有热血有作为的中国人皆应对小鬼子表达我们的立场,让它们知道,海外的华人心系母国,与母国的荣辱相关相连,作为龙的传人,有义务表达我们保国护土的决心。当时的想法是:父辈用命去抗日,我坐轮椅去喊口号算不了啥。</p><p class="ql-block">我被同行的好友抬上车,原计划是我和游行黄荣志总指挥在游行队伍头车前带队开路,但我不能行走就去当司机。黄总指挥则上了我开的头车。</p><p class="ql-block">警车开路,激昂音乐响起,我当时心中泛起豪情也悲壮,现在想来,我还是个有热度的燕赵人。</p><p class="ql-block">还有一事。九月十五号,是计划中的湾区保钓大游行,同日晚间有一场大型演出活动,两个月前答应去摄影,可我因腰伤失约了。</p><p class="ql-block">九月十五,美国旧金山和东部华盛顿同时大规模的保钓反日游行集会,爱国无分老幼,保钓无分内外,反对好战的日本右翼政府的侵岛政策,誓把小鬼子逐出我祖辈留下的海疆。这次活动,旧金山华侨社团大力支持。出钱、出力、出人,体现了华侨的高度爱国热情。老侨的全美规模“促统会”在其中起着重要的纽带和有力的后备支持,“抗日史实维护会”在湾区的成员是这次活动的领头人,开筹备会的当天,立刻筹得一万美元的捐款。届时,在湾区不同地点,会有租用的大型游览车等待不便开车的人士去旧金山花园角广场集合,计参与人员万人。我们高举大旗,疾呼:“小鬼子,滚出钓鱼岛!”北加州各界华人915保钓示威大游行,平和有序。众多热血同胞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心<span>力</span>。有太多的人和事要讲,有热血的人,爱祖国的人比比皆是,让我们记住他们吧:池洪湖、黄荣智、李静芬、贺英明(已故)、丁元……那时的作为就是今天的历史,为向付出努力和辛劳的人们致敬!</p><p class="ql-block">万人参加保钓游行有序热烈完成。为了不上厕所,我全天滴水未进,下午6点返回,人几虚脱,立刻去了医院,摄影之事失约。</p><p class="ql-block">我近五十年的风云<span>变幻</span>,无论走到哪里,心中的坚持、坚定和力量的所在都有他的印迹。我有幸被我父亲信赖和教导,他是我生活和成长中的基石。</p><p class="ql-block">燕赵大地富饶,这里发生过数不清充满悲情的故事,祖辈的付出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束,见证中华的兴衰。我们的鲜血中流淌着先辈的顽强,我们是燕赵之子。</p><p class="ql-block">你的成长中一定有你的导引人,他身形高大,一言一行在影响你,在心灵深处他就是你的灯塔,指引你前行的路。我们无知了会被宽容和教诲,我们成功了会被鼓励和赞叹,那种无私、发自心田里的热爱,让你温暖并得到力量与支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燕赵文化的精华:不畏强暴、勇于献身,礼和义重。燕赵之子,血脉相承,世世代代,他们不惧战乱,保家卫土,壮士尚武侠义。<br><br>这里有白洋淀、古长城、太行山、抗日的地道战,军事重镇保定、廊坊、现代雄安。<br><br>韩愈称燕赵“多感慨悲歌之士”。自古以来,燕赵多慷慨悲歌豪侠。这块土地自古英雄辈出。燕赵文化,侠义积淀,不畏强暴、勇于舍身取义,不惧强悍、壮士尚武豪侠。<br><br>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燕地刺客荆轲;<br><br>有三国名将“当阳桥头一声吼,喝断了桥梁水倒流”的定州张飞;<br><br>《水浒》的“夜上梁山好汉”——林冲;<br><br>汉初大儒董仲舒,西汉广川(今河北景县广川镇)人士。<div>王蒙,前文化部长,著名作家;<br><br>葛优,籍贯河北饶阳;王宝强,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人;姜文,生于河北唐山;郭晶晶,保定人;邓丽君,河北大名人。<br><br>网上的寻找,这么多教科书上的仁人志士,他们是我们的前辈同乡。为河北骄傲!为燕赵人喝彩!!!<br><br>中华之燕赵,如颈项之于中国——政经要地,京畿要冲,交通要道,军事重地,人文源地。地沃民强,承接中华南北东西,这片土地经历见证了中华的苦难与辉煌,动乱与安定,贫弱与强盛,这里的人民朴素真诚。我们的祖先聪敏睿智,雄才辈出,璀璨如星。燕赵之子拱卫中华,与中华同辉。<br><br>在人们的惯常意识中,“燕赵”往往是河北省的别称。其实,古代的“燕赵”之地,还包括现在的北京、天津以及山西、河南北部、内蒙古南部的部分地区。<br><br>燕赵大地北控长城,南界黄河,西倚太行,东临渤海,地形地貌千姿百态,位置处在长城内外的河北,正处在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交汇点上,是一块连接中国历史的地方。北方民族南侵,汉政权出击多,这里是必经之路。“天下英雄出燕赵”,多慷慨。</div> 燕赵文化第一个特征是它的悲壮,第二个特征是风骨。恰似我家乡的河北衡水老白干酒,火辣浓烈馨香。燕赵文化棱角分明、慷慨激昂;燕赵文化充盈着阳刚之气,古今满眼多为英勇豪爽侠士。 万人参加保钓游行有序热烈完成。为了不上厕所,我全天滴水未进,下午6点返回,人几虚脱,立刻去了医院,摄影之事失约。(图中我在开车,车上面向镜头的是已故贺英明先生,坐在副驾驶的是已故白兰女士)。 父亲2003年11月9日在北京与世长辞,终年89岁。我只差30分钟,没有机会与老父生离,没有与我最敬爱的人告别,是困扰我至今的憾事。他的告别仪式礼仪隆重,600余人参加,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第一告别室”举行,棺木覆盖红色旗帜。<br><br>谨以此文纪念父亲——曾经保家卫国的燕赵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