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扬才:从省立二师走出的福建第一个党组织负责人

张德群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1</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走进厦门大学思明校区,我再次来到革命烈士园,缅怀罗扬才学长,这位从福建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简称省立二师)走出的福建第一个党组织负责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罗扬才烈士铜质雕像。</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罗扬才(1905-1927),广东省大埔县人。父亲罗伯均当过轿夫、店员、小商人,母亲是一位农村妇女。小时候,他在祖籍地枫朗镇的坎下村日新小学就读。当时日新小学的校长罗仙俦,是同盟会的会员,他常以孙中山的革命学说教育学生,着力培养具有现代革命思想和追求现代科学知识的人才,这对罗扬才有很深的影响,为他日后接受新文化、追求新思想打下了很好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读小学期间,罗扬才寒暑假经常去漳州,在伯父罗杏举开的小杂货店帮忙。罗扬才很勤快,做事干净利索,深得伯父的喜爱,把他当作自己的亲儿子一样看待。<span style="font-size:18px;">由于伯父在漳州,</span>1919年,罗扬才报考了在丹霞书院旧址办学的福建省立第二师范学校(简称省立二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丹霞书院旧址。1905年—1930年,省立二师在此办学。</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1919年6月8日,漳州的工人、学生、商人也举行罢工、罢课、罢市,要求北洋军阀政府立即释放北京被捕学生,承办卖国贼曹、张、章等,废除不平等条约;省立二师、省立八中等多所学校师生一起上街游行,表达诉求,形成浩大声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德(省立二师学生,1929年7月任共青团福建省委书记,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在回忆闽南革命斗争史时提及,“五四运动期间,漳州有一大批进步青年成为青年运动骨干”,“罗扬才曾到漳州读书,受五四运动影响,接受进步思想,后成为闽南革命运动的优秀骨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省立二师师生五四游行。</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919年12月,闽南革命知识分子在漳创办革命刊物《闽星》,内容丰富,成为青年学生最喜爱的读物,对传播新文化、新思想,介绍俄国十月革命,起了很大作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省立二师学生会创办的《自治》(半月刊)。</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时的省立二师,许多师生积极阅读《新青年》《每周评论》《新潮》《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进步书刊,出版《自治》刊物等,宣传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军阀卖国的思想,宣传马克思主义。<span style="font-size:18px;">马克思主义在省立二师的传播和“五四运动”浪潮,极大地影响了年轻的罗扬才。</span>他在日新小学接受进步思想教育的基础上,开始更多地思考人生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罗扬才</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省立二师学习一年多后,罗扬才得知陈嘉庚先生创办的集美学校有师范部,他的同乡好友罗培善(罗明)等就在集美学校就读。应罗培善的邀请,在征得伯父同意后,罗扬才于1921年3月转学到集美学校师范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深受“五四运动”影响的集美学校,《中国青年》《新青年》《向导》《陈独秀演讲录》《社会主义讨论集》《工人流血记》等革命刊物在校内流传,罗扬才积极阅读,并和同学一起讨论,内心涌动着革命热情。罗扬才还和罗善培、李觉民等进步学生组建了“星火社”,出版《星火周刊》,宣传从学习马克思主义书刊得来的革命思想,并热情支持集美学校、厦门大学争取民主、改造学校的学生运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23年,厦门大学进步教师开设的《社会学史要》,有专章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共产党宣言》《帝国主义论》《国家与革命》《论左派幼稚病》《觉悟》《湘江评论》等革命书刊也厦大校内传播,这些对罗扬才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1924年9月,罗扬才考入厦门大学预科,1925年12月升入厦门大学文法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2</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厦门大学预科及高中毕业生姓名录》。罗扬才厦门大学预科毕业(第二排名单左1)。</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罗扬才进入厦大学习后,积极联系校内外进步青年,在1924年冬组建了“闽南文化促进会”,推动新文化的传播,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这为后来中共厦门大学支部的建立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25年4月,罗扬才与厦门各学校沟通联系,组织筹建学生联合会。5月1日,罗扬才代表厦门大学学生会出席厦门市学生代表大会并参与大会领导工作。5月4日,厦门学生联合大会成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25年5月,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全国各地许多城市纷纷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运动高涨,厦门也行动了起来,加入了这场斗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厦门地区率先起来响应五卅运动的是厦门大学的学生。罗扬才被学生会总委员会推举为负责声援五卅运动的宣传工作。6月6日,全市90多个单位2万多群众集结在厦门大学演武广场举行“厦门各界人民支援五卅大会”,罗扬才代表厦大学生发表了义正辞严的演讲,愤怒声讨英日帝国主义者残害我国同胞的罪行,表示厦门大学声援上海人民反帝斗争的决心。通过参与组织声援五卅运动,进一步坚定了罗扬才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奋斗的志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25年6月中旬,共产主义青年团广东区委在厦门筹建共青团组织,由于罗扬才追求革命的实际行动和在声援五卅运动中的突出表现,被吸收为共青团员,成为厦门地区第一个共青团支部的成员,是团支部成员中唯一的厦门大学学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月25日,厦门市人民举行抗议帝国主义在广州制造沙基惨案、声援省港大罢工的示威游行,厦门大学学生会和厦门学生联合会参加了示威游行。罗扬才等组织邮电、码头、驳船等行业的工人群众,在学生等罢课游行的基础上,举行罢工罢市。罗扬才还因大学生在鼓浪屿无端被英国人致重伤且被抓,发动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并代表学生与英领事谈判,迫使英领事答应工人的要求,将涉事人员驱逐出境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罗扬才深入发动海员、码头工人进行罢工,拒绝为日、英外轮装卸货物。</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厦门大学学生、厦门的工人阶级声援五卅运动前后持续了三个多月。罗扬才在省立二师读书时就受到学生运动的影响,在这次厦门学生和工人运动中,他的革命热情和卓越的组织领导能力,充分展现出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3</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25年11月,罗扬才作为厦门学生联合会的代表,赴广州参加两广地区大学生代表会。在会上,他见到了受邀莅会指导的毛泽东、潭平山(中国共产党广东党组织的主要创建者)。在会议期间,两广大学生代表会临时党支部吸收罗扬才入党,他成为厦门地区的第一个共产党员。在入党仪式上,罗扬才向党庄严宣誓,决定把一切交给党,献身于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两广地区大学生代表会结束后,罗扬才肩负中共广东区委的重托,回厦门开辟党的工作。1926年2月,厦门第一个党支部(中共厦门大学支部)在厦门大学囊萤楼成立,广东区党委确定罗扬才为书记。这是福建省最早建立的党组织——中共厦门大学支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926月2月,中共厦门大学诞生地旧址——厦门大学囊萤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中国共产党福建省组织史资料》:“中共厦门大学支部是1926年2月成立”,是“福建省最早建立的党组织”。</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罗扬才担任厦门大学党支部书记后,在中共广东区委的领导下,有计划地在厦门开展党建活动,除大学生、知识分子外,还陆续吸收一些工人、农民、妇女加入党团组织,党员从原来的3人,发展为18人,还发展了团员25人,党团组织迅速发展壮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26年2月,根据中共广东区委的指示,罗扬才协助特派员罗培善,为毛泽东主持的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选拔学员。他们认真物色对象,陆续选定了九位学员,其中有漳州的李联星、平和的朱积垒、诏安的黄昭明。这些学员都由罗扬才亲自护送上广州的轮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广州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学员名册,其中有朱积垒、黄昭明、李联星。</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4</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继续发展党员,扩大党的组织,1926年4月,中共广东区委决定设立中共厦门特别支部干事会(中共厦门特支),支部书记阮山,罗扬才任学运委员,兼共青团厦门支部书记。按广东区党委的要求,中共厦门特支领导厦门支部和闽西、闽南各县党的组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26年6月,阮山回家乡永定建党。从这时起,中共厦门特别支部干事会的实际负责人是罗扬才。他在厦门领导党团工作,调派厦门大学党支部李松林等同志到泉州、晋江、同安、惠安等闽南地区和一些闽西地区开展革命活动,建立党组织。同时,罗扬才亲自到龙溪县石码发展党员7人,建立了石码党支部,之后又到长泰开辟工作,发展革命力量。中共石码支部,是漳州第一个党支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紧接着,罗扬才到漳州,与省立二师季永绥取得联系,筹建党团组织。季永绥毕业于武昌国立师范大学,1924年12月在学校入党,其时中共武昌支部书记是董必武。1925年1月,季永绥到漳州省立二师任教员,密秘从事革命活动。1925初夏,季永绥以中共漳厦通讯员的身份与罗扬才会面,他在《北伐时期(1925至1927年)党在漳州的革命活动》中记述了这次见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省立二师(丹霞书院旧址),右边白色尖顶建筑是半月楼。</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九二五年初夏的一天,在丹霞书院池畔的半月楼中,罗扬才从寄居的广义栈(现北京路龙溪师范职工宿舍),走到这里来,与第二师范的一个教师会面,他们互相紧紧地握了手,革命同志的会见,彼此感到亲热与愉快。这位教师汇报宣传的情况,并在罗扬才的指示下商决了今后的工作。当学校打了上晚自修钟时,两人才依依不舍的分离。”文中提到的“第二师范的一个教师”,就是季永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半月楼现存威镇阁(八卦楼)西面的部队05单位大院内。</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陈金土是龙海市(今漳州市龙海区)历史研究者,主要关注闽南革命历史的挖掘与整理,他在《红色政权在石码》中也提到,“罗扬才到漳州探亲时与季永绥相识,使党派到闽南地区两支革命力量联合起来,增强了漳厦地区革命斗争力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次会面后,他们在省立二师进步学生和职工中发展共青团员9名,其中有王占春(省立二师学生)、许土淼(省立二师印刷部工人)、王德(省立二师学生)等。1926年12月,漳州第一个共青团支部在省立二师成立,季永绥任书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26年冬天,中共中央派遣<span style="font-size:18px;">翁振华</span> (台籍)<span style="font-size:18px;">和他爱人谢志坚(化名叶影)到漳州。他们先是秘密</span>寄居在振成巷十七号台湾进步商人李山火家中,经罗扬才介绍,翁振华与季永绥取得联系,他们立即着手筹建漳州城区党组织。1926年12月,中共漳州支部成立,翁振华任书记,王占春等省立二师的第一批共青团员都转为中共党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27年1月,中共广东区委派罗善培到漳,组建中共闽南部(特)委,统一漳州、龙岩、汀州三地各县党的工作。书记罗善培,组织委员罗扬才,季永绥任宣传委员。罗扬才同时担任中共厦门市委组织委员,还负责龙溪、海澄、厦门、集美四地团的工作。从中共厦门大学支部成立到中共闽南部(特)建立,仅一年时间,就在闽南、闽西发展了230多名党员,建立起28个党支部,由此揭开了福建革命史新篇章。</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926年至1927年,厦漳泉地区与闽西党组织概况。</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5</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国共两党共同推动进行了一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战争。北伐战争开始后,中国共产党便立即发动组织广大工人、农民群众积极支持配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26年7月9日,北伐革命军进入漳州,罗扬才等派部分工人到漳州迎接北伐军。半年前由罗扬才协助罗培善选送的9名第六期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员,在培训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也都随北伐军入闽。1927年元旦,罗扬才在厦门各界庆祝北伐军胜利大会发表演说,会前与朱积垒等人见面,为闽南、闽西革命斗争增添了骨干力量感到十分高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在厦门“庆祝北伐军胜利大会”上,罗扬才(右起第三人)发表演说。</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朱积垒等9位学员入闽后,极大加强了闽南、闽西的党组织建设。其中李联星任汀、漳、龙农民运动办事处负责人,并建立中共漳浦支部,任书记;黄昭明建立中共诏安支部,任书记;朱积垒于1926年12月回乡发展党员10余人,建立中共平和支部,任书记,还建立了闽西南地区的第一个农会——上坪农会。罗扬才与新建的闽南、闽西6个支部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指导他们开展工作,不断推动闽南、闽西地区革命运动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6</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罗扬才指导了漳州的工人运动。1926年,罗扬才被推举为厦门市总工会委员长。他经常深入工人群众中去访贫问苦,和工人谈心交朋友,创办夜校,讲革命道理,引导他们要组织起来抗争,改变受资本家剥削的命运。他先后组织开展了电厂、海员工会罢工,以及波及全岛的“罢山罢海”斗争等,为工人群众争取利益,“多数得到胜利”(罗培善:《罗扬才同志传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1926年11月至1927年3月,罗扬才组织发动了厦门全市大规模的“二五加薪”运动,要求各工厂企业增加工人原工资的25%,迫使资本家最终答应工人提出的要求。对漳州工人运动的发展,他也十分关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季永绥在《1925~1927年福建革命活动补充材料》中提及:“罗扬才兼中共厦门市委和闽南特委,并在漳州指导许土淼同志(印刷厂工人)和季康同志开展漳州工人运动(主要有印刷、邮电、民船三部分)。1927年春,他在厦门领导电话公司罢工,取得胜利。”季康即季永绥,是他在党内的化名。许土淼是漳州工人运动的领袖,1927年他组织发动的漳州轻便车工人罢工,同样也取得了胜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7</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罗扬才满腔热情投身于革命事业,在与鲁迅的交往中也得到充分体现。1926年9月4日,鲁迅应聘到厦门大学任国文系教授兼国学院研究教授。这位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伟大的文学家、思家和革命家到厦门后,立即在进步青年中引起强烈的反响,厦门大学的青年学生更是欢欣鼓舞,学生们络绎不绝地到鲁迅的住处看望他。</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时,罗扬才正在厦门致力于工人运动,也特地赶来拜见鲁迅,向鲁迅介绍厦门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的情况。鲁迅在厦门大学任教期间,罗扬才多次请鲁迅为厦大学生会创办的平民夜校上课,以及邀请鲁迅到集美学校、中山中学作报告。鲁迅在上课和演讲中,鼓励厦门青年要为正义和真理奋起,为民主和科学奋起,指出革命不分前方和后方,在后方也可以从事革命,给了厦门进步青年以极大的鼓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罗扬才的宿舍在厦大囊萤楼,与鲁迅住的集美楼很近。他经常向鲁迅介绍北伐战争胜利的消息和广州的革命形势,令鲁迅向往。“此地北伐胜利的消息也甚多,极快人意。”(《两地书.1926门人年9月14日致许广平》)1927年1月15日,鲁迅辞去厦门大学教职前往广州,厦门大学师生依依借别,罗扬才等一些学生、工友帮鲁迅拿行李,送鲁迅到码头上轮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1927年1月,鲁迅与罗扬才等师生临别合影。前排左起第七人为鲁迅。</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8</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北伐战争顺利发展,工农运动不断高涨的形势下,国民党内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右派集团加紧勾结帝国主义和大资产阶级,开始背叛革命。1927年2月,国民党公开抓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4月2日—3日,已有赣州、九江、安庆、福州等地的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被捕杀。4月9日,罗扬才、杨世宁(厦门市总工会副委员长)等在市总工会被国民党驻厦门海军陆战队逮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罗扬才是厦门及闽南、闽西地区党团与工会、学联会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他与杨世宁等同志被捕后,<span style="font-size:18px;">立即被关押在国民党海军驻厦司令部。</span>中共闽南特委、厦门市委竭力设法营救被捕的同志。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震惊中外的反革命政变。5月23日,罗扬才、杨世宁等被密秘押送到福州市警察局拘留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关押罗扬才、杨世宁等同志的国民党海军驻厦司令部旧址。</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拘留所,罗扬才、杨世宁等同志被带上手拷脚镣,他们都镇定自若,在和其他狱友交谈时,慷慨激昂,从容自如;在狱中,罗扬才痛斥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不屈的斗争。他在叔父罗杏举探监时,机智地托其密带一封信给中共闽南特委。信中表示:“我们要和国民党右派当局坚决斗争到底!同志们要踏着革命烈士的血迹前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月1日,狱友丘廑兢(罗扬才同牢房的狱友、老同盟会会员)得知罗扬才等当晚会被枪毙,心情很沉重,罗扬才问他:“你怎么了?今晚有什么事?是不是今晚有枪毙人?枪毙什么人?”丘廑兢难过的说不出话来。罗扬才意识到了什么,坦然地说:“丘先生尽管说吧,我们是干革命的,革命党员早已视死如归,做好牺牲自己生命准备了。”罗扬才在狱中写了《致同志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各位同志:在革命过程中革命派与反革命派的斗争是必然的事情,我们便是这次斗争的牺牲者。这样的为革命而死,我们觉得很光荣,很快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各位同志,不必为我悲伤,应踏着我们的血迹前进!我家有年迈的父母,各位同志有能力时便照顾一下。各位同志别矣,永别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月2日凌晨1时,刽子手把罗扬才、杨世宁和另外两个狱友都带上手铐脚镣,拉出门去。刚出狱门,罗杨才便高声唱起《国际歌》,响亮的国际歌声震撼着狱室内外。临刑前,罗扬才从容高呼:“工农团结起来!”“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在西门鸡角弄刑场,罪恶的枪声响起,罗扬才等四人中了十余弹倒在血泊中,壮烈牺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罗扬才英勇就义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27年9月15日,周恩来在率领南昌起义部队到达汕头,得知罗扬才等同志的牺牲,表示深切悼念。1928年夏天,中共中央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期间,周恩来、瞿秋白等参加编纂的《革命烈士传记资料》,收录了《罗扬才同志传略》,文中称颂罗扬才为“学生领袖”“工人领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9</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罗扬才等同志牺牲后,每年的4月9日,厦门的工人都要举行秘密集会纪念。1931年2月19日,中共福建省委做出《对四九纪念运动的决议》,决定4月9日福建全省举行纪念四九、反对国民党出卖中国革命的运动。《决议》还提出“纪念工人领袖罗扬才!”等八条中心口号,以及号召全省举行募捐活动,帮助罗扬才的家属,慰劳红军,慰问在狱中的革命战士及其家属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罗扬才牺牲时才22岁,令人痛惜。他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span style="font-size:18px;">了不起的民族英雄,</span>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锋战士,共产党人的楷模,令人景仰。他的牺牲,不仅是厦门,而且是整个闽南、闽西地区<span style="font-size:18px;">革命斗争的一个重大损失,也是我省革命事业的重大损失。</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铭记罗扬才烈土的光辉业绩,启育后人,1987年9月17日,中共厦门市委、市总工会、厦门大学党委等单位在厦门大学联合举行革命烈士园暨罗扬才铜质雕像落成典礼,追悼为革命英勇献身的罗扬才等烈土。罗扬才烈士的革命精神成为厦门大学“四种精神”之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5年烈士纪念日,厦门大学举行向罗扬才烈士雕像敬献花篮仪式。</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了解罗扬才事迹的人,无不会为之感动。这位从省立二师走出的福建最早党组织负责人,福建学生运动、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在大革命时期,对全省革命斗争做出了突出贡献,其中包括筹建了漳州地区党团组织,参与中共闽南特(部)委的领导工作,推动了漳州工人运动的发展等。他年轻的生命和热血,献给了民族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事业。</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各位同志,不必为我悲伤,应踏着我们的血迹前进!”罗扬才大义凛然走向刑场前留下的这句遗言,如今依然感召人心,他视死如归的壮举,激励无数后来者。他是厦门大学、厦门市人民的光荣和骄傲,也是省立二师(今漳州城市职业学院)、漳州人民的光荣和骄傲。他的英名不朽、革命精神永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深深致敬,罗扬才烈士!</p> 点评选录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5px;">飞鱼(美篇《时光印记》主持人):</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无数革命先烈,为了劳苦大众的翻身解放,为了新中国的诞生,为了我们的今天,不惜抛头颅洒热血。面对死亡大义凛然,视死如归,这是何等的英勇壮烈!我们要永远怀念他们。🌹🌹🌹🌹🌹🌹🌹🌹🌹</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76, 79, 187);">参考文献:</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5px;">1.《罗扬才传》郭启宗编著,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2011年7月第一版;</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2.《季永绥文集》(漳州地方文献从刊),出版单位:漳州市图书馆,2009年12月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5px;">3.《福建共青团简史》陈晓光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5px;">图片来源:</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1.<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5px;">《图说厦门党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厦门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编。</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 1, 1);">2.厦门大学革命史展览馆、漳州城市职业学院校史馆。</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76, 79, 187);">作者简介:</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曾在龙溪师范、龙师大专班(今闽南师大)政治处,市委宣传部干部科、市企业政工职改办、中共长泰县岩溪镇委员会、市驻长泰县农村小康建设工作队、市委文明办、漳州110联动办、漳州业余大学、漳州广播电视大学等部门工作。</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