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重阳节有“佩茱萸、避灾祈福、敬老思亲”的传统,茱萸作为节日标志性植物,承载着古人对健康平安的祈愿。京杭大运河书院以传统习俗为切入点,结合《重阳节》书籍中对茱萸文化的记载,通过手工粘土画创作,让参与者在触摸与塑造中感受茱萸背后的文化寓意,将书本里的民俗符号转化为可感知的手作温度,搭建一个“知习俗、悟文化、传温情”的节日互动平台。</p> <p class="ql-block">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这满载丰收喜悦的时节,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重阳佳节。重阳节自古便有“登高望远、插茱萸、赏菊花”的传统,它不仅是敬老爱老的温馨时刻,更是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今天,我们以“书”为媒,以“黏土”为笔,齐聚一堂开展这场特别的活动——既想通过读书分享,带大家走进与重阳相关的诗词典故、民俗故事,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更想邀请大家亲手制作黏土画“茱萸”,用指尖的创意留住这份节日的独特记忆。由京杭大运河书院主办,中共北京市通州区委宣传部、张家湾镇人民政府指导的【2025书香副中心.全民阅读】“黏制茱萸意,巧手寄重阳”读书分享暨黏土制作活动在京杭大运河书院如期举行!</p> <p class="ql-block">书香识茱萸:谷娟老师结合《重阳节》一书,节选“遍插茱萸少一人”等经典记载,讲解茱萸在重阳习俗中的意义——古人认为茱萸可驱虫避灾,佩戴或插于檐下,寄托着对家人平安的祝福。同时展示茱萸植物图片,介绍其形态特征,让参与者直观感受“朱红果实、羽状复叶”的独特样貌。</p> <p class="ql-block">现场的家长及孩子们主动与老师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的孝道老人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巧手塑茱萸环节:谷娟老师示范茱萸粘土画制作:用绿色粘土塑造叶片的锯齿边缘,红色粘土捏出圆润的果实,搭配黄色粘土点缀花蕊,再用棕色粘土勾勒枝干,最后将成型的茱萸图案固定在画板上,让画面更富节日氛围。参与者动手创作时,老师巡回指导塑形技巧,鼓励融入个人对长辈的祝福构思。</p> <p class="ql-block">欢乐的时光总是格外短暂,不知不觉中,我们的重阳节活动已接近尾声。</p><p class="ql-block">刚刚,我们在读书分享中重温了“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乡愁,聆听了重阳敬老、祈福的温情故事,让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心中悄然扎根;随后,大家又化身“创意达人”,用五彩黏土捏制出一朵朵形态各异的茱萸,每一件作品都充满了巧思与温度,成为了这个重阳最特别的纪念。</p><p class="ql-block"> 其实,节日的意义从不只在于形式,更在于我们对传统的铭记、对美好的传递。希望今天的活动能成为大家心中一份温暖的回忆,也愿我们能将重阳的文化内涵与敬老美德延续下去,常伴长辈左右,常存感恩之心。</p> <p class="ql-block">活动效果 1.习俗认知深化:90%以上参与者能准确说出茱萸在重阳节的寓意,结合书籍内容讲述“佩茱萸”的传统,对节日习俗的理解从表面记忆转为深层认知。2.手作成果鲜活:每位参与者完成1幅独具特色的茱萸粘土画,作品中融入个人情感与创意,兼具装饰性与纪念意义,多数人表示“要送给长辈,讲讲茱萸的故事”。3.情感体验升温:活动氛围温馨融洽,85%的参与者反馈“捏粘土时总想起奶奶插茱萸的样子,手作让祝福变得更实在”,愿意参与更多传统节日主题活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