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仲淹公云: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p><p class="ql-block"> 我看坝塘胜迹,唯四清坝是膽。 </p><p class="ql-block"> 离乡五十多年了,每次回来,有个地方必定会去一看——四清坝。 </p><p class="ql-block"> 上次去的时候,四处还是残垣断壁,一片水毁后的狼籍。 </p><p class="ql-block"> 这次去,一座全新的水坝,明艳亮丽,精良的工艺,现代的杰作。 </p><p class="ql-block"> 四清坝!它获得了新生。 </p><p class="ql-block"> 坝塘这片土地上,人去人来,云霞明灭,行政区划几经易帜,半个世纪的云烟,四清坝,牢牢地钉在这乌江河上,闲看秋月春风。 </p><p class="ql-block"> 四清坝,它是一个外来物种!从名字,到建筑,它就不属于这片土地……。 </p><p class="ql-block"> 它突兀地存在于这片土地上,顽强地融入了这片土地,直到成为了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p><p class="ql-block"> 隔阂,已了无痕迹! </p><p class="ql-block"> 从和尚桥,到磨子潭,从停钟桥,到沉鼓塘,百门滩,柳口湾……。 </p><p class="ql-block"> 一个个亲切的地名,满满的乡土气息。 </p><p class="ql-block"> 它们是一伙的,一个渊缘,一个出处! </p><p class="ql-block"> 你“四清坝”来干什么?那路人马?报上名来! </p><p class="ql-block"> 它只突兀于乌江之畔!鄙睨一切。傲视群雄。 </p><p class="ql-block"> 其实,“四清坝”这个名字,我还是知道些渊缘。 </p><p class="ql-block"> 那些年,我那老实巴交的伯父,混了一个四不清干部的称号,犯下一个逝去多年仍没说清楚的错误! </p><p class="ql-block"> 事情大概是跟队上的一架风车有关。 </p><p class="ql-block"> 对,就是那种吹谷子的木风车。</p><p class="ql-block"> 最后是充公了那架风车才了事。 </p><p class="ql-block"> 所以我知道,四清坝!其名字大概是因为四清运动而来。 </p><p class="ql-block"> 它的名字显然不属于土著序列! </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情况普遍的存在,不足为奇。 </p><p class="ql-block"> 我曾畅游青藏高原,牛羊遍地的地方,突然就冒出个地名:共和,合作……。 </p><p class="ql-block"> 突兀的名字,肯定不是原生的,缘于某种机缘。 </p><p class="ql-block"> 诞生,接纳,最终融入大地。 </p><p class="ql-block"> 就建筑本体而言,它也不属于这片土地。</p><p class="ql-block"> 回看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坝塘这片土地。和非洲的部落好不了多少。 </p><p class="ql-block"> 没有电,点的是洋油灯盏……。 </p><p class="ql-block"> 运输工具是壮汉推的独轮木架子车……。 </p><p class="ql-block"> 听说大皮山杜家老屋那里是有一个两层的楼房,是大地主的家宅。 </p><p class="ql-block"> 那个我是去看了的,和我上屋里细满,两个屁孩打着赤脚……。 </p><p class="ql-block"> 看了后不以为然!它没有任何的创新突破,不能给我带来半点的幻想。 </p><p class="ql-block"> 它只是一个旧物上的堆砌!脱不了土砖,木樑,黑瓦的范畴……。 </p><p class="ql-block"> 大不了就是刷了点石灰,加了点三沙,略显高级一点。 </p><p class="ql-block"> 平平无奇! </p><p class="ql-block"> 四清坝它不一样! 我第一眼就喜欢它!它像飞机上跌落非洲莫桑比克森林部落的那个可乐瓶,不属于那个部落,但不能阻止对它的喜欢! </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愚昧落后对于文明现代的向往吧? </p><p class="ql-block"> 世界大同,莫不如此。 </p><p class="ql-block"> 它横卧在乌江上,枕流卧波,遮涛引流,气势不凡。 </p><p class="ql-block"> 粗壮的水泥柱体,悬吊的螺纹闸杆,无不张显着力的美。 </p><p class="ql-block"> 还有那手动的壶芦,铁链,给我无尽的遐想。 </p><p class="ql-block"> 用这玩意造房子,那可不得了……。 </p><p class="ql-block"> 我奶奶说:它是用洋灰倒(铸)起的。她用仅有的知识解释着。 </p><p class="ql-block"> 嗯,洋灰?洋灰可是好东西,用它造房子可不得了……。 </p><p class="ql-block"> 每次我奶奶要去窑里买货,都会带着我,其实我喜欢的是四清坝,我喜欢在坝上徘徊。 </p><p class="ql-block"> 她总是怕看桥头的激流,水流遄激,涛声轰鸣,那让人有腾飞的感觉。 </p><p class="ql-block"> 我怕的是桥头的石狮子,它浑身是脱落的斑驳红漆,暴突着眼睛,张着血盆大口对着我。 </p><p class="ql-block"> 五十多年的烟云,水泥栏杆被冲毁,石狮子四个冲走了三,最后一个都没剩……。 </p><p class="ql-block"> 桥变成了一个光板板,又焊上了细细的钢筋护栏。 </p><p class="ql-block"> 这些年,听闻过有过河落水的案例,有大胆的骑车飞驰而过,也有胆小的要闭眼让人牵着过桥。 </p><p class="ql-block"> 风侵雨蚀,桥,越来越单薄……。</p><p class="ql-block"> 后来它垮了,剩一堆废墟。 </p><p class="ql-block"> 一个时代结束了!旧四清坝的一生结束了! </p><p class="ql-block"> 四清坝又获得了新生! </p><p class="ql-block"> 国家强大了,说建就建,新的四清坝忽的就立在眼前。</p><p class="ql-block"> 新的工艺,设计当然不可同日而语, 桥上的风景没变,依旧是人来人往,汽车穿流。 </p><p class="ql-block"> 再难见到到的是,颤颤巍巍步履颟珊的过河老人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