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前      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松溪乡亲游民族园》</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松溪老友聚京华,携手同游民族园。</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寨族楼阁凝岁月,族风习俗映云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心融此景共欢畅,乡音梦绕族园路。</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离园回首情犹系,满载而归暖心田。</b></p>  <p class="ql-block">  秋季的北京,气候宜人。既没有夏季的炎热,也没有冬季的寒冷。天空湛蓝如洗,阳光温柔地洒在大地上,为这座城市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在这宜人的时节,我们这群来自福建松溪的老乡,带着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彼此的牵挂,相约来到了中华民族园,开启了一场充满温情与欢乐的游园活动。              </p><p class="ql-block">       十月二十三日的上午九点半,大家陆陆续续地来到民族园的北园,老乡们见面像久别重逢的亲人一样握手、寒暄、拥抱,当然,乡亲们见面最习惯、最亲切就是用家乡的<b>“鸟语”</b>互相问候,……。看,老乡们个个脸上洋溢着久别重逢,在他乡遇故知的喜悦。……</p>  <p class="ql-block">  中华民族园(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它坐落在北京市亚运村西南,占地50公顷,是一座大型民族文化基地,为各民族提供一个面向国际展示民族文化传统的窗口。中华民族园分南北两园,园内建有民族村寨56个,还有民族博物馆、民族展览馆、雕塑广场以及若干自然景观,展示各个民族的文化遗存。</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起进入园区,眼前的景象立马吸引了我们,<b>一排排石头屋,墙面纹理自然清晰,屋顶上铺着黄色的稻草,极具特色。</b>一条弯弯曲曲的棕色木质长廊掩映在绿树丛中。</p><p class="ql-block">        我们首先来到台湾高山族景区,高山族拥有丰富的口头文学、传统工艺和节庆活动,内部包含泰雅、排湾、阿美等多个支系,各支系在服饰、饮食和习俗上呈现多样性。</p>  <p class="ql-block">  然后,我们又一起依次参观了多个民族景区缩影。看,李哥站在朝鲜族入口招呼大家呢:<b>“乡亲们,快来呀!我已经出国来到朝鲜啦!”</b>朝鲜族门口的红色牌匾高悬,茅草屋、白墙木窗,静谧中透出家的温暖;达斡尔村的木牌坊上挂着串串红辣椒,浓郁的民俗气息扑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  老乡们快速走进朝鲜族园,并在那留影纪念。</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起游逛的时候路过一片稻田🌾,它让我们想起儿时在稻田🌾旁边<b>追逐游戏、摸鱼捉虾</b>的情景,女士们更是兴致勃勃的在那一起合影。</p>  <p class="ql-block">  园内塔影重重,在绿树间闪耀,水边倒影如画;我们一起来到东方塔下,抬头仰望,塔身巍然矗立,其造型别具一格,融合了东方多民族的建筑智慧与艺术精髓。塔身线条流畅而富有韵律,层层叠叠的飞檐如同展翅欲飞的雄鹰,带着一种凌空而起的气势。每一层塔檐都雕刻着精美的花纹,这些花纹或细腻如丝,或粗犷豪放,仿佛在诉说着古老民族的故事与传说。在民族园中,东方塔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的目光,真叫人赞不绝口!</p>  <p class="ql-block">  民族园内东方塔旁边有座桥名为——<b>风雨桥,</b>这是一座具有独特建筑风格的廊桥,桥上建有三座阁楼,连接湖南北两岸。该桥与白塔共同构成民族园内的标志性景观,桥名寓意着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  我们参观了东方塔后,大家一起拾阶而上,来到桥上。女士们高兴得在桥上,大家抱着柱子玩起躲猫猫游戏。</p>  <p class="ql-block">  为了留住这美景,为了给自己留下美好的回忆,女士们挨个坐在桥上的凳板上,面带微笑屈膝而坐,双腿错落摆放,双手轻环膝盖或一手托腮,身体微微斜靠与背景互动。发丝自然散落,面带灿烂笑容,眼神明亮,整体营造轻松惬意的氛围留下了一张张靓影。……</p>  <p class="ql-block">  我们沿着石板小路继续前行,身心民族园中,仿佛置身于一个浓缩的中国,穿行于中华大地的山川河谷之间。走着,走着,被迎面而来的——<b>曼飞龙白塔</b>吸引了。该白塔仿建自云南省西双版纳景洪市的曼飞龙白塔,具有鲜明的南传佛教特色。我们迫不及待地开始了第一轮合影。在组织者的指挥下来,女生在前面坐着,男生站在她们的后面,大家喊出了一个共同的声音:<b>“松溪人最亲,北京情最深,五十六个民族一家亲——大家笑一个!……”</b>随着快门声响起,我们的笑容与身后高大的<b>曼飞龙白塔</b>一同被定格在相片中。</p>  <p class="ql-block">  “雪域高原的千年回响”,在民族园的西南角,一片经幡飘扬的藏式院落静静矗立。赭红色的夯土墙嵌着彩绘窗框,金顶在阳光下流转着神圣的光泽,仿佛将雪域高原的壮美浓缩于此。藏族文化区前,人们身着彩袍聚集在黄墙金顶的寺庙前载歌载舞,经幡飘动,好一派风光景秀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  在前往藏族区域的路上,魏炳发主席(原松溪县政协主席),他在回望招呼朋友的时候,被朋友拍下这张美照。看他还是那么的阳光精神,神采奕奕的,……。这张照片,宛如一幅历经岁月沉淀的画卷,他立于光影之间,眉宇间透着睿智与从容,仿若一位饱读诗书的儒雅学者,举手投足间尽显岁月赋予的沉稳与气度,让人不禁心生敬重。</p>  <p class="ql-block">  我们老乡一行游完北园,从民族桥经过来到南园。</p>  <p class="ql-block">  我们来到南园,在民族园幽静的展区一隅,走进远古时代民族人民生活用品展区,它如同一扇通向时空隧道的门。这里陈列着远古民族人民的服饰鞋帽以及石器、青铜器具、生活用品的珍贵样品。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先民对自然的敬畏与生活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  魏主席、林书记和我们一起在民族园博物馆里一边观赏藏品,一边交谈,……。林忠辉书记动情地说:<b>“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参观民族博物馆,读懂了‘和而不同’的千年智慧;从民族服饰的斑斓色彩里,看到了‘美美与共’的生动实践;从非遗匠人的指尖传承中,触摸到了‘守正创新’的时代脉搏。让我们以文化为纽带,以团结为底色,共同绘就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壮美画卷!这让我想起了: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支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b>这首歌。话音刚落,就有一个老乡哼起歌来,逗得大家笑得前俯后仰。</p>  <p class="ql-block">  随后,我们沿石阶下山,来到南园的第一眼看到土家山寨,它青石铺就的小径蜿蜒而上,土家山寨的木楼错落于山腰,飞檐翘角在薄雾中若隐若现,红灯笼高高挂起,好不壮观啊!</p>  <p class="ql-block">  在南园的大理三塔,又是一个标志性建筑。我们站在塔下,抬头仰望,三塔仿佛与蓝天相接,给人一种直抵天穹的震撼。微风吹过,塔角悬挂的铜铃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仿佛在演奏一首古老的乐章,让人仿佛穿越回了那个遥远而神秘的南诏国时代。在民族园南园中,它们与周围的建筑、景观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和谐而美丽的画卷,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驻足观赏拍照,感受那份独特的文化魅力。</p>  <p class="ql-block">  (女士们一起在此合影。)</p>  <p class="ql-block">  (男士们也一起在此留影。)</p>  <p class="ql-block">  此情此景好一派江南水乡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  老乡朋友们一边欣赏美景,一边聊天,一起畅谈游园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  看,这两位老领导,他们并肩而行,魏主席他伸出大拇指给予民族园点赞,他说:<b>“漫步民族园,仿佛翻开一部活态的民族史诗。56个民族的建筑、服饰、歌舞在此汇聚,让抽象的文化符号变得可触可感。在这里,孩子们能触摸到苗银的纹路,听见侗族大歌的悠扬,更在心底种下民族团结的种子——这方寸之间的文化基因库,正以最生动的方式守护着中华文明的根脉。”</b></p>  <p class="ql-block">  在民族园心样花环的簇拥下,阳光透过繁茂的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仿佛为这一对对情侣镀上了一层金色的浪漫。她们有的轻轻踮起脚尖、有的手拉手活泼可爱、有的四目对视含情脉脉、有的偎依一起亲密无间。花瓣上的露珠在阳光下闪烁着晶莹的光芒,如同他(她)们眼中藏不住的温柔与爱意。让这一刻变得如此纯粹而美好。镜头定格时,连风都放轻了脚步,仿佛不愿打扰这静谧而甜蜜的瞬间。他(她)们相视而笑,眼中只有彼此,仿佛整个世界都为他们暂停,只留下这花影与爱意交织的永恒画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中午,我们来到</span><b style="font-size:18px;">“盛福年”</b><span style="font-size:18px;">餐厅用餐。大家一边分享美食,一边聊起在北京的生活。吴女士说:</span><b style="font-size:18px;">“来北京都这么多年了,还非常想念老家,……。”</b><span style="font-size:18px;">李师傅感慨道,</span><b style="font-size:18px;">“家乡那清新的空气,还有街边小吃的香味,是北京无法买到的,……。”</b><span style="font-size:18px;">张老师说:</span><b style="font-size:18px;">“在北京,我总觉得自己是个异乡人,只有和大家在一起,说说家乡话,分享家乡的喜事、美事,才感到温暖,……。”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这次中华民族园之游,它不仅让我们欣赏了五十六个民族的文化精华,更让我们在异乡找到了心灵的慰藉。无论你走再远的路,无论你身居何方,乡情永远是游子心中最温暖的归宿。一日行程在传统与想象的交织中落下帷幕,大家相互握手话别。</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 style="font-size:18px;">       “再见了——乡亲、再见了——朋友!我们期待来日再聚!”</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