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从1876年清政府设立安东县,“安东”就是丹东从1876年一直到解放后的名字,这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 被称为辽宁最美的公路G331就是从这里出发的。</p> <p class="ql-block"> 丹东鸭绿江大桥,1950年的抗美援朝战争就是从这里起笔的,一场断气回肠的立国之战。</p> <p class="ql-block"> 丹东鸭绿江断桥对面就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新义州州。</p> <p class="ql-block"> 抗美援朝时期的木制浮桥遗迹,如今只能在落潮时还能若隐若现可以看见。</p> <p class="ql-block"> 这是疫情防控期间我所拍摄的残存浮桥遗迹。</p> <p class="ql-block"> 鸭绿江断桥附近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雕塑。</p> <p class="ql-block"> 位于丹东市英华山的抗美援朝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抗美援朝纪念馆里中国人民志愿军所使用过武器装备汇总。</p> <p class="ql-block"> 位于丹东市新区的中朝新鸭绿江大桥。</p> <p class="ql-block">丹东市志愿军公园雕塑作品。</p> <p class="ql-block">志愿军公园里铜铸的郑起的军号!</p> <p class="ql-block">丹东市杜鹃广场。</p> <p class="ql-block">丹东市客运总站。</p> <p class="ql-block">丹东市锦江山公园。</p> <p class="ql-block">丹东市二经纬路高丽城。</p> <p class="ql-block"> 丹东市市府路秋天打卡地:银杏大道。</p> <p class="ql-block"> 安东老街建筑外形主要参照丹东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老街号建筑形式,复制了一部分标志建筑、老街名在项目里。</p> <p class="ql-block"> 一段历史,一种情怀。一条老街,一话百年……</p> <p class="ql-block"> “安东”汇聚了满清、民国、殖民时期的独特历史以及各种文明,“安东老街”就是这段历史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 安东老街建筑采用了民国时期主要建筑符号做外墙及街景装饰,分为老安东美食街、安东旅游接待服务中心两部分。</p> <p class="ql-block"> 2024年十一国庆节,安东老街前锣鼓喧天,群众欢度佳节的队伍。</p> <p class="ql-block"> 安东老街建筑外形采用了民国时期主要建筑符号做外墙及街景装饰,分为老安东美食街、安东旅游接待服务中心两部分。</p> <p class="ql-block"> 安东老街里的老式公共放映厅,整天轮流播放过去的影片,免费提供茶座。</p> <p class="ql-block"> 安东老街是集怀旧观光、经典美食、旅游购物等于一体多功能文化商街。</p> <p class="ql-block">安东老街一层里的一个角落。</p> <p class="ql-block"> 安东老街外街以及内街商铺借鉴老安东经典建筑元素,配合老物件和街景雕塑,设计再现老街景。</p> <p class="ql-block"> 安东老街设计再现老街景,包括百年老字号、品牌餐饮、东北特产、海产品、风味小吃、地方戏表演、以及各种民间艺术。</p> <p class="ql-block"> 安东老街以安东时期繁荣一时的中富街、天后宫街、兴隆街、聚宝街等著名老街命名。</p> <p class="ql-block">安东老街二层里的老评书场。</p> <p class="ql-block">安东老街朝鲜族服饰网红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安东老街里面的“老店”铺。</p>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我们的最爱,如今都成了安东老街里的古董了!</p> <p class="ql-block">已经停刊了的《当代工人》杂志。</p> <p class="ql-block"> 在安东老街二楼的右侧,居然有一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婚房。</p> <p class="ql-block"> 婚房是按当时的普遍家庭条件布置的,如今早已经落伍了。</p> <p class="ql-block"> 但这在当时,绝对是婚房的必备物品,包括流行的“三大件”:手表、自行车和缝纫机。</p> <p class="ql-block"> 当年婚礼招待客人的瓶装白酒可不多见,虽然包装简陋,但一定是粮食酿造工艺,根本看不见假酒。</p> <p class="ql-block"> 另外还有一处上个世纪六十、七十年代的民居,展示了上个世纪普通民居的基本摆设。</p> <p class="ql-block"> 大衣柜、两头沉、高低高,都是当时流行的家具摆设。</p> <p class="ql-block"> 丹东玻璃厂生产的压花玻璃杯具都是当时不可多得必需品。</p> <p class="ql-block"> 门口摆设的盥洗架,横栏上挂着的毛巾,“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依然醒目。</p> <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曾使用过的照相放大机,这可不是一般家庭所能拥有的!</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上个世纪一家小规模的缝纫店,墙上还挂有“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标语。</p> <p class="ql-block"> 这是过去家庭普遍使用的熨斗,还有喝水的搪瓷缸子,上面的字体让人激情彭拜,可惜丹东热工仪表厂早就停产关闭了。</p> <p class="ql-block"> 这是百年前的安东“”六尺胡同”复制品。</p> <p class="ql-block"> 这才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最接地气的语录:“”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p> <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工厂出版的红宝书,几乎人手一本。</p> <p class="ql-block"> 那时候一对夫妻工资可以担负起五个孩子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那是一个全民皆兵的时代!那是一个让美帝国主义惧怕的时代!</p> <p class="ql-block">那时候的我们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p> <p class="ql-block"> 全民上下,无论职位高低,全部集体参加劳动。</p> <p class="ql-block"> 这些斑驳陆离的酒瓶子都是难得的奢侈品,如今已经被遗弃。</p> <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普通市民的婚房布置。</p> <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六十、七十年代中国普通家庭的民居摆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