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米兰古城《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经过的“女儿国”。</p> <p class="ql-block">米兰古城</p><p class="ql-block">米兰古城遗址位于若羌县城东80公里处,紧靠米兰河北岸,主要由唐代戍堡、魏晋时期古建筑群遗址、汉代屯田水利工程设施和伊循城遗址组成,内还有1处米兰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展馆。</p> <p class="ql-block">这个国保景区门票半价12.5元,景交车10元,全程停车三次,参观三个木栈道环绕的看点,每个看点都有介绍牌和扫码免费讲解。(车拍起始点标志)</p> <p class="ql-block">车拍国保碑</p> <p class="ql-block">西大寺遗址区</p><p class="ql-block">米兰时期遗址主要有土坯砌筑和夯土堆筑两种。</p> <p class="ql-block">佛塔残高约3-6米,基底宽约4-10米,塔顶为圆拱形,大都已经残破。米兰西大寺的遗址中曾出土过“有翼天使”的壁画像,这座遗址是新疆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处汉唐时期的重要遗迹,米兰遗址于1984年被公布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西大寺周园曾出土过一批珍贵文物,1906年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在此处发现许多精美的佛头像、婆罗米文残纸等珍贵文物。尤其是他在一处佛塔(斯坦因编M3号)的回廊外壁发现的“有翼天使”壁画尤为珍贵。</p> <p class="ql-block">西大寺周边建筑遗址。</p> <p class="ql-block">去第二站沿途所见。</p> <p class="ql-block">古戍堡遗址区</p><p class="ql-block">唐古戍堡遗址南临米兰河道,是不规则正方形,南北宽56米,东西长70米,四角有望楼,西有城门,戍堡中间低凹,北部是阶梯形大坡,从坡底至坡顶依次盖屋,屋皆平顶,下半截挖在土中,上半截土坯砌成。曾在此发掘大量吐蕃文木简吐蕃文书和唐代陶片,给现代考古学留下了大量的历史研究资料。</p> <p class="ql-block">围着城堡绕一周</p> <p class="ql-block">城墙顶部城砖清晰可见。</p> <p class="ql-block">远处是卫星城吗?</p> <p class="ql-block">这角度还能看见城墙顶部疑似垛口。</p> <p class="ql-block">这是马面墙吗?</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外瓮城城门吗?</p> <p class="ql-block">这是烽火台吗?</p> <p class="ql-block">这角度看城墙高大而又险峻。</p> <p class="ql-block">这残垣将延伸到哪里?</p> <p class="ql-block">密一样的古堡戍,令人多少遐想!</p> <p class="ql-block">绕完一周眼看景交一溜烟跑了。只能按照门票上电话打给景区。景区调度非常客气,安抚不要着急,立刻联系景交司机来接。</p> <p class="ql-block">沿着景交线路迎着景交车前进时,还不忘多拍几张周边所见。</p> <p class="ql-block">看到景交车来接我了!</p> <p class="ql-block">东大寺遗址区</p><p class="ql-block">东大寺是米兰古城遗址中又一座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分为上下两层,外围是较高的院墙,寺内建有一个12米×0.6米×2.4米的佛龛,龛内尚存在半浮塑的菩萨和天王像,其下面四周还存在有卷云柱头浮塑。佛殿废墟东侧的建筑物下面,尚存有大型座佛塑像和遗弃在地上的大佛头,东大寺是我国古代著名法显、惠生、玄奘僧人在西去天竺的途中都经历过若羌米兰古城佛寺,并讲法拜佛。</p> <p class="ql-block">来到东大寺景区,先到的游客已经反程上景交车,不敢耽误大家时间,只远观东大寺一侧,没敢绕寺一周。只爬上观景台,俯拍一圈。</p> <p class="ql-block">离开东大寺,继续车拍沿途所见。</p> <p class="ql-block">回到遗址区起始点标志。</p> <p class="ql-block">沙漠中许多墓碑,是古人的墓还是近代人的墓?</p> <p class="ql-block">听景交司机介绍若羌的红枣都是长在沙地里的,所以<span style="font-size:18px;">若羌的枣最甜,</span>远处就是大片的枣林。</p> <p class="ql-block">米兰古城国家文化公园展馆</p><p class="ql-block">该公园是以米兰及周边长城等遗址遗迹为基础建设的集研学、休憩和文物保护于一体的综合性中心,展示了米兰在历史中的场景、文物、资料等。</p> <p class="ql-block">序言</p><p class="ql-block">米兰古城遗址位于若羌县城东80里处,是由伊循城遗址、汉代屯田水利工程设施、唐代古戌堡遗址等不同年代的跨文化遗址群组成,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汉昭帝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年),汉派一司马和吏士40人屯田伊循、垦荒种植。此后,米兰地区农业兴旺、经济繁荣、商贸发达、佛教兴盛,伊循城也成为塔克拉玛平沙道面的一个重要的绿洲城市。</p><p class="ql-block">唐代时,伊循城为吐蕃所占,米兰古城逐渐衰落。</p><p class="ql-block">古代米兰座落于丝绸之路上罗布泊与阿尔金山脉的交会处,为丝绸之路南道进出中亚的重要通道,曾是当时中央王朝经营西域的重要据点。</p> <p class="ql-block">一:古国文化流风遗迹</p><p class="ql-block">米兰遗址是新疆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处汉唐时期的重要遗迹。目前,在此发现的文物遗址保存较完整的共有15处(其中:戍堡1座、佛塔8座、佛寺3座、烽燧2座、灌溉水利渠道1处),除此而外,还发现有居址、窑址、冶铁遗址和壁画、墓葬等文物遗迹,这些遗迹大体上以戍堡为中心,散布在东西约4公里、南北约2.5公里的范围内,地表散布有陶片、残破的石磨盘、小饰件、铁器等遗物。从现有的考古资料和相关的文献记载来看,米兰文物遗迹可分为两个阶段:早期的约为公元3~4世纪的遗存,晚期的为隋唐时期吐蕃势力渗入西域后所遗留。</p><p class="ql-block">米兰地区丰富集中的文物遗迹,对研究历史上米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丰富和填充西域明的内涵,揭示具有地域特色的悠久历史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有翼天使</p><p class="ql-block">1906年12月,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在我国新疆若羌东北50余公里的米兰遗址进行考察和发掘。在一座佛塔的环型过道护壁上发现了壁画,其中有一批带双翅的半身人物画像。同时,在位于MⅢ西北约55米的另一座佛塔中也发现了有翅人物画像,但都较破碎,斯坦因将7幅较完整的有翅人物画像掠走至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1911年1月,日本大谷探险队第三次到新疆探险,在米兰遗址获得了斯坦因当年挖掘而未带走的文物,其中有一块较破碎的带双翅的人物画像,后运至日本,现藏东京国立博物馆。从已发表的资料看,与斯坦因在米兰遗址掠走的人首双翼像类同的壁画已达十余幅。这足以说明,这种有翅人物的绘画,在米兰地区曾十分普遍。</p><p class="ql-block">1989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塔克拉玛干沙漠综合考察队考古组在米兰佛寺遗址(斯坦因编号M2)中,又发现两幅与被斯坦因称作“有翼天使”相似的壁画。</p> <p class="ql-block">佛法的国度</p><p class="ql-block">米兰古城的早期历史文化与丝路文明是息息相关的。作为古代西域联系中亚的一个重要通道,它不仅为南来北往的商人提供食物、水等生活必需品,成为了商品货物的集散地。而且在佛教的传播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东来西往的各国使团、商客、僧侣游客常年不断,多种文化语言文字在这里交流,尤其是法显和唐玄奘的传经布道,让米兰古城成为佛法的国度。</p> <p class="ql-block">青铜器钺</p><p class="ql-block">钺是古代的一种兵器。该青铜器中间带孔用以安装柄,圆孔直径2.6厘米;一头似斧,呈弧形、似新月,弧面有镂空的V字形花纹,弧形宽8.4厘米;一头似矛,用以钩或刺,呈椭圆形,并有镂空花纹。整个青铜器保存完整,长15.2厘米;重量319.8克,是若羌县地区近年来出土十分罕见的青铜器。</p> <p class="ql-block">二:屯戍边古韵长歌</p><p class="ql-block">汉文帝时期(前203年~前157年),晁错上《募民实边疏》、《守边劝农疏》,富有卓识地提出了发展军屯进行耕战的思想,他的建议当即被文帝所采纳,开启了西域屯垦历史的第一页。</p><p class="ql-block">汉昭帝元凤四年(公元前77年),鄯善王尉屠耆请求汉王朝派一将领兵到自己的属地屯田积谷,汉即派一司马和吏士40人屯田伊循。</p><p class="ql-block">此后,屯田戍卒在伊循城周围引水灌溉、垦荒种植,伊循城也随之成为塔克拉玛干沙漠南面的一个农业兴旺、经济繁荣、商贸发达、佛教兴盛的绿洲城市,也成为丝绸之路南道进出中亚的重要通道。</p> <p class="ql-block">墓葬遗址</p><p class="ql-block">在新疆考古研究中,最能反映古代居民意识形态即世界观等方面的就是葬俗。</p><p class="ql-block">在新疆考古中,由于干旱少雨的气候,使得一些墓葬不论是地上设施还是地下的葬具,保存的都比较完整。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居民对生死的认识、对生死的愿望、对生死的安置以及居民的世界观。更有意思的是,这里保存了不少干尸,让我们今天也能现实地看到古代居民的面容。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多元性。</p> <p class="ql-block">灌溉渠</p><p class="ql-block">灌溉渠道位于米兰绿洲东面、米兰河西侧的砾漠中,年代暂定为汉一一唐。</p><p class="ql-block">灌溉渠由一条总干渠、七条支渠和许多斗渠和毛渠所组成,总干渠以南偏西25度的方向,向米兰河西支流延伸,北段尚清晰,长达4千米,南段已被流沙完全覆盖,渠首已不可寻。除西面第一支渠外,其余几条支渠均在总干渠末端处集中分叉,而后呈扇形展开。支渠多系双向开口,即在支渠相对开设斗巢。总干渠、支渠、斗渠、毛渠都高于地面,由于砾砂的覆盖,渠道呈沙垄状,其形制的无法辨识,唯可依沙垄辨其走向与规模。整个扇形的渠道流经区地表皆为砾砂层,然其下为粉沙质黄土层,为可耕土壤。由于风蚀的作用,原耕地、田垄已被风蚀并被流沙覆盖。</p> <p class="ql-block">三:干年古城丝路要冲</p><p class="ql-block">丝绸之路是古代中西方商贸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古代中国通过西部的交通廊道与世界其他地区的交流可追溯至史前。两千余年来,丝绸之路作为中西交通的大动脉,承载着中国与世界的交往与对话,见证了人类文明在交流融合中的辉煌发展。</p><p class="ql-block">今天,丝绸之路早已超越其作为交通路线的定义,成为一种精神象征,不仅为人类留下了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也为当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提供了价值典范,“丝绸之路”的成功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将更加促进这种精神和价值的传播。</p><p class="ql-block"><b>丝绸之路上的米兰</b></p><p class="ql-block">米兰古城是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之地。由东向西,丝绸之路在米兰地区又分出若干条通道。在两汉时期,主要分出两条通道。一条是向西,沿塔里木盆地北缘和沿塔里木河,经库车、阿克苏,到新疆盆地西端的喀什,古代疏勒,再经塔什库尔干翻越帕米尔高原到中亚、西亚和西南亚地区以及欧洲,称丝路北道,路向西南,经若羌、且末、和田,向西翻越帕米尔高原到中亚、西南亚和西亚及欧洲,称丝南道。</p><p class="ql-block">三国时期以后,丝绸之路分为三条通道,即多出一条从米兰向北经吐鲁番盆地再西北,沿天山北麓向西,经伊犁河谷地向西到中亚西亚和欧洲地区的通道。这样,原先的北道后来被称为中道,新出现的沿天山北麓的通道被称为北道。丝绸之路南道还继续存在。另,还有若干条次要的分支道。其中有从米兰向北经吐鲁番盆地再向西南经焉耆盆地到塔里木地,,与沿塔里木盆地北缘的通道相合,从阿克苏向西北经今吉尔吉斯共和国的伊塞克湖盆地向西,到中亚和西亚。另外,还有若干条不经过米兰的通道。如从敦煌直接向西北到吐鲁番盆地,所经过的是一片瀚海戈壁,又称为大海道。从敦煌向西南,不经米兰,有可直接到若羌的一条通道。</p><p class="ql-block">此外,从黄河流域向北,经蒙古高原和新疆北部或经西伯利亚到欧洲,称草原丝绸之路。尽管存在这许多通道,在米兰古城未虔弃之前,通过米兰的丝路南道、中道和北道,一直是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而米兰则是这三条通道必经之地。</p> <p class="ql-block">玄奘西行</p><p class="ql-block">米兰是古丝绸之路南道上一个重要的佛教中心,直到公元9世纪才逐渐荒废,历代高僧玄奘、法显、惠生在西去天竺国的途中都曾在此讲经布道。</p><p class="ql-block">玄奘(公元600年——664年),俗姓陈,名祎(yi)。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人,唐代著名高僧,法相宗创始人,翻译家、旅行家,也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外交家、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p><p class="ql-block">玄奘13岁出家,21岁受具足戒。曾游历各地,参访名师,学习经论。因为感到各师所说不一,各种经典也不尽相同,于是决定西行求法,以解迷惑。贞观三年(629年),他从长安出发,经姑臧出敦煌,经今新疆及中亚等地,辗转到达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进入当时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师从戒贤学习佛教论典。后又游历印度数十国,并宣讲大乘教义,获得很大声誉。贞观十九年返回长安。</p><p class="ql-block">玄奘西行求法,往返17年,旅程5万里,带回大小乘佛教经律论657部,归国后穷其一生译经1335卷。</p><p class="ql-block">玄奘西行途径米兰,足迹遍布印度,影响远至日本、韩国以至全世界,其思想与精神如今已是中国、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p> <p class="ql-block">玄奘取经线路图</p> <p class="ql-block">米兰佛教</p><p class="ql-block">佛塔和佛寺是米兰早期的文物遗迹,它的存在,反映当时佛教活动的兴盛。</p><p class="ql-block">米兰的8座佛塔分布在米兰戍堡的周围,其中5座在戍堡西南约1.8公里处,彼此相踺几十米到几百米,佛塔的建筑方式分土坯砌筑和夯土堆筑两种,塔顶为圆拱形,大都已经残破;另一座较大的佛寺(12x12米)形式也是这样的结构,不同之处在于其中心塔的直径稍大、约为4米,佛寺内还有僧房遗址。在佛寺周围曾出土过一批珍贵文物,包括被英国探险家斯坦因盗走的“有翼天使”壁画和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发现类似壁画,这些文物的发现,为研究西域古代民族宗教、绘画艺术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四:盛世古城米兰佛光</p><p class="ql-block">佛教在本地区的鼎盛时期是在公元3、4世纪。当时佛门弟子们曾在伊循、扦泥、楼兰等地兴建了许多庙宇和佛寺佛塔,上刻壁画,其内容多为佛教故事,其建筑大量吸收了佛教健陀罗风格,带有浓厚的西方特色。</p><p class="ql-block">尤其是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发掘的与希腊神话中带双翼的爱罗斯神相似的“有翼飞天”,与近年来出土的彩色双翼飞天深受希腊艺术风格的影响,正所谓“迢迢丝路经引处,东西文明汇一流”。</p> <p class="ql-block">就要离开米兰古城景区了,景交车司机的介绍早已在我心里下了锚,看到游友买了30元一箱四斤的小包装若羌红枣时,毫不犹豫的买了一箱。若羌我记住你一定不是米兰古城而是若羌红枣!</p> <p class="ql-block">下午4点领队特意让司机在依吞布拉克高速出口下来,到“新疆第一镇”——依吞布拉克镇政府门口石碑前打卡20分钟。因为出了依吞布拉克镇就走出新疆地界,进入青海地界了。</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环游南疆26天”第20天,我们在新疆整整游玩了14天。在依吞布拉克镇向新疆做个告别仪式。美丽的南疆留下我的足迹,品尝了一路各地特产美食,带走的是美丽风光片做成的美篇。</p> <p class="ql-block">4:30我们再次进入高速,新疆再见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