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井荷塘秋色

高守应

<p class="ql-block">水井荷塘秋色</p><p class="ql-block"> 在贵州安顺普定化处朵贝乡里,坐落在白岩与嘎打两山之间,有一条溪水,上游是窄口水库,下游溪水淌到嘎卧,浩浩荡荡汇入水母河,奔腾向北进入三岔河,再向东经乌江走进长江,向着大海一往无前。</p><p class="ql-block"> 自窄口水库坝下,溪水蜿蜒到嘎卧,滋养了大约两公里长这样一个弧长坝子,历来土地肥沃水草丰美,坝子两边的庄稼人以种植水稻和小麦为生,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日子,原始的模板鲜活逼真,是一个有点“无论魏晋”都不晓得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郭姓是这个坝子的土著,仡佬族,繁衍生息至今有千年历史。据郭氏家谱记载,始祖选址于此,是如今在寨子旁边有一口清凉甘甜的井水常年不会干涸,可以满足定居后吃水的问题,门口的田坝可以种庄稼糊口旱涝保收,于是便把这定居点叫“水井”,至今没有更改,让“水井”成为地名永远定格。</p><p class="ql-block"> 元朝土司时期属西堡土司辖地,明初“改土归流”隶郎岱副司地,到清朝归安顺府亲辖地之外嘎卧管里,民国时期隶普定县,今为普定县化处镇辖地。</p><p class="ql-block"> 脱贫攻坚中,中航工业集团下属一公司选派王泽勇到水井村任此村支部书记,王书记通过调研论证,下决心让水井村百姓与“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告别,改种水稻小麦作物为种植荷藕,春夏赏叶(小荷才露尖尖角)赏花(荷花仙子之歌咏映);秋冬采藕,莲子串佛珠,坐禅谷吸天地之气,品藕产品,陶醉其中,享人间美味,品舌尖心跳。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让穷乡僻壤变得美丽富足,让城市人向往,体验返璞归真。同时规划以荷田景观为引领,全面推进“乡村旅游”建设,一步一个脚印,让游人乐在其中,让村民尝到甜头的同时,也彻底改变“小富即安”的思想观念,积极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开发。</p><p class="ql-block"> 溪水会大海,人流汇水井。山水轮流转,风水惠人间。惠风和畅,荷塘迷人,醉不醉,你来水井体验,一切的一切你就知道了。</p><p class="ql-block"> 昨天应朋友之邀,去参加水井村组织的村民参与的“九九重阳节”一一老年节系列活动。本人背起相机,在活动之前,登高望远,拍摄水井村近万亩的荷塘秋色,后拍摄村支两委组织的刨藕比赛,看谁刨得快,刨的藕大。观众是村民,参加比赛的也是村民,岸上塘里,既热情高涨又其乐融融,活动始终洋溢着激烈与和谐的氛围,欢呼声加油声响彻田野,你追我赶此起彼伏,荷塘沸腾了,人心也升腾,陶醉其中,也是人生一种休憩,是一种跳出红尘客栈的清闲。</p><p class="ql-block"> 今年荷花盛开时节,他们组织开展的“荷花节”我没有参加,据村龚支书讲:“荷花节”之后每天到水井村旅游休息的客人平均在两三千人,带动以藕为主开发的系列产品的消费和销售。如今正是采藕的季节,首次举办“九九重阳节”,让村里的老年人也过上自己的节日,分享党和政府富民政策给他们带来的红利,畅享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推动乡村旅游带来的幸福。爱美的少女,观景台留影,如痴如醉,用自己的风姿全心全意融入这斑斓秋色,与之媲美,沉浸在丰收与青春的收获喜悦当中。村民老周说:“做梦都没有想到,水井村自改种荷花之后,搞起荷花节,吸引外面的人来这里旅游,大家收入增加了,过去边远偏僻的乡旮旯,四面八方的人来这里游玩。不用走出去,我们坐在这里也开眼界了。”</p><p class="ql-block"> 交流,或许可以用水井村的发展变化做实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只是方式作了调整而已;水流入大海,人流聚水井,这是大自然的逻辑;从善如流,市井杂煮风流,不墨守陈规,创新让其成为“顶流”;乡村桃园水井创造,避城市喧嚣来此停留。</p><p class="ql-block"> 水井村的荷塘秋色,在霜降这个季节里,不仅色彩丰富饱满,关键是荷塘里面的藕个大肥壮,又是一个丰收季,同时也是残荷听雨声的最佳时机。记录下这荷塘的精彩底色,留下荷塘乙巳年的喜人场面,注定明天这荷塘的秋色就是水井村最鲜活最生动的历史印迹。我也感受到了水井村的红利与“九九重阳节”带来的幸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