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台湾光复纪念日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2025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经表决,以法律的形式将10月25日设立为台湾光复纪念日。</p><p class="ql-block">      为何台湾光复纪念日确立为10月25日,这是有历史原因的。翻开历史旧页,1945年10月25日上午10时,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典礼在台北公会堂举行,中国政府派出的台湾省行政长官陈仪担任受降代表,日方末代“台湾总督”安藤利吉担任降方代表,双方签署文件后,标志着被日本殖民统治50年的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正式回归中国 。</p><p class="ql-block">       台湾在1895年成为日本的殖民地,这是由于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签订的《马关条约》所致。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朝北洋水师被日本击败。1895年4月17日,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条约规定中国将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1895年5月29日,日军在台湾北部登陆,开始殖民统治台湾。尽管台湾人民进行了激烈抵抗(史称"乙未战争"),但终因力量悬殊而失败。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持续了50年,直到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才重新回归中国。</p><p class="ql-block">     说起收复台湾,中国历史上还记载一位重要人物郑成功。郑成功收复台湾发生在1661年至1662年,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1624年,荷兰侵略者登陆台湾,建立了台湾城和赤嵌城两个据点,后独霸台湾,对台湾人民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1659年,郑成功率兵北伐清政权受挫,撤至厦门,决心全力东进,收复台湾,以图反清复明大业。此时,郑成功旧部、在台湾充当荷兰翻译的何斌渡海来到厦门,为其带来台湾航道、港湾、沿岸地形及驻台荷军兵力部署的地图,助其加紧复台准备。1661年阴历3月23日,郑成功亲率将士2.5万人、战船数百艘,由金门料罗湾出发,次日驶抵澎湖。4月2日午后,趁海上大潮,郑军舰队经鹿耳门港进入内海,迅速登陆台湾本岛,将荷军围困在赤嵌城和台湾城。4月3日,荷军王牌战舰“赫克托”号被郑军“火船”击沉,陆上殖民军也被击败。4月4日,赤嵌城的荷兰守军投降。之后,郑成功将强攻战术调整为“围城打援”,击退两路荷军援兵。12月6日,郑军占领乌德勒支堡,荷军惊恐万分,于12月13日开城投降。</p><p class="ql-block">      郑成功收复台湾,结束了荷兰殖民者对台湾长达38年的侵占,维护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彰显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定决心和英勇精神。郑成功在1662年收复台湾后,并没有立即“失去”它,而是在他去世后,台湾由其子孙继续统治了22年。</p><p class="ql-block">      郑氏家族为何统治台湾22年又失去台湾呢?主要原因有4点:一是郑成功去世过早,郑成功收复台湾仅5个月后,于1662年6月病逝,年仅39岁。临终前他将台湾托付给长子郑经,但内部权力斗争削弱了政权稳定性。二是清朝的长期军事压力大,清政府在沿海实行“迁界令”,切断台湾与大陆的经济联系,派遣施琅等将领多次筹划攻台。1683年,施琅率清军在澎湖海战中击败郑军主力。三是郑氏政权的内部瓦解,郑经与叔父郑袭争夺权利,削弱了政权统治。继承人年幼(郑克塽继位时仅12岁),官员派系斗争削弱了防御能力。四是战略选择的变化导致了政权削弱。郑经退守台湾后,反清复明的理想逐渐淡化,更多精力用于内部治理,而清朝已稳固大陆统治,具备了渡海作战的条件。最终,1683年郑克塽投降,台湾正式纳入清朝版图,结束了郑氏22年的统治。</p><p class="ql-block">       确立台湾光复纪念日意义重大。《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律文件明确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设立光复纪念日是对这一历史真相的庄严确认,维护了台湾属于中国的法理基础。在当前台海形势复杂严峻的背景下,纪念台湾光复日,是向国际社会再一次宣示台湾归属中国,反对“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等谬论,中国政府不容任何国家、组织、个人企图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台湾光复是两岸同胞的共同荣光和全体中华儿女的民族记忆,设立纪念日有助于强化这一共同记忆,凝聚两岸同属中华民族的共识,引导台湾同胞坚守民族大义、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唤起岛内中华民族身份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是二战战胜国,是二战后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的维护者。台湾地位问题在1945年抗战胜利时就已彻底解决,联合国长期遵守和执行一个中国原则和联大2758号决议。纪念台湾光复纪念日,就是要让世界各国认识到,维护一个中国原则,承认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才能够真正守护战后国际秩序和国际正义。</p><p class="ql-block">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祖国统一指日可待。</p>  <p class="ql-block">  作者:石书民,隰县税务局退休干部,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爱好文学,喜欢摄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