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聚焦广州城市更新:城市更新是推动城市内涵式发展重要源动力</p><p class="ql-block">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更新已成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实现内涵式增长的重要抓手。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广州在城市更新方面积极探索、持续发力,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优化”,不断激活老城区活力,提升城市功能与品质,推动城市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型。</p><p class="ql-block">一、城市更新:广州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p><p class="ql-block">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面临土地资源紧张、人口密度高、老城区功能退化等多重挑战。传统的“摊大饼”式扩张已难以为继,城市更新成为破解空间瓶颈、优化城市结构、提升城市能级的关键路径。</p><p class="ql-block">近年来,广州将城市更新纳入全市发展战略,出台《广州市城市更新办法》《广州市城市更新“十四五”规划》等政策文件,明确提出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更新,推动“三旧”(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向“三园”(产业园、科技园、创意园)转型,实现“产城融合、职住平衡、文化传承、生态宜居”的目标。</p><p class="ql-block">二、以人民为中心,打造宜居宜业城市样板</p><p class="ql-block">广州城市更新始终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注重改善人居环境、补齐民生短板、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以永庆坊、猎德村、黄埔古村等为代表的一批更新项目,不仅保留了岭南传统建筑风貌,还引入文创、商业、社区服务等多元功能,成为“老城市新活力”的典范。</p><p class="ql-block">例如,荔湾区永庆坊微改造项目通过“修旧如旧、建新如故”的方式,保留骑楼街、西关大屋等历史建筑,引入书店、咖啡馆、非遗工坊等新业态,既留住城市记忆,又激发消费活力,成为市民和游客争相打卡的“城市会客厅”。</p><p class="ql-block">三、产业赋能,激活城市“二次成长”动能</p><p class="ql-block">广州城市更新不仅关注“面子”,更注重“里子”。通过“更新+产业”模式,推动低效存量空间向高效产业空间转型,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p><p class="ql-block">在天河区,昔日的旧厂房“变身”为天河智慧城、羊城创意产业园等创新载体,吸引网易、微信、酷狗等龙头企业入驻,形成数字经济、文化创意等产业集群;在海珠区,琶洲村改造后崛起为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成为广州打造“数字引擎”的核心区域。</p><p class="ql-block">城市更新不仅重塑了城市空间格局,更成为广州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点。</p><p class="ql-block">四、制度创新,构建可持续更新机制</p><p class="ql-block">广州城市更新之所以能够持续推进,关键在于制度创新。广州探索“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多元协同机制,建立“更新单元”制度,推动“片区统筹、整体开发”,破解“碎片化”改造难题。</p><p class="ql-block">同时,广州创新土地、规划、金融等政策工具,如“留改拆”并举、容积率奖励、土地复合利用、更新基金等,激发市场活力,吸引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更新新格局。</p><p class="ql-block">五、面向未来:城市更新是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永恒课题</p><p class="ql-block">城市更新不是一场“运动”,而是一项持续性的系统工程。它不仅关乎城市面貌的焕新,更是城市治理理念、发展方式、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p><p class="ql-block">面向未来,广州将继续以城市更新为抓手,推动城市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从“规模扩张”向“品质提升”跃升,打造宜居、韧性、智慧的现代化城市样板。城市更新,正成为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跃”。</p><p class="ql-block">结语</p><p class="ql-block">城市更新,是广州写给未来的一封情书。它不只是砖瓦的重构,更是生活的重塑、文化的复兴、产业的蝶变。在这条内涵式发展的道路上,广州正以更加坚定的步伐,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湾区特征、广州特点的城市现代化之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