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时光荏苒,转眼多少年过去了, “上党进京第一车”已经不存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当我摘下领章帽徽的那一刻,不禁泪流满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爱永在,那用青春走过的夜空、原野 、站台、列车和铁轨从未走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山西电视台跟车采访记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上党进京第一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长治北-北京南2163次列车开通快六年了,六年来,郑州客运分公司新乡乘务基地北京车队300多名列车乘务人员以他们的优质服务赢得了老区人民的普遍赞誉。然而荣誉的背后却是他们艰辛的付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担当乘务工作的新乡基地北京车队从组建的第一日起,就把“整章建制打基础、优质服务创品牌、开好老区进京车”作为自己的奋斗日标,六年来,北京车队一步一个脚印,严格履行着自己的诺言。北京车队的每次出乘,小到一个挂衣钩、细到一块枕巾,都要清洗的干干净净,近乎苛刻的卫生标准,曾使少数新列车员产生了“手拿扣把头,提壶倒水没奔头”的错误认识。车队经过结对子、岗位达标等方式强化职工的服务意识,狠抓业务培训,让大家带着感情上车,逐渐在全队形成了“苦练硬功、真情服务”的良好氛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车队夯实基础,严抓管理,扎扎实实进行规范化建设,对关键时间、关键岗位、关键地点采取“定人、定时、定责”的“三定”工作方法,对违章违纪者从严处理,强化基础达标工作,广大列车乘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明显增强,“人人眼中有活,时时抽空干活”,旅客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今年是客运服务质量年,车队在改善列车硬件设施的基础上,狠抓优质服务,努力使列车服务宾馆化。截止日前,北京车队共收到旅客表扬信、锦旗2000多件,安全生产2200多天,运送旅客近200000人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北京车队以严格的管理、优质的服务,和真诚的爱心赢得了地方政府和老区人民的信赖,并受到了铁路部门的连年表彰,实现了车队当年的承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感受上党进京第一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长治北一-北京南2163次列车上,列车员文艺小分队在为旅客演出,乘坐上这上党进京第一车,舒适的环境,热情的服务,甜美的笑容,乘客仿佛置身于一个流动的大家庭,(同期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车票是请柬,旅客是朋友”这是进京列车员记在心里、实践在服务的一句座右铭。王一凡是进京列车上最年轻的列车员,他刚刚参加工作才四个月,又赶上春运旅客多、工作量大,他丝毫不敢松懈(同期声)列车上象王一凡这样兢兢业业、辛勤奉献的列车员比比皆是在这平凡而琐碎的岗位上大家默默的工作、默默的奉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窗户用牙刷刷、厕所用抹布抹,钻到桌子底下抹暖管、站在座席背上擦天花。”这就是他们工作的真实写照,(同期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夜深了,旅客们已拌着鼾声进入了梦乡,打着手电筒,摆好每一双鞋,整好每一副窗帘,值好今天的最后一班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郑州客运分公司新乡客车乘务基地北京车队列车长李惠英,从长治北--北京南2163次列车一开通,就登上了这趟车,开始为老区人民服务。六年来她的心早已和老区人民紧紧地连在了一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天,在折返站北京南,她看到有两个女孩在站台上哭泣,就上前询问,得知两个女孩因不懂铁路有关规定,误了前一天的火车,又没有及时改签,今天再来乘车时,车票已经作废,而她们已没有了回家的路费,回不了家的女孩焦急地在站台上哭了起来。李惠英列车长帮助她们和车站协调,几经交涉,车站终于同意破例为两个女孩改签,在李车长地带领下,两个女孩踏上了回家的列车。(同期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列车上特殊的工作环境,决定了列车员工作的烦琐和艰辛,李惠英常和列车员讲;老区人民进趟北京不容易,要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人,带着感情去为他们服务。,每当和旅客发生摩擦时,她总是以身作则、心平气和的去排解纠纷,为此她和许多旅客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同期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李惠英多年如一日的热情为旅客服务,她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着身边的年轻人,带出了一支几年不倒的红旗班组,她本人也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列车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用李惠英自己的话说:荣誉总是意味着更高的服务标准。李车长表示要靠自己的“鹦鹉嘴、蛤蟆肚、兔子腿”一刻不停的为旅客服好务,把更多的快乐和舒心带给出行的老区人民。</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