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按:三年疫情,劫后余生。疫情末期,与友人邹道庆先生有一次谈运气与机遇的微信交流,本是有感而发的无意之言,却被他发到网上。今偶然翻到再读,感到“对话”有些道理,于是转来美篇,以博美友一哂。】</p> <p class="ql-block">关于“运气与机遇”话题的交流</p><p class="ql-block">昨天(2023年1月13日)上午,原武汉市建委建管办主任张智海在海哥群和我聊起了关于“运气与机遇”的话题。</p><p class="ql-block">张智海:道庆友,早上好!董宏猷上年末死于“白肺”。他平时身体很好,也没听说有什么病痛;人也开朗豁达,是不该死的(从他的微信看可能感染自家人)。昨天,冯天瑜死于新冠引发的基础疾病。冯罹患癌症多年,做过心脏搭桥;感染新冠后熬了十多天(一度昏迷),终未能挺过去。一个文学家,一个史学家,两者相差八岁,都是咱武汉的文化名人,宝贵财富,令人扼腕。人固有一死,但死于大流行之温疫,就让人感叹了!只能说生命脆弱加运气不好!点子低。厄运!“运交华盖欲何求”!我是从来不相信运气的。但运气有时候对有些人确实存在。你以为如何。</p><p class="ql-block">邹道庆:张主任好!您的所言我深以为然。人生有命运,既有搏击命运,也有随波逐流;既有幸运,也有厄运。在同样的疫情下,有人严防死守,也有人听天由命。有听天由命的运气好躲过了,有严防死守的但运气背却躺枪了。同样是躺枪,身体好运气好的仅是无症状感染;即使身体好但运气背的,也会是重症,甚至“走人”。这次防疫和人生是一样一样的,身体素质、主动防范是内因,在一般情况下起决定作用;接触病毒是外因,在一般情况下,通过人的身体强弱和防范壮况发生作用。所谓屋漏偏遭连阴雨,如果屋不漏,即使下暴雨也不怕;如果不下雨,屋漏又何妨!</p><p class="ql-block">张智海:说的是,说的好。有识之见,高论。命运和机遇,是有关联的两个不同概念。机遇,怎么看?!</p><p class="ql-block">邹道庆:所谓机遇,就是遇到了机会、契机。有天时机,地利机,人和机,事效机。所谓审时度势,依势而行,因势利导,乘势而上,就是借东风,顺流下,缘知遇。集效莫无益,集聚莫耗散,极简莫繁杂。本来见机行事不是什么褒意词,但有机遇不抓或坐失良机,说明智商并不那么高。俗话说,先天不足后天补,后天补的是自身素质。其中,重要的就是要有识机遇之眼,抓机遇之胆,用机遇之能。</p><p class="ql-block">张智海:足下关于“机遇”理论的小段子,到底是市城建工委宣传部长出身,就是不一样。我从自身经历体会到,首先是否意识到机遇的存在,其次是能否抓住机遇。机遇是改变命运的“函数”。任何人任何事任何时候都有机遇。机遇转化为效能,靠的是潜能、奋斗和锲而不舍、知难而进。</p><p class="ql-block">邹道庆:是啊,张主任年轻时,一度陷于困顿,但抓住了读书的机遇,而您父亲在家庭经济十分拮据的情况下予以支持,这是您改变命运的起点。您对机遇的诠释,正是您的把握机遇之道。</p> <p class="ql-block">〈题图照片说明:世纪之交,与邹道庆(左前)在市建管大楼的一次小活动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