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D2 贝尔格莱德——兹拉蒂博尔</b></h1>  1 河中小屋         由于人体的生物钟还没能适应时差,10月8日早晨不到5:00就醒了。早餐前后到酒店外面散散步。7:00左右这个时间,贝尔格莱德郊区的大街上还很空荡,店铺也都没有开门营业。马路中间铺设着有轨电车的轨道,只是没看到有电车驶过。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酒店附近的街道和建筑</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空旷的大街和有轨电车道</h5>         用过早餐,7:30过一点,付领队带领我们一行34位团友乘上旅游大巴前往兹拉蒂博尔。开车后不久,驶过一座桥,桥下的河水清澈碧蓝,也不知是多瑙河还是萨瓦河。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驶过多瑙河抑或是萨瓦河</h5>         大巴车向西南方向行驶,大部分路段都是山路,有很长一段是沿着一条河流走的。付领队介绍说,这条河叫做德里纳河,是塞尔维亚和波黑两国的界河,这条河因塞尔维亚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安德里奇的小说《德里纳河上的桥》而闻名于世。在下才疏学浅,在此之前从未听说过安德里奇和他的作品,此时又长了些知识。车行3个小时左右,在德里纳河边的一座小镇停了下来。原来,这里的河面上有一处小而知名的景点:河中小屋,又叫水上小屋。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德里纳河</h5>         1968年,三位当地小哥在河里游泳,为了能在运动间隙小歇一下,他们先是在河中间的这块大石头上铺了几块木板,后来干脆就在这块大石头上搭建了这座小木屋。半个多世纪以来,德里纳河上的狂风、洪水和巨浪将小屋毁坏了六次(一说七次),每一次都被当地人重新修建起来,最近的一次据说是在2020年。河中小屋坚韧的重生过程被视为塞尔维亚民族精神的象征。我们在这里看到,静谧的河水、孤独的小屋、河边垂钓的老者和对岸的丛林构成一幅极美的画面。当地居民还在河边设置了一些观景台和取景框,供往来游人观景、拍照。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河中小屋和垂钓的老者</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拉近镜头看小屋</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拉近镜头看老者</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从取景框看小屋</h5>         回家后在网上查资料,得知河中小屋所在的小镇叫做巴伊纳巴什塔镇。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河畔的酒吧</h5>  2 兹拉蒂博尔的缆车         离开巴伊纳巴什塔镇继续行驶,近午时分进入兹拉蒂博尔,在一家中餐馆用过午餐。这家餐馆的店名很好听,叫做“塞上江南”。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塞上江南”中餐馆</h5>  <p class="ql-block">  兹拉蒂博尔位于塞尔维亚西部山区,西边毗邻波黑,南面里黑山也不远。这座城市平均海拔1010米,来到这里,明显感到比其他城市的气温低。兹拉蒂博尔及其周边旅游景点众多,夏季凉爽,是避暑和疗养的好去处;在冬季又适合滑雪,喜好雪上运动的人可以在这里大展身手。</p><p class="ql-block">       城市的西北方向有数座海拔1300米以上的山峰,其中海拔1496米的托尔尼克山是兹拉蒂博尔最好的高山滑雪场地,也是兹拉蒂博尔的最高峰。托尔尼克山位于城市的正北,一条长达9公里的索道从城市的北部直通山顶,目前是全世界最长的索道。我们在兹拉蒂博尔的游览,就从这里开始。</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索道下站</h5>  <p class="ql-block">  游客凭票上的二维码通过闸机进入站内,三五结伴进入缆车轿厢,开始向托尔尼克山最高处进发。虽然还只是10月上旬,但隔着轿厢的玻璃窗,看到山顶一带已经有积雪了;从缆车的起点到山顶,中间还隔着至少一道山梁呢。</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缆车票</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出发了,目标是远处积雪的山顶</h5>  <p class="ql-block">  缆车单程运行大约需要近半个小时。在这段时间里,游客在轿厢中可以饱览如画的风景。先是宽阔而起伏的草场,牛羊悠闲自在地散落在草场上低头觅食。翻过一道山梁,只见一泓静水闪烁着粼粼波光,这是一个由堤坝拦截而成的人工湖,名为里布尼察湖。山梁两边,里布尼察湖的上下分布着漂亮的民居。在经过一片湿地草甸后,森林和高山草甸交替出现,地势也猛然拔高,距离积雪的山顶不远了。</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草地上的羊群</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几头悠闲自在的牛</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里布尼察湖</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里布尼察湖的水坝</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索道下的民居</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草甸和湿地</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茂密的森林</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靠近山顶的草甸</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山顶遥遥在望</h5>         在索道上站走下缆车。山顶上,积雪的面积很大,据说几天前曾下过雪,山顶气温太低,融化得很慢。山顶相对平坦,东西狭长,散布着一些大大小小的木屋,其中一座比较大的是一间酒吧,仍然开门营业。站在山顶上,远处的兹拉蒂博尔清晰可见;而在山顶的另一侧,依然是层峦叠嶂的群山。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索道上站</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山顶上的设施</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酒吧</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远望兹拉蒂博尔市区</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山的另一侧</h5>         山顶上风很大,气温近乎0°C,我在山上没敢多待,照相打卡,盘桓十几分钟后很快乘缆车下撤。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在山顶打卡</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开始下撤</h5>         在里布尼察湖附近设有索道中站,可能是为游客走近里布尼察湖而设置的。缆车下行至此,离领队规定的集合时间还有40多分钟,下去看看。于是中途下了缆车,往湖边走去。让我感到失望的是,近看不如远观,眼前的里布尼察湖,比从空中观赏差距颇大。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索道中间站</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近观里布尼察湖</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近观里布尼察湖的水坝</h5>         扫码缆车票,回到中间站内,重新乘上缆车下行,在领队规定的集合时间的最后一刻,回到停车场的大巴跟前。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再次乘上缆车</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回到兹拉蒂博尔市区</h5>  3 在铁托的别墅里用晚餐  <p class="ql-block">  铁托是国际知名的南斯拉夫反法西斯抵抗力量领导人,是一位英勇无畏的领袖人物,但他生活奢华,这一点很招人诟病。他生前在南斯拉夫各地建立过许多别墅和行宫,这些设施在他逝世后都被收归国有,南斯拉夫解体后又都成为所在地国家的资产,其中有的被卖给了私人。兹拉蒂博尔是风景地和休养地,照例也有一座铁托的别墅,不过已经被改成了餐馆。我们到兹拉蒂博尔当天的晚餐就安排在这里。</p><p class="ql-block">       别墅从街道旁的人行道上缩进去了一大块,别墅所在的道旁石墙上嵌着大大的蓝字。我虽然不通塞尔维亚文字,但其中的“TITO”(铁托)和“ZLATIBOR”(兹拉蒂博尔)的拼法与英文是相同的。别墅门前两旁也挂有牌子,分别是拉丁文字和斯拉夫文字的,也都跟铁托有关。</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临街石墙上的标识</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铁托在兹拉蒂博尔的别墅</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门两旁的标牌</h5>  <p class="ql-block">  别墅一楼的门厅不大,我们用餐在二楼。从楼梯到餐厅,墙壁上都挂有铁托或以铁托为主角的照片。其中有一张铁托身着军装,头戴船形帽的头像,船形帽上缀着五角星,五角星的中间有镰刀铁锤的图案,猜测这张照片是战争时期留下的。还有一组铁托与外国政要的合影,我仔细看了一下,铁托接待的这些贵宾都是我青少年时期在报纸上见过的。上排从左到右:古巴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埃及总统纳赛尔、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印度总理尼赫鲁;下排左起:英国首相丘吉尔、中共中央主席、国务院总理华国锋、美国总统卡特夫妇。不知这些外国领导人仅仅是访问了南斯拉夫呢,还是也到这座别墅里做过客?</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楼梯旁的铁托像</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餐厅里的铁托生活照</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铁托与文艺界人士的合影</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组铁托与各国政要的合影</h5>         铁托的这处别墅,已经被居民楼三面包围,想必在铁托生前不会是这样的吧。<br>       在铁托别墅用过晚餐,乘车前往VILA BOROVA酒店入住。这家酒店门外的绿色M形的装饰很有特色,特地多上几张照片。<br>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兹拉蒂博尔的VILA BOROVA酒店</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酒店门外的M型装饰</h5>         这一集采用意大利歌曲《登山缆车》作为背景音乐,下一集的背景音乐将是另一首意大利歌曲《啊,朋友再见》,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