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桃李春风唱享丰收艺术节,合唱大赛黄河情艺术团荣获二等奖。

独角兽的视觉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5年10月25日,银川桃李春风唱享丰收艺术节在桃里春风田园热闹开启,阳光洒在舞台和人群之间,仿佛也为这场歌声与丰收的盛宴镀上了一层金边。十六支来自全市的艺术团齐聚一堂,用歌声诉说对土地的深情、对生活的热爱。黄河情艺术团身着洁白礼服,站在聚光灯下,一曲《我的祖国》深情悠扬,歌声如黄河之水般奔涌不息;紧接着《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热烈绽放,仿佛把黄土高原上的红火日子搬到了舞台中央。那一刻,不只是比赛,更像是一场献给大地与岁月的礼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当主持人念出“二等奖——黄河情艺术团”时,台下掌声如潮。我站在台侧,看着队长马春风稳步走上领奖台,接过那块沉甸甸的红色奖牌,她的笑容像秋阳一样明亮。那一刻,她不是一个人在领奖,而是带着整个团队的日日夜夜——那些清晨排练的寒风、午后的走调争论、一遍遍打磨声部的坚持,全都凝结在这方寸奖牌之中。桃李春风艺术节的领导笑着与她握手,背景里“唱享丰收”四个大字熠熠生辉,麦穗与音符交织成画,仿佛在说:这是歌声的收获,也是人心的丰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马队长捧着奖牌走下台时,有人迎上去合影,有人轻轻拍她的肩。她没说太多话,只是把奖牌举得高了些,像是要让所有人都看见。我们站在横幅前留影,风吹动衣角,也吹动心里那份难以言说的骄傲。这不是我们第一次参赛,也不是最耀眼的一次胜利,但却是最温暖的一次。因为这首歌,唱的是我们的祖国,是我们脚下的土地,是我们这一群普通人用热爱堆叠出的高光时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演出结束后的合影里,姐妹们穿得五颜六色,像一片开在秋天的花海。有人穿着红裙,有人披着白纱,还有人特意戴上了母亲留下的丝巾。我们挤在一起,比着“V”字手势,笑声比掌声还响。那块背景板上的音符仿佛还在跳动,我知道,有些旋律不会随着演出结束而停止——它们已经住进了我们的生活里,成了饭桌上的谈资,成了孙子问“奶奶你得奖了吗”的底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后来我们聚在木棚下的长桌旁,碗筷叮当,热气腾腾。一盘盘菜端上来,有人夹菜,有人倒茶,有人突然哼起《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的调子,大家便不约而同跟着唱了起来。笑声、歌声、杯盏声混在一起,比舞台上更热闹,也更真实。这一刻我才明白,所谓艺术,不只是站在聚光灯下的那几十分钟,更是我们围坐一桌时,眼角的笑纹和心里的暖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一天,没有谁再说“我们差一点就拿第一”,因为我们知道,真正的奖赏,早已藏在一次次排练的汗水里,藏在彼此扶持的眼神中,藏在这顿热乎乎的团圆饭里。歌声会散去,奖牌会蒙尘,但这份因热爱而聚、因团结而暖的记忆,会长久地留在这个秋天,像丰收的麦穗,沉甸甸地垂向大地,也垂向我们平凡却闪光的生活。</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