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上海至今保存着唐、宋、元、明、清古塔13处14座(嘉定南翔砖塔是双座),主要分布在松江、青浦、嘉定、金山、徐汇等区。塔在古代是宗教或纪念某人某事件的建筑物又是城镇制高点是战事和火警观察台,一般府衙和重镇都建有塔。</p> <p class="ql-block">最出名的古塔——龙华塔,相传三国吴赤乌年间(238年~251年)始建,比龙华庙建得更早。现塔为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建,高40.64米,砖木结构。上世纪80年代有关方面对塔体进行过加固。龙华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最漂亮的古塔——松江方塔,北宋熙宁至元祐年间(1068~1094年)初建,九层方形砖木结构,楼阁式,袭唐代砖塔形制,高42.50米。上海现存唯一的9层古塔,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最高的古塔——松江西林塔,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建,高46.50米,塔呈六面七层,均有佛龛,砖木结构。出土大批金银佛像、<span style="font-size:18px;">水晶、玛瑙、珊瑚</span>和元明时期的玉器等更是全国首例。</p> <p class="ql-block">最老的古塔——青浦青龙塔,唐长庆元年(821~824年)始建,七级八角楼阁式砖塔,留残高30多米,且向东北方向倾斜3度,顶点移位1.56米。</p> <p class="ql-block">塔龄最小的古塔——青浦万寿塔,清乾隆八年(1743年)建,七级方形砖木结构。塔成之后,又建殿、堂、庑等。光绪九年(1883年)失火,木结构大部焚毁,21世纪初进行全面修缮。 </p> <p class="ql-block">最斜的古塔——天马山护珠塔,唐大中十三年(859年)始建,是座佛教舍利塔。高18.82米,七层八角砖木结构。因火烧又掏砖,塔身向东南倾斜6°52′52″,斜度超过意大利比萨斜塔。</p> <p class="ql-block">兼作航标的古塔——青浦泖塔,在沈巷镇泖岛上。唐乾符年间(874~879年)始建,五级方形,清代以后泖岛逐渐中落荒芜。1998年国际航标协会把泖塔列为世界三个古航船灯塔之一,是上海唯一世界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藏有《华严经》的古塔——松隐华严塔,明洪武十三年初建,七层方形楼阁式,砖木结构。相传僧人德然等用指血抄写《华严经》81卷,藏于7级塔顶故名华严塔。</p> <p class="ql-block">佘山秀道者塔,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建,高约20米,七层八角,砖木结构。相传建塔者为道人名秀,为修道而隐居于此。塔建成后秀道人引火自焚,明万历年间曾对塔进行大修。</p> <p class="ql-block">松江李塔,相传唐太宗十三子曹王李明出任苏州刺史,为唐太宗祝寿而建此塔,故名李塔。外形与方塔相似,为七层方形砖木结构。1997年此塔大修,1998年12月完工。</p> <p class="ql-block">嘉定法华塔,南宋开禧年间(1205--1207年)初建,方形七级,砖木结构,塔内每层有木梯上下相通。解放后古塔严重失修,塔身破毁。1986年春开始修缮。</p> <p class="ql-block">崇明镇海塔(寿安寺塔),<span style="font-size:18px;">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建,高16米,</span>七层八角形石塔,可登梯而上至塔顶面海眺望。金鳌山是当时崇明岛的最高点,镇海塔具有灯塔的功能,1988年重建。</p> <p class="ql-block">嘉定南翔双砖塔,五代末至北宋初年(907~960年)始建,双塔均是全砖制结构为七级八角仿木结构楼阁式,高11米,外观美观。上海古塔中老寿星,也是我国砖塔中珍品。</p> <p class="ql-block">桃浦白塔,原为双塔,两塔相距十里,南塔毁于文革,北塔现已复建。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由宋代抗金名将韩世忠驻军为古海口渡船标识而</span>建,北塔三级六面仿木结构砖塔,高约五米。</p> <p class="ql-block">韬明法师,<span style="font-size:18px;">清顺治四年(1647年)三月任龙华寺住持,圆寂后,弟子超济等人在龙华寺三圣殿旁立塔纪念。该</span>塔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龙华寺内,</span>高1.27米,中间为六面形石柱,四面刻走兽、花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普同塔,</span>南宋嘉定十五年(1227年)建。塔为石结构,五层八面,高6.6米余,塔身呈八角柱形。该塔原在南翔寺九品观荷花池中, 现移置在古猗园的荷花池中。</p> <p class="ql-block">万佛塔,南宋(960~1279年)建。分为基座、塔身和塔刹三部分,花岗岩刻成,高约4米。下层龛内各雕端坐莲座的佛像一尊,上层龛内各雕莲座之上立佛一尊。<span style="font-size:18px;">原在嘉定石塔庵,</span>1982年移至嘉定汇龙潭中。</p> <p class="ql-block">万安塔,<span style="font-size:18px;">八角形仿砖木结构楼阁式石塔,刹身五层,分别为覆钵、覆莲、覆钵、仰莲、仰莲,顶部置宝珠。高约八米左右,整塔造型独特。</span>原在南翔镇万安寺内,1988年移置古猗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上海的古树名木有1566株。古树是指树龄在一百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是指树种珍贵稀有的树木。树龄在三百年以上的为一级保护;树龄在一百年以上三百年以下的为二级保护;树龄在八十年以上一百年以下的为三级保护。</p> <p class="ql-block">嘉定区安亭镇光明村编号0001号古银杏,唐贞元元年(785)栽植,树龄1240年,雄性,誉为“上海第一树”。高25米,胸围6.65米,冠径20米,树根分布达数亩。雄伟壮观,高入云霄。</p> <p class="ql-block">南汇惠南镇福泉寺内编号为0002号古银杏,树龄1000年,雌性,被誉为“树后”,树高20米,胸围6.38米,冠径15米,年年开花结果。上世纪20年代曾因雷击焚烧,救了二天二夜才将火扑灭。</p> <p class="ql-block">浦东羽山路泾南公园编号为0003号古银杏,树龄1000年,树高17米,胸围6.3米,冠径16米。上海有千年以上的古树8棵,它排名第三,被称为“浦东第一树”和“洋泾一宝”。</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青浦区朱家角镇淀峰村报国寺银杏,编号0004号,原为五代时期种植,树龄超过1060年。寺庙因树龄悠久,常吸引大量游客和信徒前来观赏。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松江区林荫新路288弄的唐代古银杏树,雄性,树龄1000年,</span>编号0005号。树高20米,胸围6米,冠幅南北12米、东西13米,<span style="font-size:18px;">国家重点保护对象。 </span></p> <p class="ql-block">松江区林荫新路288弄的唐代银杏树,雌性,树龄1000年,编号0009号,树高25米,胸围4米,冠幅南北13米、东西14米。与编号0005的银杏树为雌雄成对,是上海唯一一对千年银杏“眷侣”。</p> <p class="ql-block">金山亭林镇复兴中路106号古松园古松,<span style="font-size:18px;">被誉为“江南第一松”是元代大文学家杨维祯所植。</span>树龄650年,编号0598。古松伟岸沧桑,虽枯萎了一半,仍枝繁叶茂,生意盎然。古松高7.2米,冠4.8米,胸径8.917米。</p> <p class="ql-block">松江石湖荡古镇西街古松,<span style="font-size:18px;">植于清同治年间,树龄150年, 编号1223。</span>厚壳,树身淡土黄,较圆。当年康熙皇帝南巡之时,见此松外形雄伟奇特,命名为“江南第一松”。所以上海有两棵古松为江南第一松。</p> <p class="ql-block">奉贤邬桥吴塘古牡丹为明代杰出书画家董其昌所植,已有四百多年。这株牡丹为上海地区最古老的牡丹,编入“古树名木之最”编号1226,誉为“江南第一牡丹”。</p> <p class="ql-block"> 1843年上海开埠不久,苏格兰植物学家福钦到访领事馆并赠送了广玉兰(编号0662)等一批珍贵古树,至今已有200年树龄。此广玉兰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外滩原英国领事馆内,</span>园中27棵古树仍完好保留。</p> <p class="ql-block">古紫藤<span style="font-size:18px;">系明人董宜阳所植,树龄450年,</span>编号为1368。紫藤粗壮,胸径268毫米,枝干虬屈,每年春季,藤萝开花,满架花朵,紫霞片片,观者如云。</p> <p class="ql-block"> 衡山公园香樟,<span style="font-size:18px;">树龄150年,</span>编号0785。樟属常绿大乔木,高可达30米,直径可达3米,树冠广展,枝叶茂密。木材坚硬美观,宜制家具、箱子。</p> <p class="ql-block">上海植物园<span style="font-size:18px;">瓜子黃杨,</span>树龄150年,编号<span style="font-size:18px;">0927号。</span>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1~3米是制作盆景的珍贵树种。春季开花,雌雄同株,簇生。</p> <p class="ql-block">青浦区练塘古镇吴开轩故居内白玉兰,<span style="font-size:18px;">树龄100多年,编号0660。树高8.7米,胸围0.71米,冠径3米。</span>为上海最古最老市花,市园林管理局为其树碑立传。</p> <p class="ql-block">复兴公园150年的皂荚树,<span style="font-size:18px;">编号1576。</span>该树生长旺盛,雌雄异株,雌树结荚。皂荚果是医药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及洗涤用品的天然原料。皂荚种子、皂荚刺用途广泛。</p> <p class="ql-block">中山公园二球悬铃木,<span style="font-size:18px;">1866年种植,来自意大利。编号0206,树龄已150多年,树高二十多米,胸围四点七米多,树冠达三十多米。</span>上海最早、华东地区二球悬铃木之王。</p> <p class="ql-block">上海植物园,树龄100年的朴树,<span style="font-size:18px;">编号1109。果近球形较小,一般直径5-7毫米。</span>果花期4月,果熟期10月。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解毒。主治漆疮、荨麻疹等。</p> <p class="ql-block">漕溪公园紫薇,<span style="font-size:18px;">编号1242号,树龄</span>100多年。树姿优美,树干光滑洁净,花色艳丽,花期极长,6月开至9月,是观花、观干、观根的盆景良材。</p> <p class="ql-block">漕溪公园的重阳木,编号<span style="font-size:18px;">1325号。</span>公园共有古树11株,包含牡丹、紫薇、香樟、重阳木,其中重阳木为上海仅有的名木,紫薇为上海最大的古紫薇。</p>